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馬鈴薯膜下滴灌種植技術

實用技術助你成才
原創(chuàng)
通過互動交流和服務援助,滿足廣大農民實用技術需求。
收藏

1 播前準備工作 (1)選擇疏松、平坦、通透性好的輕質壤土或沙壤土地種植,土壤酸堿度在pH5.6~7.8的范圍內。不宜與茄科或塊根作物輪作。(2)整地:深要要在前作收獲后及早進行,耕深30厘米左右,旱地要隨耕耙耱、精細整地,以便保墑。(3)集中施肥:基肥要結合秋耕整地施入優(yōu)質有機肥,基肥充足時,與1/2或2/3的有機肥結合秋耕施入耕作層,其余部分播種時溝施?;视昧可贂r,集中施入播種溝內,每畝2000~4000千克。種肥:化肥做種肥,以氮、磷、鉀配合施用效果最好。(4)施肥:測土配方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5)選用良種,種薯處理:①正確選用品種:選用良種是獲得高產高效的基礎。②種薯選擇及處理:種薯在播前15~20天出窖進行嚴格挑選。選擇種薯標準:具有原品種特征,薯塊完整,無病蟲害、無凍傷、薯皮光滑,色澤鮮嫩的細嫩薯塊,剔除爛薯,淘汰尖頭、有裂痕、薯皮老化、芽眼突出、皮色暗淡的薯塊。曬種催芽:將精選好的種薯攤放在溫暖向陽的室內,溫度保持在15℃左右,每隔3~5天翻動1次,一般10天左右即可萌芽,再精選1次,待芽變紫即可要種播種。切種:播前2~3天進行,切塊大小以50克為宜。2 播種 (1)適時播種:土壤10厘米,地溫穩(wěn)定在7℃~8℃,一般在4月下旬,先覆膜后打孔。(2)增加種植密度:畝種植密度3000~3500株,畝播量150千克左右,大行距75~80厘米,小行距30厘米。(3)播種深度:平作土壤墑情好的淺一些5厘米左右,墑情不好的8~10厘米,小種薯做種或在黏重土壤上應適當淺播,大種薯在沙壤土播種,或春旱嚴重時,可酌情增加覆土厚度。3 田間管理 (1)出苗前管理:播后常檢查,發(fā)現地膜破裂要及時用濕土封壓實,及時進行膜間中耕除草。(2)查苗放苗:出苗期間要關注出苗情況,鋤盡壟背和拔除壟眼雜草。(3)中耕培土:在整個生育期進行2~3次中耕,第二次中耕可在苗高10厘米進行,第三次在現蕾期結合培土進行。結合中耕鋤草,拔除感病植株,注意不要把土培到膜下毛管上,在澆水時中耕培土較好。(4)適時澆水:栽培在肥沃的土壤上,每生產1千克耗水97千克,栽培在貧瘠的土壤上,需耗水172.3千克。畝產塊莖1000~1500千克的水平,每畝有150~250噸水即可滿足需要。(5)追肥:現蕾期結合灌溉每畝追施硫酸鉀10千克、尿素10千克。根據塊莖膨大期長勢每畝可追施尿素5千克,現蕾期和開花初期噴施多元微肥200克/畝,開花盛期噴施磷鉀動力。追肥要先澆2小時清水,待土壤濕潤后開始追肥,一般每畝追肥15~20千克化肥不超過2小時,施肥結束后再澆1.5~2小時清水,可將管道內的有化肥的溶液帶入土壤,使施入肥料輸送到根系的發(fā)達部位,提高化肥的利用率。4 適時收獲 當大田70%的植株莖葉枯黃后,應及時收獲。收獲前要先把毛管等回收并妥善保存。5 注意事項 馬鈴薯膜下滴灌栽培技術在推廣應用過程中,主要注意的是設備的管理和維護。由于滴頭的流道斷面中,出水孔小,很容易被水中的有機、無機雜質堵塞,這種堵塞叫物理堵塞;如果水中的陽離子,如鈣、鎂等含量高,容易在流道中結晶,堵塞滴頭,這種堵塞叫化學堵塞;此外,滴頭流道中有機會滋生綠苔,堵塞滴頭,這種堵塞叫生物堵塞。采用過濾器可防止物理堵塞;采用酸洗的辦法可預防化學堵塞;采用注氯氣的辦法可預防生物堵塞。另外,壁厚、材質、抗堵塞能力、水質、過濾系統(tǒng)、蟲害、鼠害、土壤中石頭含量及尖銳程度,鋪設、回收方式及日常管理維護水平等都會影響滴管的使用壽命,在生產中要注意管理和維護,并及時回收和存放毛管。適宜區(qū)域:適宜于我國北方甘肅、陜西、寧夏、青海、山西以及內蒙古中西部和河北北部等干旱少雨地區(qū)推廣,適用所有適宜地膜覆蓋,有水源條件的地區(qū)推廣應用,特別適宜于寬行種植。馬鈴薯膜下滴灌技術的好處: 1、節(jié)水。地膜覆蓋大大減少了地表蒸發(fā),滴灌系統(tǒng)又是管道輸水,局部灌溉,無深層滲漏,和畦灌比節(jié)水50%以上。據調查,馬鈴薯整個生育期滴4次水,平均每畝用電量84.1度,折合46.26元,而畦灌4次,平均每畝用電量98度,金額53.9元,相比每畝用電減少13.9度,減少開支7.64元。畦灌是全面灌溉,很多地方為了解決地表墑情差出苗不足的問題實施播前灌溉,增加了成本和用水量,如果下層土壤是沙土,會出現深層滲漏現象。滴灌與噴灌相比,噴灌是全面灌溉,地表蒸發(fā)量大,也能節(jié)水30%左右。2、省工提高勞動生產率。過去農戶一到澆地時,不分晝夜等水,澆一次水需3~4天,而膜下滴灌不用人去,電工一人就能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3、擴大了種植規(guī)模,提高了規(guī)模效益,提高了作物供水保證率。膜下滴灌可擴大面積一倍以上,基本能夠保證作物的需求。4、防止病害的發(fā)生,能抑制土壤鹽堿化。膜下滴灌可以經常使土壤中保持濕潤,供馬鈴薯生長需要,由于有地膜覆蓋,地上植株空間濕度不大,這就控制了后期因溫度高濕度大馬鈴薯晚疫病的發(fā)生。據2009年調查,雖然滴灌項目由于施工晚,播期推遲,但沒有發(fā)生晚疫病。而噴灌及畦灌均為全面灌溉,馬鈴薯株間蒸發(fā)量大,土壤板結,會使地下鹽分上行,造成耕作層鹽分增加。5、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采用膜下滴灌技術,可溶性化肥隨水直接施入馬鈴薯根系范圍,據資料介紹:使氮肥利用率從30%~40%提高到47%~54%,磷肥利用率從12%~20%提高到18.73%~26.33%,在目標產量下,肥料投放減少30%以上。6、提高土地利用率。由于膜下滴灌系統(tǒng)采用管道輸水,田間不修農、中心渠、毛渠,土地利用率可提高5%~7%。7、減少機耕作業(yè),降低機耕成本。由于滴灌改變了傳統(tǒng)畦灌所需的田間渠網系統(tǒng),且壟間無水,雜草少,因此可減少中耕、打毛渠、開溝、機械施肥等作業(yè),節(jié)省機械和人力費20%左右。8、提高產量和品質。在馬鈴薯作物上試驗表明,采用膜下滴灌技術,土壤疏松,并為馬鈴薯生長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水、肥、氣、熱環(huán)境條件,商品薯率提高,可使馬鈴薯增產50%以上。編輯:夏志文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高寒區(qū)作物研究所研究員?杜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