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腮腺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唾液腺有3對,腮腺、舌下腺和頜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對是腮腺。小兒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腫臉的胖子。因為腮腺位于兩側面頰近耳垂處,腮腺炎時腫大的腮腺是以耳垂為中心,向周圍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間稱為"大嘴巴"。

腮腺突起及毗鄰:腮腺有許多突起,本研究以突起位置、方向或毗鄰關系予以命名。

1.1、腮腺淺份的突起:

1)導管突:突向面前部,于腮腺導管起始端和頰脂體淺面,貼附于咬肌表面。周圍主要結構有副腮腺、面神經(jīng)上、下頰支、腮腺導管和面橫動脈。

2)顳突:

于耳屏前約0.5一1.0Cm處,貼附于顏下領關節(jié)表面。周圍主要結構有顏淺動、靜脈,耳穎神經(jīng)、面橫動脈和面神經(jīng)穎面干。

3)下突:

位于咬肌后下緣和下領支淺方,為腮腺前部和后部的下份在下領角附近的向下突起.周圍主要結構有面神經(jīng)下領緣支、頸支、頸面干和面后靜脈等。

4)乳突突:

為腮腺后部的上份向乳突表面的突起。周圍主要結構有乳突、面神經(jīng)主干分叉、頸外動脈和面后靜脈等。腮腺突起的發(fā)達程度與腮腺形態(tài)有關。

1.2、腮腺深份的突起;

1)翼下頜突:

為向前突入下領支上份與翼內肌之間的小突起。

2)下頜鼓突:

向上前方突入下領關節(jié)囊、顏骨鼓部和外耳道骨壁之間的突起。

3)咽旁間隙突:

位置較深,在莖突下領韌帶上緣,經(jīng)莖突肌與翼內肌之間向前內側突入咽旁間隙。

腮腺導管:據(jù)觀察,腮腺導管自腮腺前緣發(fā)出后,即隱行于頰脂體中,需仔細分離才能清楚地顯示,導管橫越咬肌表面即轉向內開口于頰粘膜。

1、腮腺導管的長度:

腮腺導管的長度與腮體在三角形AIX二內所占的比例有關;腮腺淺份大部位于該三角形中者,其導管較短,反之較長.不規(guī)則三角形和不規(guī)則四邊形的腮腺導管長度一般為1.6~3.8cm,草墓形、蝶翼形和蹄鐵形的腮腺導管較長,一般為3.8一6.0cm。

2、腮腺導管的位置和體表投影:

按傳統(tǒng)的方法對腮腺導管的位置和體表投影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腮腺導管并非于顴弓下1.5。m并與之平行,符合自鼻翼與口角連線的中點至屏間切跡的連線中13/為腮腺導管的體表投影者,僅有15側,占17%。實際上,腮腺導管的位置與腮腺形態(tài)有密切關系,為了進一步明確腮腺導管的體表投影,以下領角至顴骨最凸點的連線AC和耳垂作標志,進行觀察測量,結果證實:耳垂下緣至AC的水平連線中外段為不規(guī)則四邊形和蝶翼形腮腺導管的體表投影;于水平連線下方約0.5cm處則為不規(guī)則三角形、草墓形和蹄鐵形腮腺導管的體表投影。按上述標志進行測定,88側中有73側是符合的,準確率為83%。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薛國芳 - 副主任醫(yī)師 - 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