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認識
道德評價與道德概念、道德觀念、道德信念同屬于道德認識的組成部分,道德認識是指人們對社會道德現象、道德準則或規(guī)范及其履行意義的認識,它是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其中,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確立和道德評價能力的發(fā)展,是衡量青少年道德認識水平的主要標志。1
道德評價的其它解釋(1)是對道德行為作出價值判斷的過程,也稱道德判斷。常依某些道德準則為指標,通過推理、比較和鑒定,作出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的判斷或評價的過程。正確進行道德評價,有助于提高道德品質修養(yǎng),增強道德信念,促進道德行為。道德評價的正確性來源于道德實踐經驗和道德信念,受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制約。道德評價的深度受年齡階段,道德信念和社會歷史的限制。2
(2)指生活于現實的各種社會關系中的人們,直接依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準則,通過社會輿論或個人心理活動等形式,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進行善惡判斷,表明褒貶態(tài)度。它是形成社會道德風尚和個人道德品質的重要道德活動。3
(3)人們按照一定的道德標準對人的行為現象進行肯定或否定的判斷。道德評價是道德認識形成的必要環(huán)節(jié),由此可以提高人分析情況、確定合理行為的能力。道德評價具有巨大的社會影響,例如,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對一道德事件展開討論,可以吸引許多人、許多領域參加活動,提高人們的認識水平和辨別能力。2
(4)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標準對自己或別人的行為進行的善惡判斷和評價。這種評價常以善惡、正邪、榮辱等道德概念來體現,通過社會輿論、傳統(tǒng)習慣、內心信念等方式來進行, 貫穿于道德實踐中。評價的標準是具體的、歷史的。在階級社會中,帶著階級傾向性。評價的依據應當是在實踐基礎上動機和效果的辯證統(tǒng)一。凡是存在道德關系的地方就存在道德評價, 它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精神力量, 是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發(fā)揮作用的中介,也是個體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4
道德評價的類型道德評價的類型可分為自我評價和對他評價兩類。
如“吾日三省吾身”屬于自我分析、自我批評的自我評價型。
如社會輿論、測試、驗收、評定,則屬于對他評價型。從小有意培養(yǎng)青少年的道德評價能力,是幫助兒童鞏固道德認識和道德信念的重要手段,并有助于促進青少年把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動。2
道德評價的參照標準對中小學生進行道德評價,通常參照以下幾個方面:
①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祖國河山、歷史和文化,關心祖國前途和建設,有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②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關心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了解改革,開放的政策,樹立信念,競爭和時效觀念,有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的志向和決心。
③學習政治理論常識,達到政治課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習、了解國內外重大的時事政策。
④熱愛集體,參加集體活動,完成集體任務,個人服從集體,維護集體榮譽,團結友愛,樂于助人。
⑤遵紀守法,遵守中學生守則和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共秩序。
⑥文明禮貌,達到“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2
道德評價的作用具體來說,道德評價的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
①道德價值裁決作用。對道德行為現象進行褒貶;譴責不道德的思想行為,給具有該思想和行為的人施以壓力,使引起自疚、不安、悔改;同時宣傳好的思想和行為,為人們樹立模仿學習的榜樣,進一步激勵人們的道德和行為。
②教育作用。使人們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幫助一起分析原因、動機,找到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人們的認識水平。
③調節(jié)作用。通過輿論工具,扶揚正義和真善美,打擊壓制假惡丑,制約人們的行為和思想。道德評價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強。整個幼兒階段,道德評價水平很低,幼兒很少擁有自己的評價標準,往往根據成人的言論去評價自己和別人,評價多注意外部結果、少注意內部動機。小學以后才逐漸發(fā)展起來。5
兒童道德評價能力發(fā)展的趨勢兒童道德評價能力的發(fā)展呈現出三種趨勢。
①從結果到動機。低年級學生往往根據結果判斷行為好壞,高年級才以動機判斷行為。
②從別人到自己。低年級學生往往先能評價別人的行為,且往往根據表面現象進行;高年級兒童認識水平增強了,可以對自己的行為進行道德評價了。
③從片面到表面。年齡越小,兒童對行為的判斷越片面,或抓住次要的,以偏概全,或者絕對化;年齡大的兒童,可以從事物、行為的多方面分析,評價的客觀性、全面性增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