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中藥名。即犀牛角,唐代《藥性本草》認為犀角具有“鎮(zhèn)心神,解大熱,散風毒”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熱如火,煩悶,毒入心中,狂言亂語”等癥。犀角之所以具有這些功效,全靠犀角本身所具有寒涼的特性。由于犀牛是國家保護動物,犀角已被禁止作為藥物來使用,現(xiàn)在多用水牛角來代替。
入藥部位犀科動物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犀等的角。
性味酸、咸,寒。
歸經(jīng)入心、肝經(jīng)。
功效清熱,涼血,解毒。
主治主治溫病高熱,神昏譫語,驚厥抽搐,血熱吐衄。
用法用量6~15g,銼碎先煎;亦可銼末沖服。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不宜用。
①《雷公炮炙論》:“婦人有妊勿服,能消治氣?!?/p>
②《本草經(jīng)集注》:“松脂為之使。惡菌、雷丸?!?/p>
③《本草綱目》:“升麻為之使。惡烏頭、烏喙?!?
④《本草經(jīng)疏》:“痘瘡氣虛無大熱者不宜用;傷寒陰證發(fā)躁,不宜誤用?!?/p>
炮制方法犀角片:取犀角劈咸瓣,置溫水中浸泡,撈出,鎊片,曬干。犀角粉:取犀角銼粉,研成極細粉末。
①《雷公炮炙論》:凡修治一切角,大忌鹽也。
②《本草衍義》:犀角尖,以磨服為佳,若在湯散,則屑之。
生理特性①印度犀,又名:獨角犀(《綱目》)。體格粗壯龐大,體重僅次于大象、河馬,身長約3.2~3.5米,肩高達1.8米。頭大,頸短,耳長,眼小,鼻孔大。皮膚堅厚,除耳與尾外,完全無毛。在肩胛、頸下及四肢關節(jié)處有寬大的褶縫,呈楯狀,皮膚表面有很多疣狀凸起,皮呈黑灰色,略帶紫色。雌雄獸鼻端都有一角,黑色,圓錐狀,粗而不長,普通長約30~40厘米。四肢粗壯,均3趾。生活于亞熱帶的潮濕、茂密的叢莽草原。獨棲或兩只同棲,夜行性,嗅覺、聽覺強,視覺弱。以鮮枝、嫩芽、竹、芒果等為食。
②爪哇犀,又名:小獨角犀。形與印度犀相似而較小。皮膚也有厚褶,但背部的3條褶上下完全連接。本種僅雄獸有角,生于鼻端,角較小,長僅25厘米左右。生活于熱帶密林中喜游水,怕日曬。常獨棲或雌雄同棲,以鮮枝、嫩芽、葉、竹類、芒果及無花果等為食。
③蘇門犀,又名:雙角犀。體形最小,身長約2.4~2.5米。身上多毛,呈褐色或黑色,皮粗而厚。雌雄獸鼻上皆有雙角,前角長,后角短,縱列而生。上唇不突出。生活習性與上種相同。
產(chǎn)地①印度犀,分布尼泊爾及印度北部。
②爪哇犀,分布爪哇。
③蘇門犀,分布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婆羅洲等地。
相關論述①《本草綱目》:“犀角,足陽明藥也。胃為水谷之海,飲食藥物必先受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諸毒。五臟六腑皆稟氣于胃,風邪熱毒,必先干之,故犀角能療諸血及驚狂斑痘之證?!?
②《本草經(jīng)疏》:“犀角,今人用治吐血、衄血、下血,傷寒蓄血發(fā)狂譫語,發(fā)黃、發(fā)斑,瘡疽稠密熱極黑陷等證,皆取其入胃入心、散邪清熱、涼血解毒之功耳?!?/p>
③《本草正》:“犀角,性升而善散,故治傷寒熱毒閉表,煩熱昏悶而汗不得解者。磨尖攙入藥中,取汗速如響應。仲景云: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者,正以此兩物俱入陽明,功皆升散,今人莫得其解。每致疑詞,是但知犀角之解心熱,而不知犀角之能升散,尤峻速于升麻也。倘中氣虛弱,脈細無神,及痘瘡血虛,真陰不足等證;凡畏汗,畏寒,畏散者,乃所當忌?;虮夭坏靡?,宜兼補劑用之?!?/p>
④《本經(jīng)逢原》:“犀角,治吐血、衄血、大小便血,犀角地黃湯為專藥。若患久氣虛,又為切禁,以其能耗散血氣也。痘瘡之血熱毒盛者,尤為必需;然在六、七日灌漿之時,又為切禁,以其能化膿為水也;而結痂后余毒癰腫,則又不忌;惟氣虛毒盛之痘,切不可犯?!?/p>
23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張延萍 - 副教授,博士生 - 河南科技大學制藥學院制藥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