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神舟飛船:神游太空氣自閑

中國航天報
原創(chuàng)
《中國航天報》是中國唯一一家權威介紹航天高科技產業(yè)的報紙。
收藏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9月21日由中央批準實施,代號“921工程”,同時還批準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實施,簡單來說是第一步掌握自主載人航天能力;第二步突破交會對接技術,發(fā)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guī)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篳路藍縷,前兩步中國航天已經交出完美答卷,目前中國航天人正在為實現第三步奮力拼搏。在這其中,神舟飛船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承擔著所有航天員的天地往返任務。

4次無人飛行試驗

神舟飛船共進行了4次無人飛行試驗。1999年11月20日,我國發(fā)射了神舟一號飛船,獲得圓滿成功。事實上,神舟一號飛船原本只是一艘在地面測試電力系統的試驗飛船,不進行飛行試驗。但是為了實現1999年發(fā)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的目標,有關方面決定為其安裝更多系統和設備,以更小的成本升級為可以飛天的版本,初步驗證了飛船的整體設計的正確性,實現了中國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而后,我國又分別在2001年1月、2002年3月、2002年12月進行了神舟二號、神舟三號、神舟四號飛船無人飛行試驗。這幾次任務攜帶了仿生假人,用以驗證生命支持系統與艙內醫(yī)療檢測設備,模擬航天員在軌的重要生理參數。這幾次無人飛行試驗,為首次載人飛行試驗打下了重要基礎。

從單人單日到多人多天

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行是家喻戶曉的偉大成就。我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于2003年10月15日乘神舟五號飛船在太空繞地球飛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后安全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圓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飛天夢。后來在回顧這一段開天辟地的征程時,楊利偉表示,在起飛階段經歷了長達26秒的惡劣共振,“感覺自己的五臟六腑好像都要被震碎了”。楊利偉憑借頑強的毅力與過硬的身體素質挺過了這一關,為后期“神舟六號”的飛行任務積累了寶貴經驗??蒲腥藛T查明共振原因,在后來的任務中解決了這一問題。

“神舟五號”實現了單人、單天的飛行能力,是從無到有的突破。其下一艘飛船“神舟六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用以驗證多人、多天的飛行能力。2005年10月12日,費俊龍與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直上九天,在太空運行76圈,歷時4天19小時33分,成功驗證了多人多天飛行能力,標志著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第二步順利開局。

突破空間出艙技術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的主要任務是實現中國首次航天員空間出艙,也就是太空行走技術。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與景海鵬于2008年9月25日登上“神舟七號”,翟志剛身著我國自主研制的“飛天”艙外航天服揮動五星紅旗在太空飄揚,“我已出艙,感覺良好”的名場面令國人久久難忘。

這次出艙行走是成功的,但其背后歷盡艱辛。首先,由于艙門設計問題,翟志剛與劉伯明無法開啟艙門。劉伯明就地取材找到一根金屬棍當作撬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開啟。然后,翟志剛成功出艙后卻又突然響起了火災警報。面對生死考驗,他們毅然決定調整出艙任務次序,提前展示五星紅旗。劉伯明說,“當時展示紅旗,就是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焙髞碜C明這只是一次誤報,是由于艙門開啟導致陽光直射艙內的溫度傳感器使溫度飆升導致的,為后續(xù)載人航天器的相關設計提供了十分寶貴的經驗。3位航天員臨危不亂、鎮(zhèn)定自若的表現將中國載人航天航天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突破空間交匯對接技術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發(fā)射。同年11月1日,承載著首次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八號無人飛船發(fā)射升空,兩天后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順利實現中國首次交會對接,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自主掌握并成功實施航天器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一年后的2012年6月16日,景海鵬、劉旺與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乘坐神舟九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順利實現交會對接,在組合體內生活了10天。2013年6月11日,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乘坐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再次與天宮一號對接,在組合體內生活了12天。其間成功進行了我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全國6000余萬名師生一同觀看直播,為全國不少青少年埋下了一顆太空的種子。

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成功。同年10月17日,景海鵬、陳冬乘坐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完成了在軌30天中期駐留任務,這是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與第三步承上啟下的關鍵節(jié)點,為我國空間站建造運營和航天員長期駐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開啟空間站建設新征程

2021年4月29日,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發(fā)射升空,標志著我國空間站建設的大幕正式開啟。同年6月17日,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乘坐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對接,成為中國空間站首批“居民”。90天長期駐留任務期間,他們?yōu)檫@個中國全新的“太空之家”進行了在軌測試與各系統驗證,并在期間進行了兩次出艙活動。

4個月后的10月16日,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前往中國空間站,并創(chuàng)造了中國人在太空工作生活183天的全新記錄。王亞平作為曾在神舟十號任務期間進行太空授課的老師,8年后再次進行了兩次十分成功的“天宮課堂”授課活動。2022年1月31日農歷除夕,他們還在距離地球400千米的“中國宮”里過年,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太空過春節(jié),千家萬戶都收到了來自天上的祝福。

北京時間2022年6月4日的夜晚,是未來可以想見的十幾年內,太空中最后一個沒有中國人的夜晚。因為在2022年6月5日,陳冬、劉洋、蔡旭哲乘坐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啟程前往中國空間站——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任務期間他們將迎來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兩個重量級艙段的到來,并且在2022年底與神舟十五號乘組在軌輪換,屆時中國空間站將同時有6名航天員駐留。在未來,中國空間站的在軌輪換將成為常態(tài),神舟飛船就像地球與空間站的定期班車,護送一組又一組航天員安全往來天地之間。

回顧整個神舟飛船的發(fā)射歷程,其投入產出比非常高,前期每艘神舟飛船都會攻克新的技術難題,諸如神五初探宇宙、神六多人多天航行、神七太空行走、神八無人自動對接、神九載人手動對接,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航天發(fā)展道路。在筑牢這些技術基底后,神舟飛船有十足的能力安全護送航天員前往中國空間站,為這座太空宮殿的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評論
文峰社區(qū)劉洪柱
太師級
2022-07-25
靈巧的 鶴發(fā)童顏雅士
庶吉士級
已閱
2022-07-25
科普平安人
太傅級
遨游太空
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