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這是一只蜘蛛
對稱曲腹蛛,又名大鳥糞蛛,為園蛛科曲腹蛛屬的動物。分布于東亞,東南亞,在中國多見于貴州、云南、廣西、河南、浙江、湖南、福建、臺灣等地,它們生活在山林樹叢、溪邊、河邊、茶園等灌木草叢中。
這是魚的眼睛
博氏孔鲬,身長可達50厘米。分布于西太平洋地區(qū),屬底棲性魚類,棲息深度1-8米生活在沙石底質(zhì)海域,屬肉食性。
這是蝶的幼蟲
木蘭青鳳蝶,也稱青斑鳳蝶、多斑青鳳蝶、帝鳳蝶。分布于中國的華東、華南、華西以及臺灣、中南半島、東南亞部分地區(qū)。
幼蟲以木蘭科植物,如白玉蘭、含笑花、烏心石等為食,一年多世代,以蛹態(tài)越冬。
眼睛會“發(fā)光”的魚
燈頰鯛,又名燈眼魚、奇眼鯛,長度大約28厘米,魚體黑色,兩背鰭,背鰭及臀鰭有強棘,鱗片粗厚,眼下有半月形的大型有橫斑紋之發(fā)光器,白天此斑紋為白色,夜間發(fā)光。為巖礁區(qū)魚類,隨著成長棲息深度越深,以浮游生物為食物。
**頭上有犄角,身后有尾巴,
誰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
琴頭蜥,廣泛分布于斯里蘭卡中部山區(qū),生活在茂密潮濕的森林中,樹棲性,常常攀爬至樹冠層。琴頭蜥為日行性,食物主要無脊椎動物,如白蟻、蝴蝶和蛾,偶爾也吃植物的幼芽。當(dāng)受到威脅時,它們典型的姿態(tài)是張開大嘴,露出鮮紅的口腔。如果敵人過于強大,它們會采取裝死的方式來避禍。
長著腿腳的樹皮?
渡邊氏東方蠟蟬,舊稱長吻白蠟蟲、渡邊氏長吻白蠟蟲或渡邊氏長吻白蠟蟬,又稱提燈蟲或燈籠蟲。多生活在中國南部海拔范圍為1000米以下的山區(qū)。
幼蟲外型與成蟲差異極大。剛孵化的若蟲身體顏色非常淺,過一陣子后,若蟲的體色會漸漸轉(zhuǎn)為黃褐色,且長出(頭部)突出物;較老熟的若蟲體色呈深褐色或灰褐色,體色與外型都與樹干相似。
這是蝙蝠嗎?
這是菲律賓鼯猴,或稱鼯猴,是皮翼目鼯猴科菲律賓鼯猴屬下的唯一一種,生活在菲律賓的茂密森林中。菲律賓鼯猴體長33-38厘米,尾長17-27厘米。
樹棲性,能夠在樹間爬行和滑翔,幾乎不在地面活動。它們是夜間活動覓食的,以嫩葉為主食,偶爾吃水果、花、種子和昆蟲。
表情驚嘆的山楂糕
勃氏鰻海龍,長度大約5.5厘米,分布于東印度洋區(qū),從蘇門答臘至澳洲西部及中西太平洋區(qū)的帕勞海域,棲息深度1-10米,生活在珊瑚礁區(qū)。它們的繁殖方式與海馬有些相似,雄性把卵放進育兒袋中直到孵化出來。
一張人臉變成的魚
白令海圓腹魚,分布于北太平洋。為溫帶海洋魚類,棲息深度0-1700米,生活在底層水域。身長可達41厘米,背部灰褐色具深色斑點,腹部灰色,胸鰭寬并演化成吸盤,皮膚光滑無鱗片或小瘤。
像貓、像猴、像熊、像樹懶?
蘇島袋貓,又稱蘇拉維西島袋貓、熊袋鼦,是蘇拉威西島及其鄰近島嶼特有的一種有袋動物。只生活在島上地勢高至600米的熱帶雨林。晝行性,以樹葉為主食。
一只彩色的刺猬?
紅冠樹鼠,是棘鼠科紅冠樹鼠屬內(nèi)的唯一種,僅分布于哥倫比亞圣瑪爾塔內(nèi)華達山脈的林地中。紅冠樹鼠全長50-120厘米,背部呈棕紅色,尾部呈黑白兩色。它的耳朵很小,在眼睛和耳朵之間,有一束黑色的長毛。
一條很生氣很生氣的魚
這是白斑笛鯛,又稱雙斑笛鯛,長度可達90厘米。本魚成魚背側(cè)為紫褐色,腹側(cè)較淡,體側(cè)鱗具小白點身上無明顯斑紋。幼魚體呈紅褐色,越往腹側(cè)越淡。
天線寶寶的坐騎
櫛蠶,又稱天鵝絨蟲、黏液蟲,是有爪動物門的一屬,陸生,外形像毛毛蟲,足多且成對,頭部有須,體表有環(huán)但不分節(jié)。櫛蠶是夜行性的獵食動物,它會從頭部兩側(cè)的觸須噴出白色液體裹住獵物-通常是其他小昆蟲。
……
還有很多很多,有沒有被大自然的“設(shè)計靈感”驚艷到,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中國陸棲野生動物救援網(wǎng)絡(luò)
編輯:Pie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