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苦瓜也叫金鈴子?不,應(yīng)該是錦荔枝

五次方物語
業(yè)余植物人,動植物科普作者。
收藏

關(guān)于“金鈴子”和苦瓜的爭議,想必很多朋友都有所耳聞。

圖一 “金鈴子”

“金鈴子”是何方妖孽?一個苦瓜的品種或品系,《江蘇植物志》給了一個變種的名分,稱“小苦瓜”。過去只有個別地區(qū)有少量栽培或干脆淪為野生,這幾年在諸多營銷號的運作下?lián)u身一變?yōu)椤熬W(wǎng)紅水果”。其可食用部分不多,即成熟后內(nèi)部的紅色假種皮,黏糊糊甜絲絲,并不特別好吃,呼為“水果”實屬僭越。

圖二 苦瓜

菜市場上的苦瓜,通常青綠色(也有乳白色),瘦長,只苦不甜,很多人難以接受它和金鈴子居然是同一個物種。有人就發(fā)了研究的質(zhì)問,金鈴子和苦瓜長得明顯不一樣,吃法更是不同,一個苦一個甜,焉能混為一談?這些話未免有些幼稚,就這么點兒差異,在詭譎多變的栽培植物中真不算個事兒。別的不用提,看看葫蘆科就行。

圖三 葫蘆

圖四 瓠子(蒲瓜)

以葫蘆科科長葫蘆/Lagenaria siceraria為例。人們印象中的葫蘆長得像啞鈴,“中間縊細,下部和上部膨大”,這算是經(jīng)典形象,個頭或大或小,可作為容器、擺件或者文玩。還有長圓柱形的瓠子/var. hispida和扁球形的瓠瓜/var. depresses,也都是葫蘆的變種。這邊菜市場上瓠瓜略少,長瓠子卻是???,也叫蒲瓜,你想過它也是葫蘆嗎?

見識了葫蘆的善變,有助于理解苦瓜和金鈴子的形態(tài)差異并不突出,至少表皮“多瘤皺”還是一致的。熟透的苦瓜都會變成橙黃色,內(nèi)部同樣具有可食的紅色假種皮,也許不如“金鈴子”更甜,但這算不上什么本質(zhì)差異,你挑個西瓜也不見得個個包甜。做菜的蒲瓜和盛酒的葫蘆都能是同一個物種,金鈴子屬于苦瓜家族更不是什么離譜的事兒。

圖五

《中國植物志》說的很清楚,苦瓜“果實紡錘形或圓柱形”。金鈴子屬于接近原始型的“小苦瓜”,紡錘形;菜用苦瓜是傳入中國后培育的“大苦瓜”,長圓柱形。后者瘤皺溫潤柔和,如謙謙君子;前者瘤皺尖銳,一看就像不服王化的蠻夷。不論君子抑或蠻夷,最終都會頂端“三瓣裂”,露出種子以開枝散葉,它們的種子是相同的:“長圓形......兩端各具3小齒,兩面有刻紋”。

圖六

我從未有過金鈴子和苦瓜的困惑,蓋因我從小即以涉獵極廣著稱于鄰里。小時候曾有一套《植物奇觀》,書中提到苦瓜又名“錦荔枝”和“癩葡萄”,鄰居恰好就種了癩葡萄,故對相關(guān)內(nèi)容印象頗深。前些年頭回看見“金鈴子”仨字時,我就立即想到此即“錦荔枝”之訛。能有啥新鮮的?還是那個倒霉的苦瓜臉,長得跟查爾斯王儲似的,它要不是苦瓜就見鬼了。

圖七 小苦瓜

苦瓜非我中土原產(chǎn),十四世紀從印度傳入我國,最早見于元代《南海志》。明王世懋《學(xué)圃雜疏》中有云,“吾地有名錦荔枝者,外作五色蜂窩之狀,子如鱉蟲,人甚惡之”,那會兒江浙等地還只是種著玩兒,“人甚惡之”,可見尚未成為蔬果。徐光啟《農(nóng)政全書》又有“苦瓜考”,“又名癩葡萄......結(jié)實如雞子大,尖紋皺狀似荔枝”,亦可知初期“小苦瓜”類型常見,“結(jié)實如雞子大”,有點寒酸。

圖八 苦瓜

大概在明朝中葉,長條型的苦瓜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清代張璐在《本經(jīng)逢原》中說,“錦荔枝有長短二種,生青熟赤......閩粵人以長者去子,但取青皮煮肉充蔬;短者性溫,其子苦甘,內(nèi)藏真火,故能壯陽益氣,然須熟赤,方有殊功”,這段文字有浮夸臆想之處,但能說明古人知道長苦瓜和小苦瓜皆為“錦荔枝”,只是吃法不同而已,后人又何必泥今不化呢?

圖九 疏柔毛羅勒

圖十 荊芥

有人說,指出金鈴子是苦瓜,屬于挑戰(zhàn)童年的底層認知,鮮有人會承認自己錯了。再比如河南用來拌面條的“荊芥”,實為羅勒/Ocimum basilicum,而真正的荊芥/Nepeta cataria卻是“貓薄荷”,但大家都不愿承認這一點?!爸R點”本身并沒什么重要,知道與否都不影響生活,倒是這種“固執(zhí)己見”的心理學(xué)現(xiàn)象有點意思。

“你聰明的,告訴我”,為什么會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