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袋鼠,你首先會想到什么?
發(fā)達的胸肌,健壯的雙腿,優(yōu)秀的跳躍能力,以及站起來接近兩米的可怕身高……在我們的印象中,袋鼠絕對不是什么好惹的動物。
本月11日,澳大利亞一名老人被袋鼠襲擊致死,登上了各國新聞頭條。
77歲的 Peter Eades 是西澳的一名農場主,養(yǎng)殖有 60只羊駝。袋鼠是他從小養(yǎng)起的,今年已經三歲,不知為何,袋鼠突然攻擊了他。親人發(fā)現(xiàn)時,Peter 已經重傷倒地。
警察趕到后,袋鼠還站在 Peter 身旁不讓人靠近,警察只好射殺了袋鼠,才把 Peter 救出,可是已無力回天。
Peter 非常喜歡動物,給養(yǎng)殖的每只羊駝都起了名字。圖片來源:ABC news
其實,袋鼠襲人致死的案例非常罕見,上一次還是1936年。在新南威爾士州,一名38歲的男性為了從袋鼠手中救出自己的寵物狗,而被襲擊致死。
而袋鼠傷人,在澳大利亞則常見得多。
今年3月,新南威爾士州一個3歲小女孩被袋鼠鋒利的蹄子割傷了臉部和背部;今年7月,昆士蘭州一名67歲的女性被袋鼠襲擊,導致股骨骨折和多處割傷。
在一些袋鼠數(shù)量龐大的郊外,居民更是生活得心驚膽戰(zhàn)。
布里斯班北部一個叫 Maaroom 的小鎮(zhèn),居民只有220人,袋鼠卻多到數(shù)不清,還經常聚集在居民門前的草坪上。居民出門經常會帶根棍子,以防遇到袋鼠襲擊。
袋鼠為什么會襲擊人類呢?
研究者發(fā)現(xiàn),袋鼠打架前,一般會先把身子站直,而人是直立姿勢,在袋鼠看來這是打架前的準備動作,因此感到威脅的它們會先下手為強。
澳洲當局提醒,遇到袋鼠襲擊,應快速逃走,袋鼠一般不會追趕,如果無法逃走,應立即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
據(jù)統(tǒng)計,2019年澳洲的袋鼠約有4300萬只,而澳洲人口才2500萬,袋鼠數(shù)量幾乎是人口的兩倍。
袋鼠是一種有袋動物,它們出現(xiàn)在大約1500萬年前,祖先是生活在樹上的類似負鼠的動物,如今很多有袋動物都已滅絕。
澳大利亞現(xiàn)存約250種有袋動物,而我們所說的袋鼠,一般包括四個種:紅大袋鼠、西部灰袋鼠、東部灰大袋鼠、羚大袋鼠。
不同種類的袋鼠與人的體型對比圖片來源:RB Dahri World
盡管袋鼠在澳洲生活的歷史悠久,可它們從未被馴化。
這意味著,即便你領養(yǎng)了一只袋鼠寶寶,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給它吃陪它玩,它長到兩三歲,一樣會把你當敵人攻擊 —— 這是袋鼠的天性。
這也是澳洲當局經常警告居民和游客的,袋鼠不是寵物,它們是野生動物。
袋鼠的壽命約為20歲,最大的可以長到兩米高、90公斤重。大部分的哺乳類動物,包括人,成年之后基本不會再長大,而袋鼠一輩子都在緩慢生長。
袋鼠只吃植物和真菌,但它們長得非常健壯,體脂率低于2%。它們一躍能跳9米遠,連續(xù)跳躍最快能到50公里每小時。
快速奔跑的袋鼠圖片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袋鼠的攻擊性本能,是刻在 DNA 里的。
特別是雄性袋鼠。小袋鼠叫“joey”,這是澳洲土著語言里“小動物”的意思,joey 們長到9~11個月就會離開育兒袋。
一離開育兒袋,小袋鼠就開始練習打架,為以后爭奪領導地位做準備。
在一個袋鼠種群里,年紀最大的那只雄性袋鼠,往往也是最高大、最強壯的。學者一般稱它們?yōu)椤皁ld man”或“boomer”,相當于是種群里的領頭老大。
年輕的雄性袋鼠會前來挑釁,甚至跟 old man 打上一架,這有助于年輕雄性了解自己在種群里的地位,也是為了爭奪優(yōu)先擇偶權。
有趣的是,袋鼠之間的干架,像極了一場拳擊賽。
它們打架是你一腳、我一腳交替著來,是非??酥频摹⒂胁呗孕缘膶?。而且很少會打到頭破血流,往往點到即止,但研究者也發(fā)現(xiàn)有袋鼠會在打架中受到內傷。
歷史上,還真有人給袋鼠戴上拳擊手套,跟它們來一場拳擊賽。
這是一種常出現(xiàn)于馬戲團和雜耍表演中的娛樂形式。1933年在美國的亞特蘭大州,當時的重量級拳王 Primo Carnera 被邀請來跟一只叫 Jo-Jo 的袋鼠對打,惹得數(shù)千名觀眾捧腹大笑。
如今,這種娛樂早已因動物福利而被禁止。
與袋鼠的拳擊賽
袋鼠毫無疑問是澳大利亞的象征。
它們出現(xiàn)在一澳元的硬幣上;澳大利亞航空的標志就是一只袋鼠;澳大利亞國家橄欖球隊的隊名和吉祥物都是袋鼠……
澳航的袋鼠Logo
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然而,袋鼠在澳洲本地的名聲卻不太好,甚至有人將它們稱為“害蟲”。
這是因為袋鼠過度繁殖,數(shù)量爆炸,有時會糟蹋農作物、破壞圍欄,跟牛羊爭奪資源,導致生產力下降。某一地區(qū)數(shù)量過多的話,也會破壞土壤和植被。
但有研究者站出來駁斥,部分指責并不準確。
袋鼠其實很少離開森林,最多在森林邊緣的小麥田覓食,受到袋鼠侵擾的農作物面積不超過5%。
圖片來源:Pixabay
但袋鼠數(shù)量太多,確實是一個問題。
為了控制袋鼠的數(shù)量,**部分州會頒發(fā)獵人執(zhí)照,**允許合法商業(yè)捕殺袋鼠。據(jù)統(tǒng)計,2010年到2017年間,約有1260萬只袋鼠被商業(yè)捕殺。
昆士蘭州2019年啟動了一項“袋鼠收獲計劃”,劃定了可獵殺的區(qū)域,并規(guī)定捕殺數(shù)量不超過袋鼠總數(shù)的10%。
出于動物福利的考慮,獵殺方式必須是一槍爆頭。
袋鼠一般在夜間活動,因此捕獵也在夜間。
袋鼠的肉會被制成袋鼠肉排、漢堡包等,送上澳大利亞人的餐桌。皮革則被做成皮包、鞋子和帽子,也會出口國外。
袋鼠肉特別精瘦,蛋白質和鐵含量比牛肉高一點,還含有omega-3脂肪酸,這種營養(yǎng)物質一般只有魚類才有。
據(jù)吃過袋鼠肉的人說,袋鼠肉的風味比牛和羊要濃一點,但不能煎太久,要不然吃起來會很硬。
超市售賣的袋鼠肉
圖片來源:Wikipedia
而袋鼠數(shù)量過多給澳洲人帶來的麻煩,還不只如此。
在澳洲的許多高速公路上,你會看到路旁豎著一塊牌子,提醒附近有袋鼠出沒,小心行駛。據(jù)統(tǒng)計,十起野生動物碰撞事故中,有九起都是撞到袋鼠。
在野外,袋鼠很容易被汽車的燈光和噪音嚇到,然后跳到公路上,由于袋鼠速度快,體型也大,常引發(fā)嚴重的交通事故,小車可能直接被毀,大車則容易撞壞發(fā)動機和擋風玻璃。
因此,經常跑高速公路的汽車,會在車前裝一個防撞桿,叫“roo bar”。
高速公路邊的路牌
圖片來源:Wikipedia
澳大利亞人對袋鼠的感情是復雜的。
在 Quora 上,有人問澳洲人對袋鼠的真正看法是什么。有人說袋鼠是麻煩,有人說它們是眼中釘、害蟲和瘟疫,也有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只在動物園見過袋鼠,覺得它們是可愛的動物。
土著人遷移到澳洲大陸生活,大約是5萬~6.5萬年前,而袋鼠已在這片土地生活了數(shù)百萬年。
比起人類,袋鼠更稱得上是“土著”。
一個澳大利亞導演曾拍了部紀錄片,叫《袋鼠:一個愛恨故事》,里面有句話說:“這是屬于它們的土地?!?/strong>
參考資料:
[1]Fatal Kangaroo Attack Is Said to Be First in Australia in 86 Years - The New York Times
[2]Kangaroo attack leaves 77-year-old alpaca breeder dead near Albany in WA's Great Southern - ABC News
[3]10 Facts About Kangaroos - Australia's Most Famous Animal
[4]Australian Wildlife Part 2 - Kangaroos | Young People's Trust For the Environment
[5]Aussies and the kangaroo: A love-hate relationship | The Star
[6]Unique Among Animals, Kangaroos Use Tail as Fifth Leg, Scientists Find -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7]Kangaroo tail a 'third leg' that gives speed, not just balance, says study | Wildlife | The Guardian
[8]Kangaroo meat: What you need to know - The Meat & Wine Co Australia
[9]Mob of Kangaroos Overrun Town, Attacking People and Breaking Woman's Leg - Newsweek
[10]Reminder: kangaroos are ‘vegetarian gladiators’ with kicks that can kill. An expert explains why they attack - the conversation
[11]kangaroo - Behavior and selected species | Britannica
[12]Kangaroos pictured wearing boxing gloves and throwing punches | Daily Mail Online
[13]Marsupial Evolution | Ask A Biologist
[14]"Kangaroo Harvesting". 2022. Jobs, Precincts And Regions.
[15]Kangaroo: A Love-Hate Story(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