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暴力行為是基因決定的嗎?

基因藍圖
原創(chuàng)
聊聊遺傳變異如何影響人類疾病和行為。
收藏

近幾天,“唐山燒烤店暴力傷人事件”受到國內(nèi)外民眾的廣泛關(guān)注,幾名犯罪嫌疑人手段之殘忍、態(tài)度之囂張,讓人怒不可遏。憤怒之余,很多人可能也很疑惑,為什么在法治越來越健全的當(dāng)代社會,總有些人依舊熱衷于暴力犯罪?難道真像荀子所說,“人性本惡”?“暴力基因”是刻在人類的骨子里的嗎?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科學(xué)家在很早之前就開展了對暴力攻擊行為的雙胞胎研究。在雙胞胎研究中,同卵雙胞胎共享100%的基因,但異卵雙胞胎只共享50%的基因,如果遺傳在攻擊行為中發(fā)揮作用,那么同卵雙胞胎在攻擊行為上的相似性應(yīng)該比異卵雙胞胎更高,通過比較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在攻擊行為上的相似性,科學(xué)家就可以估計出遺傳因素對人類攻擊行為的影響。

雙胞胎研究的結(jié)果表明,在人的一生中,人類的攻擊行為的確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因為不管是在人生的哪個時期,同卵雙胞胎在攻擊行為上的相似程度都超過了異卵雙胞胎,并據(jù)此估算出人類的攻擊行為的遺傳力約為50%。

那么具體是什么樣的遺傳因素讓人變得“暴力”呢?關(guān)于這一問題,其實目前尚無定論,只能說現(xiàn)在找到了一點蛛絲馬跡。

“超男”更容易暴力犯罪?

我們知道,正常的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型,但在精子形成的過程中,有些人的性染色體分離異常,使得這部分男性比正常男性多了一條Y染色體,變成了性染色體為“XYY”型的“超級男性”,這類男性通常身材高大、行為怪異并伴有輕度智力障礙。

過去的研究曾認為性染色體為“XYY”型的“超級男性”更容易發(fā)生暴力犯罪,尤其是在1965年,Jacobs等人對一所特殊醫(yī)院中的197名具有心理問題或公眾危害的患者進行測試,發(fā)現(xiàn)其中竟有8名性染色體為“XYY”型的患者,這比普通人群中“XYY”染色體出現(xiàn)的頻率高了30多倍,這項研究也經(jīng)常被錯誤地解釋為“XYY”的男性犯罪率更高,這是因為人們沒有考慮到“XYY”染色體的男性本身就具有更高的住院可能性。

?而在另一項研究中,Witkin等人發(fā)現(xiàn)“XYY”型的男性確實比“XY”型男性的刑事定罪率更高,然而正如作者在文中所指出的那樣,這些罪行通常并不涉及攻擊性,并且“XYY”型和“XY”型之間犯罪率的差異可能是因為“XYY”型男性的智力較低導(dǎo)致的:一方面,智力較低的人可能更容易被引導(dǎo)犯罪。另一方面,如果他犯罪了,他被抓住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直至目前,關(guān)于具有“XYY”型染色體的“超級男性”具有暴力犯罪傾向的假說仍舊缺乏充足的證據(jù)。

尋找“暴力基因”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及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尋找“暴力犯罪基因”再度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研究課題,近幾年來很多候選基因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些與暴力攻擊行為相關(guān)的易感基因,其中最著名的當(dāng)屬著名的“戰(zhàn)士基因”MAOA。

MAOA基因最初被稱為“戰(zhàn)士基因”,原因就在于該基因與人類攻擊行為關(guān)系密切。MAOA基因位于X染色體的短臂上,能夠編碼單胺氧化酶A,這種酶可以降解人腦內(nèi)的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多種神經(jīng)遞質(zhì),通過改變?nèi)四X內(nèi)的神經(jīng)遞質(zhì)水平來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MAOA的基因中存在很多種形式的遺傳變異,有些遺傳變異會導(dǎo)致這個基因編碼出來的單胺氧化酶A的表達或活性降低,不能充分降解體內(nèi)存在的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從而使攜帶這種遺傳變異的人具有更高的神經(jīng)遞質(zhì)濃度,間接地增加了這些人的沖動性和暴力犯罪傾向。

2009年,美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2000個青少年的基因發(fā)現(xiàn),攜帶MAOA基因變異的青少年比不帶有MAOA基因變異的青少年更傾向于參加黑社會團體,并且持械斗毆的概率比其他人也更大。有意思的是,科研人員敲除了小鼠的MAOA 基因后發(fā)現(xiàn),小鼠腦中的5-羥色胺水平增加了九倍,攻擊性行為也明顯增多了,說明MAOA這個基因在其他動物中也發(fā)揮著類似的作用。

除了MAOA基因以外,5-羥色胺轉(zhuǎn)運蛋白基因(5-HTT)、??色氨酸羥化酶1??(??TPH1??)、兒茶酚氧位甲基轉(zhuǎn)移酶基因(COMT基因)和多巴胺D2 受體基因(DRD2)等5-羥色胺和多巴胺能系統(tǒng)相關(guān)的基因也都在人類和實驗動物的研究中,被發(fā)現(xiàn)與攻擊性行為存在關(guān)聯(lián)。

需要注意的是,如同“XYY型染色體會增加暴力攻擊傾向一樣”的假說一樣,這些“暴力基因”是否真的能夠?qū)е卤┝π袨椋约八鼈冊诙啻蟪潭壬蠈?dǎo)致了暴力攻擊這種復(fù)雜的表型,目前仍舊未有定論。本質(zhì)上,基因反映的僅僅只是人性的可能性,而非決定論。僅僅因為一個人帶有“暴力基因”,就認定這個人一定會暴力犯罪,實在過于武斷,還會帶來赤裸裸的“基因歧視”。同樣地,由于“暴力基因”導(dǎo)致犯罪的學(xué)說尚不令人信服。因此,想要假借“暴力基因”之名為自己的暴行脫罪,目前同樣不被接受。

參考文獻

Tuvblad C, Baker LA. Human aggression across the lifespan: genetic propensities and environmental moderators. Adv Genet. 2011;75:171-214. doi:10.1016/B978-0-12-380858-5.00007-1

Vassos E, Collier DA, Fazel S. Systematic meta-analyses and field synopsis of genetic association studies of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Mol Psychiatry. 2014;19(4):471-477. doi:10.1038/mp.2013.31

Cupaioli FA, Zucca FA, Caporale C, Lesch KP, Passamonti L, Zecca L. The neurobiology of human aggressive behavior: Neuroimaging, genetic, and neurochemical aspects. 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 2021;106:110059. doi:10.1016/j.pnpbp.2020.110059

Leggett V, Jacobs P, Nation K, Scerif G, Bishop DV. Neurocognitive outcomes of individuals with a sex chromosome trisomy: XXX, XYY, or XXY: a systematic review. Dev Med Child Neurol. 2010;52(2):119-129. doi:10.1111/j.1469-8749.2009.03545.x

Jacobs PA, Brunton M, Melville MM, Brittain RP, McClemont WF. Aggressive behavior, mental sub-normality and the XYY male. Nature. 1965;208(5017):1351-1352. doi:10.1038/2081351a0

評論
演繹無限精彩
大學(xué)士級
“暴力基因”導(dǎo)致犯罪的學(xué)說尚不令人信服。想要假借“暴力基因”之名為自己的暴行脫罪,同樣不會被社會接受。
2022-06-15
八年幼兒園博伺厚
太傅級
并不是!
2022-06-15
飛馬騰空
太師級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