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特征
喬木或灌木,可高5-15米,胸徑可達30厘米;樹皮深灰色。老枝通常具斷環(huán)紋。葉片近革質(zhì),長圓形,倒卵狀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長5-10厘米,寬2-3.5厘米,頂端急尖或鈍,基部楔形,干時邊緣反卷,中脈在上面微隆起,側脈10-18對;葉柄長約1厘米。花小,直徑約3毫米,單性,異株,單生或成傘形狀聚傘花序,花梗長3-7毫米。雄花萼片等大,近圓形,長3-5毫米;花瓣橙黃色或淡黃色,倒卵狀長圓形,長7-9毫米;雄蕊多數(shù),合生成1束,花藥聚生成頭狀,無退化雌蕊。雌花的萼片、花瓣與雄花相似;退化雄蕊合生成4束,短于雌蕊;子房卵球形,8-10室,無花柱,柱頭盾形,隆起,輻射狀分裂,上面具乳頭狀瘤突。漿果卵球形或圓球形,長2-4厘米,直徑2-3.5厘米,基部萼片宿存,頂端承以隆起的柱頭。花期4-5月,果期10-12月。2
生長環(huán)境生于平地、丘陵、溝谷密林或疏林中,海拔200-400米。
嶺南山竹子(嶺南倒稔子、黃牙果、麥芽仔、粘牙仔、紅山竹梨) 樹皮淺灰棕色,內(nèi)皮棕紅色,里面淺黃色,枝的外皮棕紅色。單葉對生,葉柄長約1厘米,無毛;葉片倒卵狀長圓形,長5~10厘米,寬2~3.5厘米。雄花的雄蕊多數(shù),完全合生成1束(肉質(zhì)體),無退化雌蕊;雌花單生,無花梗,退化雄蕊合生成4束。漿果近球形,熟時青黃色,長約3厘米,線段有宿存柱頭,基部有宿萼。食后粘牙,染為黃色,故又稱“黃牙果”3
分布范圍產(chǎn)于廣東、廣西。越南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香港。
各地極為稀少,極為珍貴.因一年四季常綠,病蟲害較少,亦是一種果樹,是市場需求的好品種,廣東省羅浮山果木世界有少量培育種植.2
主要價值食用價值果可食;4
使用價值種子含油量60.7% ,種仁含油量70% ,可作工業(yè)用油;木材可制家俱和工藝品;樹皮含單寧3-8% ,供提制栲膠。4
栽培技術生態(tài)特性產(chǎn)于嶺南的以南的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分布于海拔200—800 m 的低山丘陵臺地;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喜光,幼齡稍耐陰,喜暖熱濕潤氣候,對土壤肥力要求不苛刻,喜微酸性至酸性土壤。5
種子處理選擇15年以上的優(yōu)良健壯母樹采種。果實成熟時由青綠色變黃綠色,當果實即將成熟時,應掌握時機上樹采摘或用采種鉤刀割落后在地面收集。采種后將果實堆漚2~3 d,待果肉腐爛后,用水搓洗去掉果肉,即得純凈種子。稍陰干后即播或混濕潤沙層積貯藏,但貯藏時間不要超過6個月,以免降低發(fā)芽率。種子千粒重1500g ,發(fā)芽率85%。5
播種繁殖種子有休眠現(xiàn)象,育苗時先在沙床催芽5~6個月再播種。點播或條播,播種量500~650 kg/hm2,覆土1.5~2.0 cm 。亦可待種子發(fā)芽后,將芽苗移入容器內(nèi)培育。幼苗在庇蔭下生長較快,應搭遮蔭棚。苗高30~40cm,即可出圃造林。亦可移床繼續(xù)培育,2年成苗高達1.5m,帶土團出圃定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