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小毛病"也可引發(fā)精神疾病 這3個"致病陷阱"應警惕

人民網(wǎng)科普
原創(chuàng)
最權威的生活科普平臺!
收藏

很多人對精神疾病的認識還停留在“瘋瘋癲癲、胡言亂語”上,認為只有“家破人亡”等劇烈刺激才會導致精神疾病,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小毛病”也有可能成為精神疾病的導火索或助推器。美國心理學家、心理學教育家羅杰·霍克在其著作《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中向大家介紹了3種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致病陷阱”,一起來看看吧。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7年4月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qū)常青街道社區(qū)健康教育館,社區(qū)青年志愿者、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汪媛媛(右)正為一位來自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錢橋鎮(zhèn)的王進紅(左)免費進行心理咨詢。(張洪金/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別給自己、他人貼標簽,“被精神病”要不得

1973年,心理學家大衛(wèi)·羅森漢開展了一項實驗,他招募了7名志愿者假扮精神病患者,讓其先接受醫(yī)生檢查,并被“診斷為”患有精神病,然后被送入精神病院。到了精神病院后,這些人不再假扮精神病患者,而是采用正常的行為方式生活,通過正常的思維、語言與人溝通等,但在他們住院后的20天內(nèi),醫(yī)務人員并沒有識破他們的“真面目”,仍然把他們當做精神病患者。這項實驗說明個體一旦被貼上“精神病標簽”,其他人會不假思索地將其當做精神病患者來對待。

而就個體本身來說,標簽會成為其“自我實驗預言”。舉例而言,如果一個人給自己貼上了“強迫癥”等標簽,其在日常生活中就很容易進行自我暗示,使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表現(xiàn)得像“強迫癥患者”一樣,進而更容易患上強迫癥。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切勿隨意給自己和他人貼標簽。

別總打擊自己,過于無助或引發(fā)抑郁癥

1967年,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做了一項實驗,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對狗進行了束縛,使其無法躲開電擊。在最初面對電擊時,狗嘗試躲避,但都失敗了,如此反復數(shù)次之后,狗意識到自己無法躲避電擊,于是便放棄了嘗試。之后,研究人員將狗帶到新環(huán)境中,給予其躲避電擊的有利條件,但狗仍然對電擊置之不理。

心理學家將這種現(xiàn)象叫做“習得性無助”,是指在后天經(jīng)歷的影響下,形成的一種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態(tài)。有些人在從事高難度工作時,習慣于自嘲“無能為力”,覺得自己“被打擊習慣了”,于是便接受“命運”,變得消極、悲觀。而這種消極、悲觀的心理往往會使其更加無助,長此以往,就會引發(fā)抑郁癥等精神疾病。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切勿總是打擊自己,要多給自己些勇氣和信心。

別樹立太多假想敵,警惕“情緒性嫉妒”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忙碌工作一整天,回到家后發(fā)現(xiàn)妻子或丈夫在悠閑地看電視、吃零食,于是“怒火中燒”,非常不爽;如果回到家后發(fā)現(xiàn)妻子或丈夫與自己一樣疲憊,便會感覺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心里也會覺得十分舒服,這種心理被稱為“情緒性嫉妒”。

通俗而言,情緒性嫉妒就是在看到別人比自己

過得好時,內(nèi)心產(chǎn)生的一種不平衡感,這種心理普遍存在于各種有比較的地方,比如職場、學校等。適當?shù)那榫w性嫉妒可以激發(fā)斗志、提供動力,但如果樹立太多假想敵,讓自己時刻處于比較的情境中,就會帶來憤怒、焦慮等負面情緒,如果這些情緒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宣泄,就有可能使情緒性嫉妒演化為“病態(tài)性嫉妒”,成為抑郁癥等精神疾病的風險因素。因此,大家要學會適當降低期望,并將“與別人比較”轉變?yōu)椤芭c自己比較”,在不斷超越自己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提升自我。

(唐義誠)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

內(nèi)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