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肯定好奇過,地圖上很少有形狀規(guī)則的國家,那么這些國家的面積是怎么測量出來的呢?特別是在沒有計算機技術(shù)的年代?
今天就通過一個勺子,來解答你的這個疑問。
關鍵概念
斧狀求積儀
材料和操作
一根木棍
2個不同重量的鐵釘
或者一個金屬湯勺
制作很簡單,只要一根木棍,兩端分別釘入2個重量不同的鐵釘就可以了,其中一個鐵釘要特別重一點,盡量讓棍子的重心靠近這個釘子。
做成差不多這樣子——
這個數(shù)學工具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的使用過程。
1 把輕的釘子放在圖形的邊緣上的一點B,重的釘子放在C點。
2 B沿著圖形移動,最后回到起始點。
3 量一下C的起始和最終位置間的距離 D。量一下棍子本身的長度 L。
圖形的面積 ≈ L × D
如果你不想做一個斧狀求積儀,用一個比較重的金屬勺子也可以代替。
看下面這個捷克的網(wǎng)友 Robert Ma?ík 用同樣的測量方法,計算四分之一個圓的面積。
按照他的測量,勺子求積儀測得的面積是0.75,和積分法算得的面積(π/4)的誤差約為5%。
你還可以利用各種材料制作斧狀求積儀——
瑞士軍刀也行——
原理
美索不達米亞的粘土片和埃及的莎草紙證明,人類很早就開始處理面積的問題。
美國第16次人口普查(1940 - 1941年)時,工作人員利用求積儀計算面積。
@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大約在2百年前,人類發(fā)明出了能準確計算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的方法,它就是求積儀。求積儀是通過畫形狀邊界線的方式計算面積的數(shù)學工具,主要分成兩種。
第一種求積儀再沿著邊界線滑動的過程中,通過積分來計算面積。這類工具常常用來測量不規(guī)則的圖形,某個城鎮(zhèn)的面積,或者用來測量機器的效率。這類求積儀的計算比較準確。
機械求積儀
@AMS
另一類求積儀雖然也繞著形狀邊緣畫線,但是它對面積僅僅進行了估算。我們制作的斧狀求積儀就屬于這類。
20世紀初制造的斧狀求積儀
@Bob Otnes
斧狀求積儀是丹麥數(shù)學家,騎兵軍官 Holger Prytz 在1875年發(fā)明的。1887年,丹麥哥本哈根的 Cornelius Knudsen 公司就開始制造斧狀求積儀。
實際上早在1814年,就有人發(fā)明了求積儀,后來瑞士數(shù)學家 Jakob Amsler-Laffon 在1854年發(fā)明的第一類求積儀已經(jīng)比較接近現(xiàn)代版本了。
瑞士數(shù)學家 Jakob Amsler-Laffon 在1854年發(fā)明的求積儀
但是 Prytz 的版本更加經(jīng)濟方便,雖然比 Amsler 的求積儀要不準確一些。
那么,斧狀求積儀是怎么算出圖形面積的呢?
從數(shù)學上來說,斧狀求積儀首先利用曳物線(簡單來說,一個物體被另一個物體用棍子拖著走時,領先的那一端畫出的曲線)對導數(shù)進行了近似,并且利用格林公式(Green’s theorem)來求解面積。
面積 ≈ 重的那一頭的位移 × 斧狀求積儀的長度。
不過,斧狀求積儀是近似求解面積,它存在誤差。誤差和斧狀求積儀的長度,以及你畫圖時的方向(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有關。我們看這樣一個例子。
@wabash.edu
假設斧狀求積儀繞著橢圓轉(zhuǎn)了一周。橢圓的長徑是4,短徑是2,斧狀求積儀的長度是5,重的那點移動的距離是紅色的這一段圓弧。
紅色圓弧的長度是1.59,因此用斧狀求積儀計算得到的橢圓面積是:
1.59 × 5 = 7.94。
直接用橢圓的長徑和短徑和算得的橢圓面積是2π,也就是6.28。誤差達到了26%。
這是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斧狀求積儀相對于要計算的面積太短了。如果用長度為10的斧狀求積儀來測量,那么得到的面積是7,誤差縮小至11%;如果用長度為20的斧狀求積儀測量,那么求得的面積是6.62,誤差只有5.3%。
實際上,誤差和斧狀求積儀的長度約成反比,因此用較大的斧狀求積儀測量比較小的面積會更準確。
另外,斧狀求積儀旋轉(zhuǎn)的方向?qū)y量結(jié)果也有影響。如果長度為5的斧狀求積儀從同一個起點,用順時針繞著同樣的橢圓旋轉(zhuǎn),那么測得的面積是6.77,誤差是7.8%,比逆時針時要小。
再來看看斧狀求積儀沿著其他規(guī)則形狀得到的軌跡——
@wabash.edu
測量房間面積的新技能get?:沿著房間四角爬一圈。
然后用身高乘以 jio 的移動距離。
僅適用于姚明,否則誤差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