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娃的家長們對于動畫片肯定都不陌生,國外有迪士尼的愛莎公主let it go,國內(nèi)的熊大熊二從電視劇一路進階到大電影;小豬佩奇讓孩子們沉迷于蹦泥坑,今天的百變馬丁又會扮演什么身份?
雖然動畫片一直給人童真無限的印象,但是其中的一些內(nèi)容依舊存在心理風險。最近,陪伴了85、90后成長的著名動畫片海綿寶寶中的兩集內(nèi)容,就因為不適合兒童觀看的原因而被美國某兒童頻道刪除。到底哪些題材的動畫片適合孩子觀看?在新媒體時代,針對孩子看動畫的時間,家長又該注意些什么呢?
01
題材選擇有學問
留意動畫片的“心理價值”
家長對自己孩子正在看的動畫片內(nèi)容要有所了解、有所把控。對任何年齡段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講,觀看包含暴力、色情與非主流價值觀的電視節(jié)目均是有害的!孩子持續(xù)受到暴力節(jié)目的視覺沖擊,會讓他們對暴力變得不再敏感,他們會認為,這些暴力既然隨處可見,所以是可以接受的。男孩會相信通過暴力可以取得成功,而對女孩來說,包含非主流價值觀的電視節(jié)目讓她們以為:顏值會決定自己的命運,和不認識的人發(fā)生性關(guān)系也是可以的,或者相信“買買買”就可以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
圖蟲創(chuàng)意
除了須規(guī)避暴力與色情元素外,家長在選擇動畫片的時候,還需留意動畫片所傳達的心理價值,譬如:《熊出沒》每一集的套路基本都是,光頭強想要砍樹,熊大熊二捉弄光頭強,不讓他砍樹,光頭強罵它們臭狗熊。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學到的是去捉弄別人、使用暴力對待別人,對他們心理成長是不利的。相反,《小豬佩奇》這種動畫片就對孩子的成長比較有幫助,孩子可以從豬爸爸豬媽媽身上得到積極教養(yǎng)的啟發(fā),從小豬佩奇和豬弟弟喬治那里學習如何與家人相處、與朋友相處。
02
看動畫時間過長
可能對孩子大腦與語言發(fā)育不利
在這個信息高度互聯(lián)的時代,電視網(wǎng)絡媒介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從出生開始,嬰兒就能編碼他們感知到的信息,然后把這些信息儲存在記憶中,并且不自覺地產(chǎn)生模仿行為,比如嬰兒會較長時間看著媽媽的臉,模仿媽媽吐舌頭的簡單動作。嬰幼兒可以從適合他們年齡的視頻中獲得新信息。如果在孩子看動畫的時候,家長能把控觀看時間,對內(nèi)容適當提供一些引導,就可以幫助孩子積極地認識這個世界。
圖蟲創(chuàng)意
之所以要嚴控觀看時間,除了長時間看動畫對孩子視力會有損害以外,觀看時間過長,還有可能阻礙孩子大腦與語言的發(fā)育。
2015年發(fā)表在國際學術(shù)期刊Plos One上面的一項研究,調(diào)查了韓國1778名約2歲的幼兒看電視的時間與語言能力,排除掉一些混淆因素以后,結(jié)果表明,對于2歲的幼兒來說,如果每天看電視超過2-3小時,那么相比每天看電視時間小于1小時的幼兒,語言發(fā)育遲緩的風險就會增加2.7倍;那些每天看電視時間3小時以上的幼兒,語言發(fā)育遲緩的風險就會增加3倍。
不僅如此,2015年一個日本學者Hikaru Takeuchi1做了一項研究,實驗者招募了276個5到18歲的孩子,調(diào)查了這些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言語智商,還掃描了他們的腦結(jié)構(gòu)。結(jié)果表明:看電視時間越久的孩子,內(nèi)側(cè)前額葉和和額極皮層區(qū)域的灰質(zhì)體積越大。而這兩個區(qū)域的灰質(zhì)體積和言語智力(verbal intelligence,包括詞匯的學習和掌控、語言的理解和運用、文字邏輯思維能力等)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看電視時間越長的孩子,言語智力也越低,其背后的原因可能與內(nèi)側(cè)前額葉與額極皮層區(qū)域的灰質(zhì)體積增大有關(guān)。幾年以后,其中216個孩子再次接受腦結(jié)構(gòu)掃描發(fā)現(xiàn),看電視的時間越長,還與丘腦、感覺運動區(qū)域的灰質(zhì)體積的增大有關(guān)。這些現(xiàn)象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雖然不能完全說明因果關(guān)系,至少可以提示看電視時間過長,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圖蟲創(chuàng)意
那什么樣的時長是合適的呢?美國兒科學會的推薦是:對于三歲以下的嬰幼兒,除了視頻聊天之外,要避免他使用任何電子屏幕設備;對于三到五歲的孩子,父母應該選擇高質(zhì)量的電視節(jié)目,每次不超過20分鐘,并且要與孩子一起觀看;五歲到十歲的兒童,每天最多只能看40分鐘的節(jié)目,中間要適當閉眼或望遠休息;10到18歲的青少年,每天看節(jié)目的時間不能超過2小時,而且,家長最好要幫助他們積極理解所看到的內(nèi)容,并對內(nèi)容作出解釋與引導。
03
看電視時
給孩子適當?shù)呐惆榕c引導
想要有效管控孩子的屏幕時間,僅去做嚴格限制是不夠的,家長首先要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和我是一起的,是理解我的”。建議孩子看電視的時候,家長也加入這項娛樂活動,和孩子一起討論節(jié)目,融入進去,和孩子打成一片。在半小時后,邀請孩子離開電視,加入其他的“娛樂活動”,比如健康的游戲、看書等。同時,家長還可以去多選購一些紙質(zhì)閱讀材料放在家里,包括圖書、雜志等,讓孩子有充分機會接觸閱讀素材。對于一些長篇故事,還可以選擇一些音頻材料,放給孩子聽。內(nèi)容合理,制作精良的音頻故事,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
圖蟲創(chuàng)意
作家長的,永遠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孩子不去看電視/手機/電腦/平板,不去看那些動畫片,那他/她能干什么?最重要的是,父母本身也要減少在家使用手機和電子屏幕的時間,即使父母是在用手機處理工作,但孩子可能不明白,覺得“既然你們可以看手機,那我也可以看電視”,所以父母的“以身作則”永遠都比任何說教來得管用。
參考資料:
[1]吳越, 曲巍立, 莊璇,等. 屏幕時間與兒童青少年健康的研究進展[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20(9).
[2]陳曦. 屏幕時間與青少年身心健康關(guān)系研究——以南京市初中學生為例[D]. 南京師范大學, 2015.
[3] Takeuchi, H., Taki, Y., Hashizume, H., Asano, K., Asano, M., Sassa, Y., ... & Kawashima, R. (2015). The impact of television viewing on brain structures: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nalyses. Cerebral Cortex, 25(5), 1188-1197.
【4】Byeon H, Hong S (2015) Relationship between Television Viewing and Language Delay in Toddlers: Evidence from a Kore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urvey. PLOS ONE 10(3): e0120663.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20663
作者 | 唐義誠 中科普心理健康促進中心
審核 | 黃 佳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文由“科學辟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出品,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