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息肉又稱簡單息肉,或稱潴留性息肉,多發(fā)生于2~10歲,發(fā)病率較高,約占小兒息肉中的80%,為良性含腺體的肉芽腫,多能自愈,尚未見有惡性變的病例,男孩多見。其發(fā)生原因可能在過敏的基礎上,由于硬便的損傷,慢性炎癥引起,開始腸黏膜呈慢性炎變而有局限性肉芽增生,漸漸增大形成1cm左右直徑的息肉,多呈球形,表面光滑或呈結節(jié)狀紅色,隨腸蠕動的牽拉息肉根部逐漸形成黏膜蒂,最后隨腫物的增大而蒂變細,直至血運供應不足或蒂扭轉,息肉糜爛,壞死,脫落而自愈。
病因其發(fā)生原因可能在過敏的基礎上,由于硬便的損傷,慢性炎癥引起,開始腸黏膜呈慢性炎變而有局限性肉芽增生,漸漸增大形成1cm左右直徑的息肉,多呈球形,表面光滑或呈結節(jié)狀紅色,隨腸蠕動的牽拉息肉根部逐漸形成黏膜蒂,最后隨腫物的增大而蒂變細,直至血運供應不足或蒂扭轉,息肉糜爛,壞死,脫落而自愈。
臨床表現(xiàn)幼年息肉的主要癥狀為無痛性慢性便血,一般多在糞便的表面有一條狀血跡,呈鮮紅色,不與糞便相混,量較少,少數(shù)病例便后自肛門滴數(shù)滴鮮血,由于息肉脫落引起大量出血者罕見,當息肉表面有繼發(fā)感染時,除便血以外尚有少量黏液,有時在糞便的血跡處,可見一條狀壓痕,為息肉壓迫糞便所致,病兒排便時一般無何痛苦,無里急后重癥狀,低位或有長蒂的息肉,排便時可將其推出肛門外,于肛門處可見一紅色肉球,該病由于出血量不多,小兒很少有明顯的貧血。
檢查一般常規(guī)檢查正常,少數(shù)血常規(guī)檢查可有血紅蛋白減少,大便常規(guī)檢查可有潛血陽性,直腸指檢時,一次指檢陰性并不能排除息肉的診斷,可于排便或灌腸后復查,比較高位的息肉可用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檢查,或用X線鋇灌腸及排鋇后注氣造影雙重對比的方法檢查。
診斷幼年息肉主要依靠無痛性大便少量帶血的病史,多于直腸后壁觸及直徑0.5~2cm有蒂或無蒂的腫物,加之輔助檢查可以確認。
鑒別診斷1.家族性結腸多發(fā)性息肉病
可有家族遺傳性病史,在結腸及直腸內(nèi)布滿息肉,大小不等,由于長期慢性失血,都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直腸指診可以摸到直腸全部都有息肉,診斷即可明確。
2.肛裂
多有便秘史,排便時肛門有痛感,糞便表面有血跡,色鮮紅,不與糞便相混雜,有時便后自肛門滴血,量不多,用手指按壓肛門兩側,使肛門外翻,在肛門正中線前后方可見有肛裂存在。
3.潰瘍性結腸炎
一般發(fā)生在較大兒童,排便次數(shù)增多,便稀薄,除有血液外尚有大量黏液和膿,并有里急后重感,直腸指診偶爾也摸到多數(shù)息肉樣腫物,乙狀結腸鏡檢在直腸乙狀結腸壁可見到散在的潰瘍面。
并發(fā)癥部分患兒可并發(fā)貧血,偶可至大量便血,直腸脫垂,有蒂大息肉偶爾并發(fā)腸套疊,亦有可引起腹瀉者。
治療低位息肉直腸指檢能觸及者一般均在門診手法摘除。即用手指在直腸內(nèi)壓迫息肉蒂部,使其在蒂和息肉相接部離斷,一般出血不多。如息肉大而蒂長者可以手指將息肉鉤出肛門外,用絲線結扎蒂部,然后將息肉送還直腸內(nèi),俟其自行脫落。息肉摘除后休息1小時,如排便或直腸指檢無再出血則可令患兒返家。高位息肉可在乙狀結腸鏡檢或纖維結腸鏡檢下,摘除息肉,以上方法不能摘除時,需考慮開腹切腸摘除息肉,但很少有此需要。
預后本病對小兒健康影響不大。個別病兒因息肉脫落,可引起大量便血100~200ml,出血均可自停。罕見發(fā)生休克而需緊急輸血治療者。多數(shù)病兒于10歲內(nèi)息肉脫落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