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馬鈴薯晚疫病防治措施

實用技術助你成才
原創(chuàng)
通過互動交流和服務援助,滿足廣大農民實用技術需求。
收藏

選用抗病品種 抗病品種是防治晚疫病最經(jīng)濟、最有效、最環(huán)保的方法。當前生產上使用的品種絕大多數(shù)是遺傳基礎較窄的垂直抗性品種,種植時間長了抗性會很快喪失。應選用具有多基因的抗病品種或水平抗病性品種。目前,山西推廣的抗晚疫病品種有晉薯7號、11號、14號、15號,同薯23號,系薯1號等。加工品質好的品種或早熟品種多不抗晚疫病,如大西洋、夏波蒂、費烏瑞它等品種。種植無病種薯? 目前,在大多數(shù)種植區(qū),晚疫病的主要侵染源仍是帶病種薯。因此,加強種薯管理是防治大田馬鈴薯晚疫病的第一步。建立脫毒種薯無病留種基地,有組織地進行種薯調運,能有效地防止病原菌中A2交配型和不同生理小種在不同地區(qū)間的擴散蔓延。在種薯入窖、冬貯、出窖、曬種催芽和切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嚴格剔除病、爛、傷、雜薯塊。提倡用30~50g幼齡健壯小整薯播種;嚴格進行切刀消毒,并用內吸性殺菌劑拌種,這樣可以減少初侵染來源。加強田間管理? 采用3年輪作制度。選擇沙壤土種植,防止積水,并適期播種??茖W施肥,要施足有機肥,增施鉀肥,增強植株的抗病性。水澆地采取垅作栽培,旱地平播要在苗期至開花前加厚培土成壟,減少塊莖感病機會。采用寬窄行種植,合理密植,降低田間濕度?,F(xiàn)蕾至開花期,一旦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立即拔除,用塑料袋帶出田間深埋處理,并立即在發(fā)病中心50米范圍內第一時間噴施內吸性殺菌劑,控制病害擴散。在流行年份,為了減少收獲期晚疫病菌侵染塊莖,可以在收獲前10~15天割除地上莖葉,運出田塊,或噴施3%的硫酸銅液;或在采收前14天噴施20%立收谷水劑;或畝用120 -150g可殺得與殺秧劑一起使用或在殺秧后噴施。化學防治? 目前,防治晚疫病仍主要依靠施用化學農藥。一是藥劑拌種??蛇x用防治晚疫病和真菌病害的藥劑進行拌種,用殺真菌藥劑150g、殺晚疫病菌藥劑150g和2.5kg滑石粉拌種薯150kg。二是藥劑預防。在馬鈴薯封壟前一周左右或雨季來臨前,第1次噴施保護性殺菌劑進行預防,用藥間隔期一般為7~10天,在作物快速生長時縮短間隔期至5~7天,畝用藥量為60~75g,共噴5~7次。藥劑可用代森猛鋅、猛殺生、易保、可殺得、大生、科佳、福帥得、三乙磷酸鋁、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等。三是出現(xiàn)中心病株時,及時大面積噴施內吸性與保護性的復配型殺菌制劑或內吸性治療藥劑。當晚疫病大發(fā)生時,連續(xù)使用內吸性殺菌劑,抑制病情的擴展速度。常用的藥劑有72%克露可濕性粉劑、52.5%抑快凈可濕性粉劑、銀法利、安瑪、金雷、25%甲霜靈、50%安克可濕性粉劑、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60%滅克可濕性粉劑、80%大生可濕性粉劑、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瑞凡、異果定、克普定等,以上藥劑要交替進行噴施,可避免抗藥性產生,提高防治效果。每隔7~10天噴一次,發(fā)病嚴重時或多雨季節(jié)用藥間隔期應縮短為5~7天,視病情發(fā)生情況連續(xù)使用3~7次。噴藥時要注意選擇無風的晴天、無露水時進行,做到及時,使用足夠藥液量均勻地覆蓋葉片正反面及全株。堅持防重于治,多種藥劑交替使用,以達到控制蔓延的效果。 編輯:卜曉冬審核專家:山西省農科院推廣處研究員 馬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