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就開始聽嫦娥奔月的故事。一邊聽故事一邊幻想嫦娥動人的容貌是如何的傾國傾城;玉兔是怎樣的調皮可愛;神秘的廣寒宮是如何的華麗冷清。這個場景應該是很多小伙伴共同的童年記憶吧!
長大以后我們知道月球上其實沒有嫦娥也沒有玉兔,有的只是一眼望不到頭的灰蒙蒙的一片,月球表面荒涼死寂、毫無生機,古人給月球取名“廣寒宮”的確很傳神。
“廣寒宮”名副其實
但是廣袤的月球,難道就沒有什么風景是值得我們期待的嗎?其實并不是這樣!
月球上有險峻的高峰,最高處海拔在10000米以上,比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還高;月球上有壯美的溝壑,最深處也超過10000米,比地球上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還深。這里還有保存完好的巨大撞擊坑,至今還保留著數億年前撞擊的原貌,由撞擊飛濺物質拋灑出的長達數千千米的遺跡仍然清晰可辨。如果你熱愛探險,那么這里的確是一個能夠充分展示勇氣和技能的地方。
月表地貌豐富
月球上還有一處美景不能辜負,那就是月夜里的星空。在月夜里仰望星空,絕對是一件極浪漫的事情!
經常聽到一種說法就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幾大觀星地,例如加拿大的落基山脈、櫻桃泉國家公園、阿卡塔馬沙漠等等,但是這些比起月夜的星空來,簡直就弱爆了。
由于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因此月球上的星空比地球上的更加燦爛,如果你在月球的夜晚仰望星空,那璀璨的星空一定會讓你心醉不已。
如果在月球上架起一座天文望遠鏡,觀察天象,將永遠不會受到天氣的影響,會比地球上看得更遙遠、更豐富、更清晰。
如果你享受浪漫、熱愛天文那么月球也是值得一游的地方。
說到這里,也許你會為在地球上無法實現如此“夢幻”的景象而遺憾。不過不要著急,從第一顆月球探測器,也就是蘇聯(lián)的月球1號升空到現在,蘇聯(lián)/俄羅斯、美國、日本、歐空局、中國、印度已經先后實現了對月球的探測,我們完全可以先從探測器們返回的圖像來窺視月球的真容。
第一顆月球探測器月球1號
除了首個探測月球的月球1號,蘇聯(lián)在月球探測中還占據了許多“首個”:首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月球9號探測器;首個實現月球自動取樣返回的月球16號探測器;首個成功運行的遙控月球車月球車1號(隨月球17號探測器著陸月球)。
月球16號探測器
而另一個航天大國——美國,發(fā)射了徘徊者號探測器、勘測者號探測器、月球軌道器等無人月球探測器,后來鼎鼎大名的阿波羅計劃中又發(fā)射了阿波羅飛船以及月球車,共計將12名航天員送上了月球。首位登上月球的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執(zhí)行的就是阿波羅計劃中的阿波羅11號任務。
徘徊者號探測器
我國的探月工程大家都比較熟悉,稱為“嫦娥工程”。我國首個飛向月球并撞月的探測器是嫦娥一號,主要獲取了月面的三維影像,分析月面元素含量和物質分布等。我國首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是嫦娥三號探測器,它攜帶的玉兔號是我國第一個月球車。而即將發(fā)射升空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將成為世界上首次著陸在月球背面的探測器,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嫦娥三號探測器
也許,大家對日本、歐空局以及印度的月球探測器比較陌生,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這些月球探測器吧!
日本的月球探測器
飛天探測器
飛天探測器又名繆斯-A,是由日本宇宙科學研究所研制的。1990年1月24日,M-3S-2運載火箭從鹿兒島航天中心將飛天探測器發(fā)射升空。這之后,飛天探測器成功進行了10項月球借力飛行實驗和大氣制動實驗。
M-3S-2運載火箭
飛天探測器重197kg,是圓柱體結構,直徑1.4m,高0.79m。頂部裝有一個26面體的羽衣子衛(wèi)星,與飛天探測器分離前是作為它的備用電源來使用的。飛天探測器在即將進入月球運行軌道之前釋放了羽衣子衛(wèi)星,使其繞月飛行。
飛天探測器結構圖
然而,飛天探測器之后出現了故障,與地面失去了聯(lián)系,未能獲得探測成果。1993年4月10日,飛天探測器撞擊月球表面的弗內留斯月球坑,結束了它的探月之旅。
飛天探測器飛行示意圖
月女神探測器
月女神探測器全稱為月球學與工程探測器,于2007年9月14日由H-2A火箭從種子島航天中心發(fā)射。
H-2A火箭發(fā)射月女神探測器
月女神探測器由主軌道器、中繼子衛(wèi)星和月球重力場子衛(wèi)星3部分組成。主軌道器帶著大部分的有效載荷運行在高度為100km的月球極軌道上。中繼子衛(wèi)星接收主軌道器的信號,協(xié)助它測繪月球引力圖,并從月背向地球發(fā)揮數據,解決月球陰影區(qū)與地球通信的問題,我國的鵲橋中繼衛(wèi)星也將在之后為嫦娥四號探測器發(fā)回與中繼子衛(wèi)星相同的作用。剩下的月球重力場子衛(wèi)星著重進行月球引力場測量,同時也協(xié)助測繪了月球引力圖。
主軌道器、中繼子衛(wèi)星月球重力場子衛(wèi)星
2009年6月11日,月女神探測器撞月,撞月點位于月球的日影部分。
月女神探測器撞月前拍攝的最后一張照片
歐空局的月球探測器
Smart-1探測器全名為小型先進技術研究任務-1探測器,是歐空局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也稱為靈巧-1。2003年9月27日,Smart-1由阿里安-5運載火箭從法屬圭亞那庫魯航天發(fā)射中心發(fā)射。
Smart-1探測器發(fā)射
Smart-1是一個主結構為1m3的立方體,重366.5kg,中央設備板上裝有大部分探測器單元。擁有雙太陽翼,翼展14m。探測器上的軟件高度自主,能在無地面聯(lián)絡時持續(xù)進行10天的操作。Smart-1還是世界上第一個聯(lián)合使用太陽能推進系統(tǒng)和月球引力的空間探測器。
Smart-1結構示意圖
2006年9月3日,Smart-1探測器撞月,完成了它最后的使命。任務期間,Smart-1驗證了太陽能離子發(fā)動機技術、電推進的軌道設計、輕小型化設備。此外,Smart-1對月球地形和表面結構,月球表面礦物質分布,永久黑暗區(qū)域是否存在水冰以及月球形成原因等都進行了研究。
Smart-1探測器
印度的月球探測器
月船-1探測器是印度的首個空間探測器,于2008年10月22日,用印度自行研制的極軌衛(wèi)星運載火箭發(fā)射升空。7天后,月船-1探測器傳回首批月球照片。
月船-1探測器即將發(fā)射
月船-1探測器主體結構是一個1.5m3的立方體,發(fā)射質量1380kg。攜帶了11種有效載荷,其中5種由印度研制,另外6種由美國、英國、德國、挪威、保加利亞和歐空局提供。
月船-1探測器的有效載荷
2009年4月,月船-1出現故障,之后與地面失去了所有聯(lián)系,11月14日,探測器攜帶的月球撞擊器撞擊了月面。月船-1實際運行310余天,繞月3400余圈,拍攝了大量的月球圖像。
月船-1探測器飛臨月球示意圖
未來,將有更多的月球探測器以及登月航天員到訪月球附近及表面,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這位既遙遠又親近的“鄰居”。想想都激動呢!
參考文獻/《探秘全月圖》《世界航天器大全》、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