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為什么說彗核是臟雪球

科普中國-綠色雙碳
原創(chuàng)
聚焦綠色低碳技術理念 科普助力“雙碳”目標實現(xiàn)
收藏

彗星現(xiàn)象給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只要有一次機會親眼目睹一顆帶著長尾巴的明亮彗星高掛天際,真是一輩子也難忘記。

彗星現(xiàn)象也是十分復雜的,說它是變化多端,一點也不過分。不同的彗星在形態(tài)上有很大差別,這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是同一顆彗星,在圍繞太陽公轉的不同時間里和處在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形態(tài)各不相同;每次回歸來到太陽附近和顯得活躍時,也不是每次都是一個模樣而有不少差異。

凡此種種,都與彗核有著密切關系,而有關彗核本質的資料,尤其是第一手資料,是比較難得到的。彗核究竟是怎么樣的?大多數(shù)天文學家認為所謂“致密核模型說”較為合理。

彗星有個致密核,即由緊密狀態(tài)物質組成的核,這種看法在19世紀就有人提出來了,但缺少有效手段進行驗證。有人認為彗核主要是由各種冰凍氣體凝固成的冰塊,有人則認為是石塊。在此基礎上,美國天文學家惠普爾于20世紀40年代末,提出了冰凍團塊模型。他認為:彗核本身并不存在什么了不起的秘密,它只是個不大的、直徑也許只有1千米到幾千米的緊密冰凍團塊,包含著一些冰凍的氣體分子,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氨和甲烷等,其間則夾雜著大小不等的細塵粒子,包括可能有的重元素微塵粒子和其他物質。它因此被形象地叫做“臟雪球”。

彗核的這種模型后來得到一些學者的改進和發(fā)展,又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觀測、論證,特別是1986年哈雷彗星回歸時提供的大量資料,表明臟雪球的論點基本上符合事實。它認為:當彗星運行到比較靠近太陽的時候,太陽輻射的加熱作用,使暴露在表層的冰首先得到足夠的熱量并升華成為氣體,緊接著,太陽風又把處于膨脹狀態(tài)中的氣體“吹”散,形成彗發(fā)、彗尾,與此同時,細塵粒子也就被帶離彗核表面。

部分氣體分子還被太陽輻射所離解,譬如水分子(H2O)被離解為羥基(OH-)和氫離子(H+)。

彗星探測器對哈雷彗星的探測支持了惠普爾的模型,它發(fā)現(xiàn)哈雷彗星的彗核基本上是由不同大小的冰塊堆積而成,彗核深處主要是較易揮發(fā)的冰塊和其他原始物質,周圍的水冰包層中則夾雜著硅酸鹽和碳氫化合物,最外層則是難熔的碳質層,呈蜂窩狀。探測器進行觀測時,彗核表面好幾處正在不斷地向外噴射塵埃和氣體,除水分外,其他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彗核的體積約500立方千米,質量大體上在500億~1300億噸之間,其中70%以上為水冰,因此,其密度只及水冰的10%~40%。它不僅是個較松散的雪球,其臟、黑的程度,超過了人們的想象,反照率只有4%~5%,跟煤炭差不了多少。

彗星每次回歸而走近太陽時,只是表面層被蒸發(fā),內部保持著原先的冰凍狀態(tài)。它每次只損失比例不大的組成物質,因而它的壽命有可能支持它繞太陽運動好幾百圈到幾千圈。彗核有自轉,周期一般為幾小時。這些,在觀測哈雷彗星時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證實。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