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原創(chuàng)科普文章:荷花四錦

寧夏科學傳播
原創(chuàng)
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
收藏

編輯:康 艷 審核:楊鵬斌

(楊建軍)本文的創(chuàng)作初衷源于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荷花》一課,目的是以科普的視角,創(chuàng)作適合三年級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文章包括四個小版塊,分別是植物王國的“千歲爺”、為什么荷葉不沾水、為什么藕斷絲連和為什么荷花有香味。作者以生動易懂的兒童語言,向學生深入淺出地講述了關于荷花的繁殖、荷葉表皮細胞的特點、荷花的水分和營養(yǎng)運輸方式以及荷花與授粉昆蟲的互利共生關系。

植物王國的“千歲爺”

古時候,人們稱王爺為千歲爺。你知道植物王國的千歲爺是誰嗎?

這還要從1952年的一次考古挖掘說起。那年,我國植物學家在遼寧普蘭店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很多保存完好的古蓮子。經儀器測算,這些古蓮子至少有1千年的歷史。

從外表看,古蓮子與埋藏幾年的蓮子并無多大區(qū)別。難道它們還活著?植物學家試著種了幾顆。令人欣喜的是,這些沉睡千年的蓮子竟然發(fā)芽,并且開花了。

是什么原因使這些“老爺爺”們千年不腐,保持活力呢?

原來,蓮子中含有大量的熱穩(wěn)定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和抗壞血酸等物質。這些物質,可以讓蓮子在不具備發(fā)芽條件的環(huán)境里,長時間保持休眠狀態(tài)。

種過植物的同學都知道,一般的種子春天播種,一兩個星期就能發(fā)芽。但蓮子卻是慢性子。有一年,我從湖北帶回一小包蓮子到北京。當年春天,我把蓮子扔進了學校的假山池里。一直到冬天,學校把水放干的時候,這些蓮子都沒有發(fā)芽。

條件不成熟,它們寧愿睡覺,也不發(fā)芽。嚴謹?shù)纳娣▌t,賦予了蓮子超凡的生命力。

為什么荷葉不沾水

細心觀察過荷葉的同學肯定知道,荷葉總是一塵不染。水珠在上面滾來滾去,卻很難固定。這是為什么呢?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借助顯微鏡??雌饋砥秸饣暮扇~,在顯微鏡下現(xiàn)出了原形。原來,在荷葉的正面,長著密密麻麻的小鼓包,小鼓包上還有細絲。這些鼓包和細絲比灰塵的顆粒要小得多。

鼓包增加了荷葉的表面積,可以獲得更多陽光,為植株制造更多養(yǎng)分。同時,鼓包還起到了防止灰塵沉積的作用。舉個例子,我們把手想象成荷葉,把灰塵顆粒想象成一本語文書。你可以用五根手指托住一本語文書,但手一搖動,書就可能會掉下來。

荷葉在葉柄的支撐下,借助水面的風力,經常搖動。這個動作,就可以起到除塵的效果。

至于水珠,當然比灰塵顆粒大得多。它們被荷葉表面的鼓包和細絲托著,也很難固定在一個地方。當水珠在荷葉上滾動的時候,會順便帶走落在荷葉上的灰塵,就像給荷葉洗澡一樣。

科學家受到荷葉的啟發(fā),采用納米技術,發(fā)明了不沾灰塵的衣服。這種衣服,柔軟舒適,不易滋生細菌。覺得臟了,抖一抖,或者用清水漂洗一下就干凈了。

為什么藕斷絲連

妾心藕中絲,雖斷猶牽連。這是唐代詩人孟郊在《去婦》中的詩句,后來就有了“藕斷絲連”的成語。

在生活中,我們用筷子從一大塊蓮藕上夾下一小塊,確實會看到兩塊蓮藕中間連著細細的絲線。這個時候,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藕斷絲連”呢?

我們都知道,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每棵植物都有專門負責輸送水分的管道——導管。植物的導管有各種形狀,蓮藕的導管是螺旋狀,就像一根根彈性十足的彈簧。

用筷子夾斷蓮藕,里面的導管卻沒有斷。我們用肉眼看不清導管的細節(jié),只能看到一根根細絲。所以,就有了藕斷絲連的現(xiàn)象。

其實,這種彈簧狀導管不僅在蓮藕里有,在蓮蓬和荷葉的葉柄里也有,只不過因為輸送水的任務少,長得更細一些。

為什么荷花有香味

荷花真是神奇的植物,根莖長在黑乎乎、臭烘烘的淤泥里,卻能開出美麗的花朵。更難得的是,花朵還有淡淡的清香。

荷花為什么有香味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植物為什么開花?

植物開花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授粉昆蟲,幫助傳播花粉。為了達到目的,植物進化出了兩樣本事。

第一,花瓣選擇昆蟲喜歡的顏色。舉個例子,因為蜜蜂最喜歡黃色和白色,很多植物的花瓣就都進化成這兩種顏色。

第二,花朵有香味。很多昆蟲的視力并不很好,比如蜜蜂,它們尋找蜜源,更主要的是依靠嗅覺。這個時候,有香味的花朵當然就更有優(yōu)勢了。

荷花可以散發(fā)出近80種不同的香味,這些氣味可以給不同的授粉昆蟲提供精準的位置導航,吸引幾公里以外的訪客前來授粉。

獨特的香味,會使昆蟲形成深刻的記憶。這種記憶,代代相傳,使昆蟲和植物互利共生。

評論
大偉????♂?
太師級
荷花可以散發(fā)出近80種不同的香味,這些獨特的香味,會使昆蟲形成深刻的記憶。這種記憶,代代相傳,使昆蟲和植物互利共生。
2022-10-17
科普1968
太傅級
閱讀
20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