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鎮(zhèn)館之寶欄目,小編帶大家認識了甘肅地質博物館的巨齒蘭州龍——長著巨大牙齒的恐龍。今天呢,我們去認識一位長著長脖子的恐龍,它就是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合川馬門溪龍。
大家好!我是合川馬門溪龍,我的學名是Mamenchisaurus hochuanensis。我的名字是由我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楊鐘健教授起的。1957年的時候,四川石油勘探隊在重慶市合川區(qū)發(fā)現了我,并把我挖掘了出來。
合川馬門溪龍復原圖
合川馬門溪龍化石
我屬于蜥腳類恐龍,用四足行走。我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脖子特別長。我的身長22.3米,高3.5米,而我的脖子就有9.8米,有19節(jié)頸椎,脖子長度是長頸鹿的3倍,快到身長的一半了。
我生活在距今1.5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喜歡和小伙伴們成群結隊在植物茂盛的湖泊、沼澤地區(qū)活動。我的體重可達40—50噸,每天要吃大量的植物,因為我吃素,并且性格溫順,大家稱我是恐龍界“溫柔的吃貨”。
1957年合川馬門溪龍的發(fā)掘現場
我有很多兄弟姐妹,比如廣元馬門溪龍、中加馬門溪龍、建設馬門溪龍等等,大家可不要認錯哦!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話,來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打個卡吧!
資料提供: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
策劃:周艷
編輯:周向科
配音: 郭雯、饒志雄
藝術設計:樂圓
音頻制作: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