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一個800年前的海底盲盒

星球研究所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于探索極致世界
收藏

圖片

南海Ⅰ號發(fā)現(xiàn)35周年

特別制作

它是中國主動開展水下考古工作的

第一個項目

它見證了中國水下考古

從萌生到成長的過程

它是一艘滿載18萬余件珍寶的南宋沉船

它的價值無法估量

它就是

“南海Ⅰ號”

(“南海I號”出水文物集合,攝影師@李咸良、柳葉氘、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2014~2015年調(diào)查(上、下),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WechatIMG82.png

800年前的一天

它從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出發(fā)

開始了自己的旅程

但卻不幸在中途被大海吞噬

裹挾著泥沙的浪潮將它淹沒

海底的淤泥將它深埋

它的時間至此被定格

而它的再次蘇醒

還要從35年前的

一次聯(lián)合調(diào)查說起

01

自海底喚醒

- 發(fā)現(xiàn)“南海Ⅰ號” -

1987年的一天

一艘調(diào)查船正漂浮在

廣東省南海川山群島的海域上

廣州救助打撈局與英國打撈公司的人員

正在船上用聲吶向著海底探測

他們在搜索一艘

名叫“萊茵堡號”的荷蘭商船

根據(jù)記載

這艘裝滿了白銀與錫錠的船

正沉沒在了這里

(請橫屏觀看,廣東省川山群島海域,攝影師@陳碧信)

圖片

搜查已經(jīng)持續(xù)了有一陣

就在他們覺得今天也會無功而返時

調(diào)查船的抓斗

竟從海底打撈出大量器物

里面有陶瓷器、銅器、錫器、金器、鐵器等

共計247件文物

更有一條

長達1.72米的金鏈

海水經(jīng)年的浸泡

絲毫未黯淡它的光芒

(宋金項飾,廣東省博物館藏,攝影師@柳葉氘,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令人意外的是

這些器物與“萊茵堡”號的貨物相差甚遠

其中的瓷器具有明顯的南宋特征

此刻位于調(diào)查船之下的

并非是英國人要找的荷蘭商船

而是一艘中國的南宋沉船

(“南海Ⅰ號”沉船位置處于陽江與江門的交界海域,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圖片

海底的淤泥之中

封存的是800年的時間與記憶

讓我們開啟這個“時空膠囊”

一睹曾經(jīng)圍繞于這艘神秘沉船旁

形形色色的人

以及他們的故事

【第2-5章為根據(jù)考古資料及文獻記載所寫的人物故事,有一定演繹成分,旨在以當事人的視角,為讀者還原出一個個與“南海I號”相關(guān)的故事】

02

官員

- 南宋貿(mào)易與出航審批 -

就快要入冬了

刺桐港

仍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蜿蜒的海岸線

與開闊的水域

使這里匯集了眾多的深水良港

(泉州古稱“刺桐”,圖中展示的是廣義范圍下的刺桐港,包括晉江下游北起湄洲灣內(nèi)澳,南至圍頭灣蓮河一帶的港灣,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圖片

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外貿(mào)易港

這里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旅者與傳教士

街頭巷尾總能聽見

來自世界各地的聲音

(泉州宗教石刻,攝影師@楊虎、姚璐、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大大小小的船只

滿載著瓷器與絲綢

在這里等待著出港

不出意外的話

它們將在數(shù)個月后

載回數(shù)不盡的象牙、香料與珠寶

(泉州石湖碼頭,始建于唐代,是宋元時期泉州灣的重要外港之一,攝影師@霧雨川)

圖片

隨著海上交通和對外貿(mào)易的發(fā)展

商稅成為政府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自北宋開始

政府便在重要的貿(mào)易港口

設(shè)置市舶司

向來往的商船征收稅費

(泉州市舶司遺址,攝影師@吳文理,標注@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宋室南遷后

陸地交通受到限制

東南沿海貿(mào)易愈發(fā)繁榮

市舶司的地位與收入也隨之提升

(兩宋市舶司分布,部分市舶司的設(shè)立時間尚存爭議,本圖僅作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圖片

港口旁的市舶司里

一名官員正在辦理一艘商船的出海申請

他查看了船主提交的備案清單

里面詳細記錄了

出海的船只、人員、貨物以及目的地

為了保證不攜帶朝廷規(guī)定的違禁品

船主還找了三名當?shù)氐母簧踢M行擔保

(出自《東坡文集》卷五十六乞禁商旅過外國狀)

"諸商賈許由海道往外蕃興販,...... 仍召本土有物力戶三人,委保物貨內(nèi)不夾帶兵器。"

看在這艘船手續(xù)齊全

船主也已登記納稅的份上

官員沒有過多檢查

很快就簽發(fā)了公憑

他不禁期待起將要舉行的祈風儀式

根據(jù)當?shù)貍鹘y(tǒng)

每年的冬季

官員們將會在港口歡送船只出海

隨后他們會登上附近的九日山

將出航信息刻在山石之上

祈禱船員們的出航一切順利

到了來年的夏季

他們會再次舉辦儀式

期盼船員們平安歸來

(泉州九日山石刻,攝影師@周先麗)

圖片

按照規(guī)定

從國外歸來的商船

要回到始發(fā)港繳納高額的稅賦

征收稅額的多少

也會成為官員重要的考核指標

不過他或許要失望了

因為他將再也不會等到

這艘船的回港

03

富商

- 船上的貨物 -

從市舶司出來后

商人終于松了一口氣

多年的打拼

加上對經(jīng)商的熱愛及頭腦

讓他擁有了一艘屬于自己的商船

(出自《宋會要》卷一六六刑法二)

"漳、泉、福、興化,凡瀕海之民所造舟船,乃自備財力,興販牟利而已。"

不過在刺桐城

像他這樣的商人不在少數(shù)

其中相當一部分都來自外國

如果經(jīng)商有功的話

甚至能被朝廷封官

(宋元時期政府為了吸引外商,采取“授商以官”的政策,這塊墓碑的主人當上了永春縣的“達魯花赤”(即知縣),圖片來源@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暗自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因此被封官

商人正準備將一船的陶瓷

賣往阿拉伯地區(qū)

(“南海I號”德化窯青白瓷軍持,為穆斯林禮拜時所用,船上發(fā)現(xiàn)了大量伊斯蘭風格的器物,可能它們最終將銷往阿拉伯地區(qū),圖片來源@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便宜又方便使用的陶瓷

在國外大受歡迎

加上宋代政府的大力支持

使得中國幾乎壟斷了當時的瓷器貿(mào)易

在海外狂熱的瓷器需求下

東南沿海地區(qū)

也出現(xiàn)了大量以外銷為主的窯場

一艘又一艘載滿瓷器的商船

駛向海外

換回價格昂貴的香料與珍寶

兩頭都能賺得暴利

(“南海Ⅰ號”主要出水瓷器窯口分布圖,船上所裝瓷器絕大部分來自福建、浙江和江西,因此考古學家推測這艘船很可能是從泉州港出發(fā),攝影師@柳葉氘、周昫光、勇汽水、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制圖@陳志浩、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富商特地在出發(fā)地附近的窯場

采購了大批瓷器

雖然這些瓷器的質(zhì)量參差不一

但外銷瓷向來都是以量取勝

物美價廉的瓷器從來不愁銷路

一到目的地便會被賣個精光

除此之外

他還特地根據(jù)國外的風格紋飾

定制了一批瓷器和飾品

這些貨物將會被高價賣出

(“南海Ⅰ號”上具有異域風格的飾品,也有說法認為,這些金飾品屬于船上的阿拉伯商人,圖片來源@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船上的貨物除了十幾萬件瓷器外

還有絲綢、鐵器、竹木漆器等其他物件

大部分都是販賣的商品

不過富商絕對不會告訴市舶司的是

他還在船上偷偷藏了點其他“商品”

【關(guān)于“南海Ⅰ號”的性質(zhì)存在爭議,有私人商船(存在走私情況)和官方商船(不存在走私)兩種觀點,本文采用前者的觀點】

繁盛的對外貿(mào)易

讓銅錢成為海外交易的硬通貨

在國外的購買力遠超于國內(nèi)

(出自《敝帚稿略》卷一)

“每是一貫之數(shù)可以易番貨百貫之物,百貫之數(shù)可以易番貨千貫之物?!?/p>

錢幣的大量外流

造成了國內(nèi)的“錢荒”

(出自《宋史》卷一八四食貨)

"金銀銅鐵,海舶飛運,所失良多,而銅錢之泄尤甚。"

因此,政府屢次下令

嚴禁船商攜帶銅錢出海

違者不僅會沒收全部貨物

更會被立下重罪

(出自《宋會要》卷一六六刑法二)

"舟行之后,或有告首敗露,不問緡錢之多寡,船貨悉與拘沒。"

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

商人不惜鋌而走險

他的船上

攜帶了價值量巨大的銅錢與銅料

(“南海Ⅰ號”上發(fā)現(xiàn)的銅錢數(shù)量超過15000枚,圖片來源@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雖然不知商人是以何種方式

瞞過了市舶司的審查

不過好在這些額外的船貨

并未被發(fā)現(xiàn)

自以為瞞天過海的商人

做著在異國發(fā)財?shù)拿缐?/p>

全然不知真正的災(zāi)難

還在后面等著他

04

舟師

- 船體結(jié)構(gòu)、航海技術(shù)與航線 -

港口刮來凜冽的風

舟師遠眺大海

雖然目前的海面看似平靜

但自幼生活在海邊的他

深知風與暗流的變幻無常

按照以往的經(jīng)驗

商船將會在秋冬季節(jié)

乘著北風出航

并在來年的夏初

順著南來的海風回國

(中國夏冬季風風向圖,中國古代的航行都是依靠風力,南海一號應(yīng)該是在冬季從東南沿海出發(fā),順著西北季風向東南亞方向航行,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圖片

他所在的這艘船

是泉州地區(qū)常見的“福船”

福船特殊的構(gòu)造

使其適于長時間以及復(fù)雜天氣下的遠洋航行

(“南海Ⅰ號”船體結(jié)構(gòu)復(fù)原示意圖,宋元時期的泉州擁有著當時世界最為先進的造船技術(shù),制圖@馮藝卓、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突出的船底

增加了吃水深度

寬厚的船體

雖然減緩了船速

但大大增加了穩(wěn)定性

(福船船底呈V形,制圖@馮藝卓/星球研究所)

圖片

船艙之間彼此密封獨立

這樣即使船只被礁石撞出個洞

也不會讓水淹沒整個船艙

(水密隔艙技術(shù)是中國造船發(fā)明之一,最早可追溯到東晉時期,制圖@馮藝卓、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船體使用多重木板搭接

厚實的層板之間

用麻絮和油灰填滿

還用榫卯和鉚釘進行加固

(“南海I號”船板拼接細節(jié),圖片來源@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2014~2015年調(diào)查(上),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船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wù)

作為舟師

他的地位僅次于管理者

船上百余人的性命

都掌握在他的手中

因為,他負責的是最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航向

此行的目的地遠在西亞

他計劃沿著唐代以來的航線前往

途中會在東南亞和印度稍作停留

最終到達阿拉伯地區(qū)

(請橫屏觀看,宋元時期泉州海外交通圖,宋元中國通往異域的航線可分為東西兩個方向,往東可達日本和朝鮮,往西可經(jīng)由東南亞一帶,到達阿拉伯及非洲東岸地區(qū),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圖片

為了準確判斷航線

在白天

他會參照航海筆記

對比沿途的島嶼及太陽的位置

(針路簿,上面記載了航線方向以及沿途的地理信息,圖為清代文物,僅作示意,圖片來源@泉州市博物館,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到了晚上

他會用牽星板和量天尺

丈量星辰的高度

(牽星板一共有十二塊正方形木板,可以通過比對測出所在地星辰距離水平面的高度,北極星離水平面越近,意味著船只離南海諸國也就越近,攝影師@姚璐,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當運氣不好

遇到濃霧時

則只能依靠指南針辨別方向

(指南針與羅盤,其中羅盤為明代文物,僅作示意,攝影師@柳葉氘,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船只啟航在即

看著甲板上的重物和滿艙的船貨

舟師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縱使船只再穩(wěn)固

過重的船體和過高的重心

都會加劇翻船的危險

不過這在當時都是普遍現(xiàn)象

他也只能默默祈禱

希望媽祖保佑

讓這次的航行避開風浪

(泉州天后宮,為祭祀媽祖的廟宇,宋代福建地區(qū)為媽祖信仰起源地,當?shù)鼐用裣嘈艐屪嬲乒芎I虾竭\,是海民的守護神;其對面為南宋德濟門遺址,攝影師@李文博,標注@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05

水手

- 船上的生活與最后的沉沒 -

正值出航的季節(jié)

碼頭上到處都是招工的船隊

水手沒怎么費力就找到了一份活

他要去的這艘船規(guī)模中等偏上

大概能容納兩百人左右

(出自《夢梁錄》卷十二江海戰(zhàn)艦)

"大者五千料,可載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載二三百人。"

跟大部分在船上干活的人一樣

這名水手的工錢少得可憐

不過城內(nèi)人人都會做點小生意

他在出航前自掏腰包

購買了一批瓷器

等到國外賣掉這批貨物后賺的錢

便是他的報酬

水手和他的同伴們

需要在出航前

往船上搬運貨物

大部分都是易碎的瓷器

為此需要格外的小心

他將瓷碗和瓷盤疊成一摞摞

瓷瓶被首尾相對地搭在一起

器物之間拿草葉或秸稈墊著

外面再用薄木板和竹條捆扎起來

(“南海Ⅰ號”上緊密排列的瓷器,圖片來源@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2014~2015年調(diào)查(上),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為了盡可能地利用空間

大型的瓷罐內(nèi)

會套著小瓷盒或瓷蓋

每一摞器物間的縫隙

也塞滿了各種小件瓷器

(“南海Ⅰ號”上的德化窯青白釉印花四系罐,其內(nèi)套有小瓷瓶,攝影師@李咸良、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船上還載有上百噸的鐵器

他將鐵器用藤條捆好

均勻地壓在其他貨物之上

(“南海Ⅰ號”上的鐵器包裝,圖片來源@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2014~2015年調(diào)查(上),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船上的百余號人

根據(jù)自身職位的高低

各自都攜帶了大大小小的貨物

為了彼此區(qū)分

瓷器的底部會寫上貨主的姓名

并在貨物上掛上木牌標識

(“南海Ⅰ號”上的瓷器底部墨書與木制貨物牌,圖片來源@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2014~2015年調(diào)查(下),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由于不愁銷路

大家都在拼了命地多帶

這次的貨物似乎比以往的還要多

很快,船艙就被塞的滿滿當當

(請橫屏觀看,南海I號共有15個船艙,每個船艙都滿載著各式各樣的貨物,圖片來源@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2014~2015年調(diào)查(上),標注@漢青/星球研究所)

船艙.png

自出航后已到傍晚

水手已經(jīng)餓得前胸貼后背

好在傳來了開飯的聲音

漫長的海上航行中

除了必不可少的淡水外

船員們也會自己釀點酒

此外,還會帶上不少腌制品、堅果

以及羊、雞和鵝一類的活物

既便于飼養(yǎng)

也能為船員們提供蛋和奶

閑時,他們也會撈點魚上來

(舌尖上的“南海I號”,植物圖片來源@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2014~2015年調(diào)查(下),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水手一邊喝著酒

一邊吃著烤羊肉

與同船的人聊著天唱著歌

暢談著如何在國外大賺一筆

酒足飯飽之后

船上的人們回到了各自休息的地方

只有富商和高級船工

才能住在甲板上的艉艙

像他這樣的普通水手

只能擠在甲板下狹小的貨艙中

在貨物上墊塊木板湊合著躺下

(出自《萍州可談》卷二)

"舶船深闊各數(shù)十丈,商人分占貯貨,人得數(shù)尺許,下以貯貨,夜臥其上。"

出發(fā)已有幾天

海上的生活是枯燥的

不少人帶了象棋和骰子

一群人圍坐在船艙里

伴著風浪聲高談闊論、指點天下

(泉州南宋沉船出土的象棋棋子,圖片來源@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制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當游戲進行到正酣

船只突然反常地劇烈搖晃了起來

水手趕忙跑到了甲板之上

狂風夾雜著海水險些將他吹倒

今晚的海風突如其來的狂烈

近400噸的船在肆虐的海浪面前

如同一葉孤舟般搖擺不定

每一次巨浪掀起

都仿佛要將它吞下

海況愈發(fā)惡劣

在舟師和水手長的指揮下

水手們急忙調(diào)整桅桿

丟棄甲板上的重物

但一切都為時已晚

超重的船體

以及壓在船艙瓷器上部和甲板的

上百噸鐵器

讓船只根本無法承受強烈的風浪

(部分宋元時期的沉船存在鐵器壓在瓷器上部的裝載情況,用以提高重心來減緩搖擺周期,以此避免貨損,但若遇上惡劣天氣,可能會加大翻船的可能性,制圖@馮藝卓、漢青/星球研究所)

圖片

【關(guān)于南海I號沉船的原因,目前尚未有定論,有學者推測是由于船只特殊的裝載方式和強烈的季風共同引起,本文僅對此觀點做出陳述演示,仍有其他學者對此持不同看法,具體的情況還需等待南海I號后續(xù)的發(fā)掘與研究】

縱使船員們的航海技術(shù)再高超

也無力抵抗自然的狂暴

在連續(xù)的浪涌中

這艘船很快就消失在了海面上

水手絕望地落入海中

冬季冰冷的海水

很快讓他失去了知覺

再也無法實現(xiàn)財富夢想的水手

同那些貴重的船貨一起

埋葬在了黑暗的海底

這一沉

就是八百余年

06

再現(xiàn)!“南海Ⅰ號”

- 打撈與考古發(fā)掘 -

時間再次來到1987年

在發(fā)現(xiàn)沉船之后

它被起名為

“南海Ⅰ號”

簡單的名字

寄托了中國考古人對于海洋之下

無限可能性的期盼

(從“南海I號”打撈上來的文物,圖片來源@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2014~2015年調(diào)查(上))

圖片

但當時的中國水下考古才剛剛起步

面對資金與技術(shù)的限制

發(fā)掘計劃只能被暫時擱置

以此為契機

中國開始培養(yǎng)一支

屬于自己的水下考古隊伍

考古隊員們穿上潛水服

開始接受艱苦的訓練

(水下考古隊工作照,圖片來源@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2014~2015年調(diào)查(上))

圖片

十余年后

“南海Ⅰ號”的正式考古調(diào)查開始

但考古隊員們面臨著又一個難題

渾濁的泥沙與昏暗的光線

使海底的能見度極低

平時的考古工作只能“摸黑”進行

極大地阻礙了考古調(diào)查

對此,專家們想出了一條解決方案

那就是

整體打撈

(“南海Ⅰ號”打撈過程演示,先用鐵箱套住沉船,隨后用水泥塊壓住鐵箱,使其完全嵌入海底淤泥,用橫梁上下分離鐵箱,最后將包裹著沉船的上部鐵箱拉上水面,制圖@馮藝卓/星球研究所)

圖片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打撈計劃

涉及到多個學科和專業(yè)領(lǐng)域

整個工程歷時264天

調(diào)用21艘大型船舶

潛水員下水3016次

潛水時間共計198000分鐘

終于

2007年12月22日

隨著亞洲第一吊船

“華天龍”號巨臂的上揚

滿載寶物的沉箱

緩緩升起在海面之上

在海底沉睡了八百年后

“南海Ⅰ號”又再次回到了世人眼中

(“華天龍”號打撈現(xiàn)場照片,兩艘代表著各自時代最先進技術(shù)的船舶,以這種方式見面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

隨后

它被運往不遠處的海陵島

那里有一座專門為它修建的博物館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裝載有“南海I號”的沉箱進入博物館內(nèi)的“水晶宮”,圖片來源@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2014~2015年調(diào)查(上))

圖片

在那里

伴隨著觀眾們的目光

“南海Ⅰ號”將接受最為細致的考古發(fā)掘

(博物館內(nèi)的考古人員發(fā)掘現(xiàn)場,其中采集到的考古數(shù)據(jù)可以精確到毫米,攝影師@楊睿)

圖片

截止至2016年

“南海Ⅰ號”上發(fā)現(xiàn)的文物包括

17萬余件陶瓷器

120余噸鐵器

180件金器

15000余枚銅錢

260余件金銀貨幣

還有竹木漆器、銅錫器、絲綢痕跡等等

從1987年的發(fā)現(xiàn)

到2007年的打撈上岸

再到2019年基本完成發(fā)掘

“南海Ⅰ號”的考古工作

前后共花費了

32年

這三十余年間

中國水下考古

從無到有、由弱變強

從“望洋興嘆”到“敢為天下先”

在這背后

是多少中國考古人

不眠的日夜與付出

(2007年12月24日月滿之時,承托著“南海I號”的駁船,??吭诹藦V東海陵島上的臨時碼頭,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

07

尾聲

宋代

雖在印象中“積貧積弱”

但也曾有著世界上最繁榮的海上航線

向世界輸送來自中華的印跡

也曾有過一座最輝煌的東方商業(yè)之城

孕育過享譽全球的商業(yè)文明

(請橫屏觀看,泉州石湖港如今已成為集裝箱碼頭和臨港保稅區(qū),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和泉州現(xiàn)在的發(fā)展,攝影師@楊福添)

圖片

在這樣的時代下

一群海上冒險者

他們曾帶著無比的勇氣

帶著家人的祝福

帶著國家的期許

向海洋進發(fā)

可是他們沒能回來

他們在冰冷的海水里

等待了八百年

海難是寫了一半的劇本

“南海Ⅰ號”的發(fā)現(xiàn)

將他們的故事續(xù)寫

讓我們得以窺見

那個大航海時代下的蕓蕓眾生

而在這300萬平方公里的

藍色國土之下

在這條“寶馬雕車香滿路”的

海上絲綢之路中

又有著多少條沉船、多少個故事

靜靜沉睡在海底

等待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

(中國海域內(nèi)主要的沉船遺存分布,圖內(nèi)挑選了14處重要的沉船遺存點,截止至2016年,我國共發(fā)現(xiàn)了241處水下文化遺存(不含港澳臺數(shù)據(jù)),其中沉船遺址115處,據(jù)估計,我國海域內(nèi)的沉船至少有兩千艘,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圖片

本文創(chuàng)作團隊

撰稿 | 黃太極

編輯 | 所長

設(shè)計 | 馮藝卓&漢青

地圖 | 陳志浩

圖片 | 徐鷹

審校 |李張子薇&阿燒&陳景逸

審核專家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 孫鍵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水下考古與技術(shù)部副主任 葉道陽

特別鳴謝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楊睿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泉州市博物館

【參考文獻】可上下滑動查看

[1]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廣東省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編著. 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2014~2015年調(diào)查[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7.

[2] 曹家齊. 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M]. 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

[3] 黃純艷. 宋代海外貿(mào)易[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4] 席龍飛. 中國古代造船史[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5.

[5] 劉淼,胡舒揚. 沉船、瓷器與海上絲綢之路[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6.

[6] 李零等著. 了不起的文明現(xiàn)場:跟著一線考古隊長穿越歷史[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2020.

[7] 姚傳玉. 宋代市舶司與陶瓷外銷[D].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2011.

[8] 孫鍵. 南海沉船與宋代瓷器外銷[J]. 中國文化遺產(chǎn), 2007,(04).

[9] 王元林,肖達順. “南海Ⅰ號”宋代沉船2014年的發(fā)掘[J]. 考古, 2016,(12).

[10] 楊睿. “南海Ⅰ號”南宋沉船若干問題考辯[J]. 博物院, 2018,(02).

[11] 葉道陽. “南海Ⅰ號”沉船反映的宋代海上生活辨析[J]. 中國文化遺產(chǎn), 2019,(04).

[12] 席龍飛. 中國三大船型中的福船[J]. 國家航海, 2020,(01).

[13] 宋建忠. 水下考古與中國行動[J]. 文物天地, 2022,(05).

評論
演繹無限精彩!
大學士級
“南海I號”,開啟了中國古代的海洋之路。沉睡800年的寶物重見天日,向世人重現(xiàn)中國古代海上貿(mào)易的“輝煌時代”,具有無可比擬的意義。
2022-12-24
寬宏大量的烈日炎炎好友
庶吉士級
南海1號就在我家鄉(xiāng)海陵島??
2022-12-24
科普科普知識的搖籃!
太師級
大航海時代下的蕓蕓眾生而在這300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之下,在這條“寶馬雕車香滿路”的海上絲綢之路中,又有著多少條沉船、多少個故事靜靜沉睡在海底等待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
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