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急救技術,該技術可及時救治心臟驟?;颊?,近年來心臟驟停發(fā)病率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導致我國每年心臟性猝死的患者數量顯著增長,威脅人們生命健康。據相關研究發(fā)現,當人體的心臟一旦出現驟停,在4分鐘內開展心肺復蘇,患者存活率可達到50%,一旦錯過最佳搶救時間,將導致患者生存率降低,甚至對人體的腦細胞就產生不可逆損傷,那么究竟應該怎么做呢?
一、心肺復蘇是什么?
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指當人體出現呼吸及心跳停止時,合理應用的人工呼吸及心外按壓的一種急救技術與方式,對于患者生命健康具有積極意義。心搏驟停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且在未能及時預計的情況下突然出現的心臟突然停止搏動,造成自身的心泵功能與有效循環(huán)突然中止情況,造成全身組織細胞嚴重的缺血與缺氧,伴有明顯的代謝障礙,如果此時未能對患者進行及時搶救可能導致患者失去生命,因此對患者及時開展心肺復蘇尤為重要,可能挽救患者生命,一旦出現心搏驟停,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搶救復蘇,患者的腦部及其他重要器官可能出現不可逆的損傷,必須對患者進行及時搶救,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時間,因而人們只有充分的了解心肺復蘇知識并且掌握心肺復蘇的技巧,才可以及時為他人提供心肺復蘇。
二、心肺復蘇的對象
心肺復蘇的對象主要是意外情況或其他情況下心跳與呼吸停止的人群,其中不包括絕癥終期以及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例如患者在車禍、雷擊、溺水、毒氣、觸電、食物中毒、摔傷等情況下,患者只要出現呼吸、心跳停止情況,就需要在第一時間對患者開展搶救,尤其是在最初的4分鐘之內,屬于搶救最佳時間,超過4分鐘后即使患者搶救成功也可能對患者的腦部或其他器官產生不可逆的損傷,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患者在心搏驟停的4分鐘內可表現為心室顫動,而4分鐘之后則多為心室靜止。
三、心肺復蘇的目的
通過研究發(fā)現,心肺復蘇的目的并不是患者蘇醒,換句話說,患者在現場急救蘇醒并不是唯一的成敗目標,而是在于促使患者的腦細胞因有氧持續(xù)供應而不致壞死,進而降低病癥對患者產生的損傷。
四、心肺復蘇的急救步驟
在心肺復蘇前,應對患者進行分析,首先對周圍的環(huán)境進行分析,明確環(huán)境是否安全,判斷患者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如果沒有意識,可以輕輕搖晃患者的肩膀并大聲問“你還好嗎?”,如果患者沒有反應且沒有呼吸或呼吸較輕,只是單純的喘息,應及時撥打急救電話,獲得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如果有需要及時應用,沒有需要立即進行心肺復蘇),開展心肺復蘇。
對患者進行胸外按壓,胸外按壓是影響心搏驟停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在傳統的施救過程中,許多患者因為不能達到用力按或者快速按而影響施救效果。高質量的胸外按壓可以確保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在開展過程中,應保證其速度在100-120次/min最佳,其深度通常在5-6公分,其主要的原因在于當此時小于100次時難以保證將血液泵入人體的大腦以及其他器官中,如果其大于120次則不能夠給予心臟足夠的時間進行充盈,該情況下就會減少心輸出量,同樣類似的如果其深度小于5公分,可能導致急救過程中擠壓心臟可能不會產生充足的血液流動,如果大于6公分,可能會對患者增加損傷風險,因此在進行急救過程中,應保證胸外按壓先于人工呼吸,以保證患者搶救效果。
將患者置于平整堅硬的平面或地面,對患者頸部及胸部的衣服進行解開或移除,避免衣物對呼吸產生影響,觸及胸骨末端。將一只手的手掌根置于胸骨下半部,其位置為胸部中心,在傳統上經常聽說放在兩乳頭的連線中點位置,但該位置雖然看起來很好,卻存在明顯的爭議性,尤其是對于女性來說,而且相關的指南也并建議放在該位置,因此在患者的胸骨下半部或胸部中心則是最準確的描述。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該過程中避免將手掌根放在胸骨的末端位置,也就是通常說的劍突位置,其原因在于該位置胸外按壓可能對肝臟產生損傷,甚至造成內出血。將手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緊扣,以垂直向下的頻率100-120次/min進行胸外按壓,控制深度在5-6公分,在每次的按壓過程中需要保證其胸廓完全回彈,在該過程中保持與皮膚接觸,不要彈起或依靠在患者胸部,由于該方式較為累人,如果現場有其他人在,可以換人進行操作,注意觀察患者的按壓量,做出鼓勵動作,通過及時換人還可以保證其按壓水平,以保證患者的急救效果。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操作人員多數為非專業(yè)醫(yī)護人員,且現場的急救條件也不能準確的評估按壓深度,因而通常不能過于強調按壓太深對患者造成潛在的危害,因此建議以快速按、用力按為最佳。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患者心肺復蘇期間,需要對患者進行人工呼吸,該方式有助于對患者肺內提供氧氣,該方式可以促使患者在胸外按壓過程中血液流動促使氧氣逐漸分布至腦部或其他重要器官,提高急救效果。正確的方式是對患者進行面罩人工呼吸,但通常情況下不具備該條件,進行口對口呼吸也是可行的。該過程中,正確的操作為使患者胸廓抬起,首先打開患者氣道,一手放在患者前額位置,另一只手放在患者的下巴位置的骨性部位,實際上是下頜骨的拐角,將患者的頭向后進行傾斜并及時抬起下巴,保持患者氣道處于開放狀態(tài),捏住患者鼻孔,保證鼻孔處于關閉狀態(tài),深呼吸后將嘴巴包住嘴巴,平和的吹氣,只要吹氣一秒鐘,在吹氣過程中觀察患者的胸廓有無抬起情況,再次重復該操作,觀察患者胸廓是否存在抬起情況,保證其頭部恢復正常,開放患者氣道,進行人工呼吸,在該過程中應保證胸外按壓的中斷時間不會超過10秒鐘,如果胸廓10秒內不能抬起繼續(xù)進行胸外按壓,繼續(xù)進行心肺復蘇。
圖片來源于網絡
結論:綜上所述,心肺復蘇是一種常見的急救方式,對于患者具有積極的搶救意義,可以提高患者急救成功率,因此應了解該方法的操作技巧,掌握操作方法,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急救,盡可能開展第一時間搶救,以促使患者及早恢復健康,保證自身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