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大聲吼孩子完全沒有作用,你知道怎么樣教育才對嗎?

智慧女性
原創(chuàng)
圍繞農(nóng)村女性關(guān)注的內(nèi)容,不斷完善內(nèi)容建設(shè),提高傳播力度
收藏

常常罵、大聲罵、越罵越聽不見

人的大腦有個特性,對習(xí)慣性的東西常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比如,當父母第一次大聲責罵時,孩子“如你所愿”能被嚇哭,但是次數(shù)多后,他就習(xí)慣了,每次被罵的時候注意力都是游離的,他根本沒有在聽 ,其實作為大人應(yīng)該也很有體會,有時候越大聲反而會讓彼此的心越遠,對待孩子也是這個道理。

因此管教孩子要言出必行,說到做到,威脅的次數(shù)多了,也就沒有效了。

吼罵孩子是白費口舌

罵孩子的壞處是,他一緊張,大腦會自動轉(zhuǎn)入逃生機制,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逃過一劫,父母就白費唇舌了。此外,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你大聲吼他,他將來在外面也大聲吼別人,這會使他沒有人緣,交不到好朋友,以后人生的路會很孤寂,而且你吼他,他以后也會繼續(xù)去吼你的孫子。

人都有好奇心,越是聽不清楚的,越會注意去聽。因此,要孩子注意聽你說話,不必大聲吼,只要引起他的動機,你越不要他聽見,他越會注意聽。其實最好的溝通方式是身教,因為太小的孩子還不能說理,當大人做給他看時,他便自然會學(xué)進去。

管教孩子,不用吼的用什么?

1. 耐心傾聽

氣急敗壞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yīng)就是破口大罵。但是這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管教孩子,關(guān)鍵是要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從源頭下手,把原因除去。此時家長應(yīng)先冷靜下來,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當家長的心思已經(jīng)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jīng)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2. 放下身段,同孩子做協(xié)商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xí)慣用以上對下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但是這樣做往往會激化矛盾,叫他不要他偏要。這時,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總是命令孩子,而是同孩子做協(xié)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fā),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3. 讓孩子去體驗后果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你再怎么吼叫也是無用的。那么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lǐng)悟到家長的教導(dǎo)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4. 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dǎo)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于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5. 給孩子另一個選擇

當孩子犯了錯誤,你不要只是吼叫孩子,說教大道理,而是要給孩子另一個選擇。也就是說,不要只說“不可以”,請指出一條可以的路來給他走。大腦好像一個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條從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他走這條路,你要先牽他的手走另一條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舊路許久不走,又被長出來的草蓋住,便看不見了。

每個大人都曾經(jīng)是孩子,只是我們經(jīng)常會忘記,其實只要耐心的和孩子溝通而不僅僅是大聲吼叫,孩子是會理解爸爸媽媽的。(來源:辣媽教室/編輯: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