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高原林蛙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高原林蛙,蛙科林蛙屬物種。該蛙成年雌體平均體長略大于雄體。每年3月出蟄,隨即進入繁殖期,繁殖期隨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產卵于靜水水域中,冬眠于泉源的石頭或沼澤地泥洞中。

該蛙主要取食無脊椎動物,包括蚯蚓,蜘蛛類和昆蟲,其中以昆蟲為主。

形態(tài)特征雄蛙體長51~62mm,雌蛙體長51~70mm。體較粗短,頭寬略大于頭長;吻端鈍圓而略尖,瞳孔橫橢圓形,鼓膜圓約為眼徑之半,犁骨齒兩短列。背面較粗糙,背部及體側有分散較大的圓疣及長疣;背側褶在顳部形成曲折狀;體腹面和四肢腹面光滑。指、趾端鈍圓無溝;后肢較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jié)達肩部或鼓膜,左右跟部僅相遇或略重疊,2條跗褶較明顯;外側3趾間約具2/3蹼。顏色變異大,背面多為灰褐色或棕紅色,疣粒色略淺,其周圍褐黑色,兩眼間多有黑褐色橫紋;顳部有黑褐色三角斑;體側散有黑色或紅色斑;四肢具黑色橫紋;雄蛙腹面多為粉紅色或黃白色,雌蛙為紅棕色,多無斑。雄性第一指婚墊分為4團,基部2團大,其界限清晰;有一對咽側下內聲囊,有雄性線。卵徑1.5~1.8mm,動物極棕黑色,植物極灰白色。第32~35期蝌蚪全長37mm,頭體長 16mm,尾長為頭體長的135%左右;頭體短圓,呈黑褐色,尾肌較弱,尾鰭低矮色較淺,散有深色斑點,尾末端鈍圓;唇齒式為Ⅰ:3+3/1+1:Ⅲ;上唇無乳突,口角及下唇有一排乳突,口角處副突多。新成蛙體長14mm左右。1

生物學資料該蛙生活于海拔2000~4400m山區(qū)和高原草地、灌叢及森林邊緣地帶,多棲息在各種靜水域岸邊及其他潮濕環(huán)境中,捕食昆蟲、蜘蛛、蚯蚓等小動物。該蛙繁殖期隨地區(qū)或海拔高低而不同,分別在3月中旬至5月下旬,雄蛙前肢抱握在雌蛙的腋胸部位,產卵多在黎明前,卵群團狀,含卵700~2000粒。卵和蝌蚪在靜水域內發(fā)育生長,當年完成變態(tài),幼蛙在陸地上生活。1

種群狀態(tài)中國特有種。該蛙分布區(qū)寬,其種群數量甚多。受脅等級:無危LC。1

分布甘肅(中部和西南部)、青海、西藏(東部的昌都地區(qū))、四川(西北部的甘孜州和阿壩州)。1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賀會強 - 博士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