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時間是檢測凝血、抗凝及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功能的一個簡便試驗,尤其可了解血漿中的纖維蛋白是否含有足夠量的纖維蛋白原及其結果是否正常。正常值
16-18s;超過正常對照3s以上為異常。
臨床意義異常結果:凝血酶時間延長見于血漿纖維蛋白原減低或結構異常;臨床應用肝素,或在肝病、腎病及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時的肝素樣抗凝物質增多;纖溶蛋白溶解系統(tǒng)功能亢進。 凝血酶時間縮短見于異常纖維蛋白血癥、血液中有鈣離子存在,或血液呈酸性等。 需要檢查的人群:有發(fā)熱、容易出血、易發(fā)生淤斑、經(jīng)血過多、傷口愈合不良等癥狀的人。
注意事項檢查前: (1) 抽血前一天不吃過于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 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后,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 抽血時應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采血的困難。 檢查后: (1) 抽血后,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2) 按壓時間應充分。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所以當皮膚表層看似未出血就馬上停止壓迫,可能會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滲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壓時間長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傾向,更應延長按壓時間。 (3) 抽血后出現(xiàn)暈針癥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立即平臥、飲少量糖水,待癥狀緩解后再進行體檢。 (4) 若局部出現(xiàn)淤血,24小時后用溫熱毛巾濕敷,可促進吸收。
檢查過程檢查方法:抽血。
相關疾病獲得性循壞抗凝物質增多綜合征,漢坦病毒肺綜合征,硬腫癥,新生兒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妊娠合并血栓性疾病,尿毒癥,出血性疾病,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藥物性肝病
相關癥狀紫斑,門脈高壓,咯血伴有皮膚粘膜出血,咯血伴胸痛,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盜汗 ,發(fā)燒
1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周榮富 - 主任醫(yī)師 - 南京鼓樓醫(yī)院血液科 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