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宿醉背后的科學原理,其實是...

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員會
中心宗旨為“提高醫(yī)務人員科普能力,提升人民群眾健康素養(yǎng)”。
收藏

據(jù)美國《新聞周刊》網站8月6日報道,8月6日是“國際宿醉日”,它的前一日是“國際啤酒日”,這絕非巧合。

任何飲酒的人都可能有這種經歷:由于前晚暢飲一番,他們感覺周身不適。為了紀念“國際宿醉日”,科學家解釋了宿醉的生物學基礎。

科學家說,從某些方面來說,宿醉可被描述為一種輕微的戒斷綜合征。對于罹患這種綜合征的人,身體會以相反的生理反應來對過量飲酒作出反應。

酒精一進入大腦,大腦回路就開始作出調整,以盡可能減少酒精造成的擾動,并將各回路的功能恢復到基線水平。

這種急性耐受過程造成的結果是,當酒精逐漸消失時,之前被酒精抑制的回路中的活動會超出基線水平。例如,酒精起初會減緩大腦杏仁核中的活動,而杏仁核是負責處理情緒的。酒精一開始會減輕焦慮感,但第二天杏仁核中興奮感的反彈會導致宿醉期間焦慮和煩躁感增加。

同樣,在酒精逐漸消失時,最初被酒精激活的回路可能在一段時間內變得較不活躍。酒精起初會增加大腦獎勵系統(tǒng)的活動,但在宿醉期間,獎勵活動減弱可能導致身體不適和缺乏快感。

酒精還會轉化成乙醛,這是一種有毒的代謝物,會引發(fā)炎癥,破壞脫氧核糖核酸。

雖然酒精可能減少入睡所需的時間,但它會擾亂睡眠結構,減少總睡眠時間,而這可能導致第二天的疲勞。

英國伯明翰大學專門研究酒精和成癮問題的心理學副教授薩莉·亞當斯說,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降至較低的水平時,人體就試圖將其代謝成可從體內清除的廢物。

她說:“為了做到這一點,人體會合成一種有毒化學物質,令我們感到不適和惡心。同時,在飲酒后,胃部和小腸會出現(xiàn)炎癥反應,身體會脫水,電解質也會失衡。這些效應加在一起會讓我們感覺極不舒服?!?/p>

亞當斯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jù)”能證明某種產品能防止或減輕宿醉。

她又說:“原因可能是,宿醉會對人的身體和大腦產生許多復雜的影響,而大多數(shù)治療方法只專注于應對一種影響,比如用水治療脫水。避免宿醉的唯一辦法就是不飲酒,或適量飲酒?!?/p>

科學家建議,男性應將飲酒量限制在每天不超過兩杯,女性則應將飲酒量限制在每天不超過一杯。

科學家還說,晚上應將飲酒和進食間隔著進行,這有助于減少整體攝入量,并保護胃免受直接刺激。

應對宿醉造成的不適的方法各異,但水、休息和時間似乎是共有的成分。

(來源:參考消息)

評論
坦 蕩 蕩
少師級
飲酒應該限量,多飲水,不要酗酒。
2022-08-10
CZH科普
大學士級
目前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jù)”能證明某種產品能防止或減輕宿醉,避免宿醉的唯一辦法就是不飲酒,或適量飲酒。
2022-08-10
??心無知??
太傅級
飲酒者的共鳴!如果前晚暢飲一番,之后他們普遍都是感覺周身不適!
202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