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走,去林芝!看世界最深峽谷流淌出的春天

星球研究所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于探索極致世界
收藏

圖片

就是現(xiàn)在

最凌厲、最高冷的雪峰之下

最嬌艷、最迷人的桃花

正在海拔兩三千米的高度

連片盛開

這里是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

一個真正的“世外桃源”

(波密桃花谷入口處,攝影師@張靜)

圖片

然而林芝深藏已久

太多人不了解真正的林芝

它的魅力又何止雪峰桃花

西藏第一大河雅魯藏布江

在這里彎折180°后,向南奔騰而去

世界最深、最長的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

就深嵌于它的群山之中

(雅魯藏布大峽谷,攝影師@山風)

圖片

它也絕不是一般人眼中的絕境雪域

而是青藏高原最獨特的一部分

無數(shù)生靈在這里繁衍生息

20-30層樓高的樹木在這里競相向上

叢林里虎、豹、赤斑羚等大中型動物競相廝殺

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突出的地區(qū)之一

(墨脫縣格林村高大的不丹松林,其中最高者有76.8米高,攝影師@鄒滔)

圖片

但是

它也擁有中國最難修建的工程

從1975年開始修建的公路

不斷雪崩、不斷塌方、不斷堵塞

修修停停、修修補補

直到近年才能正常通行

最終抵達中國最難到達的縣城墨脫

(請橫屏觀看,云霧籠罩下,雅魯藏布江畔的墨脫縣城,攝影師@劉璐)

圖片

為什么林芝

如此豐富?如此神秘?

在星球研究所看來

這源于它背后同時出現(xiàn)的

地球上最活躍的三支力量

從而塑造出

群山涌動、江河奔流、萬物生長

塑造出中國最活躍的地帶

01

山結(jié)

林芝位于西藏的東南部

作為一個地級市

卻擁有高達11.5萬km2的面積

相當于一個江蘇省

如此廣袤的面積

以至于它最顯著的地理特征

需要我們從高空俯瞰

那是五條巨大山脈

以不同走向集結(jié)于此

扭成了一個順時針旋轉(zhuǎn)的山結(jié)

(林芝位置及地形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圖片

首先

山界之王喜馬拉雅山脈

從它的西南端登場

(請橫屏觀看,喜馬拉雅山脈與念青唐古拉山脈交匯處的一系列山峰,遠處為南迦巴瓦峰,攝影師@笨小航)

圖片

作為喜馬拉雅山東端最高峰的

南迦巴瓦峰

以7782米的海拔

坐落于林芝的中心

并成為林芝的至高點

它身形尖利

如長矛刺天

(色季拉山視角看南迦巴瓦峰,攝影師@聶鑫垚)

圖片

它又極為神秘

常隱匿于云霧繚繞間

(在雅魯藏布大峽谷看南迦巴瓦峰,攝影師@山風)

圖片

喜馬拉雅山往北

岡底斯山的余脈郭喀拉日居

也從西方蜿蜒而來

山巒疊嶂、群峰林立

(郭喀拉日居則弄曲河谷,攝影師@笨鳥)

圖片

再往北

念青唐古拉山脈

橫亙于林芝北部

海拔5500米以上的雪峰綿延不絕

猶如一堵密不透風的山墻

(請橫屏觀看,念青唐古拉山脈東段,布貢格峰至澤普崗日,攝影師@三晉與嘉絨)

圖片圖片

其中

7000米級的加拉白壘峰

與喜馬拉雅山脈的南迦巴瓦峰

隔著雅魯藏布江并肩而立

如同雪域雙雄

(請橫屏觀看下圖,前景為加拉白壘峰,后方為南迦巴瓦,目前加拉白壘峰的山脈歸屬尚有爭議,也有觀點認為在地質(zhì)構(gòu)造上,它與喜馬拉雅山脈是一體的,攝影師@笨小航)

圖片

6000米級的杰欽朗拉嘎布峰

與巴松錯相依

如夢似幻,浩然飄渺

(巴松錯與它背后的杰欽朗拉嘎布峰,攝影師@李珩)

圖片

5000米級的盔甲山

冷峻地聳立于318國道旁

卻又奇異地與田園融為一體

(波密縣松宗鎮(zhèn)盔甲山,攝影師@趙必然)

圖片

緊接著

念青唐古拉山往南

它的余脈崗日嘎布

橫斷山系的伯舒拉嶺、怒山

共同坐鎮(zhèn)于林芝東部

匯成山的海洋

(請橫屏觀看,崗日嘎布山,攝影師@阿怪Zax)

圖片

其中

作為西藏林芝與云南迪慶界山的

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

以6740米的海拔

同時成為云南的最高峰

(察隅縣視角看到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攝影師@三晉與嘉絨)

圖片

到底是怎樣的力量

讓如此眾多的大型山脈

在此匯聚?

答案便在林芝的大地深處

那是地球上最活躍、最強大的力量之一

6500萬年以來

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劇烈碰撞

正面撞擊之處

喜馬拉雅等山脈劇烈隆起

(加拉白壘峰,其上可見傾斜的巖層,攝影師@林森)

圖片

在撞擊的兩端

山體走向卻急劇轉(zhuǎn)動

從而形成東、西兩個

以七八千米級高峰為中心旋轉(zhuǎn)的山結(jié)

林芝所在區(qū)域正是其中之一

而印度板塊東北角

更是如羚羊犄角般

插入歐亞大陸

助力南迦巴瓦成為林芝最高峰

(喜馬拉雅山脈東、西山結(jié)示意,在中國境內(nèi),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的“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幾乎與雅魯藏布江重疊,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圖片

這個旋轉(zhuǎn)的山結(jié)

南北高差極大

從最高點南迦巴瓦峰

至最低處墨脫縣巴昔卡

海拔相差超過7000米

(南迦巴瓦余脈的一座雪峰與下方的雅魯藏布江,這里僅作海拔高差示意,攝影師@彌藏達娃)

圖片

再加上

山結(jié)的形狀有如

一個向南張開的懷抱

于是

神奇的一幕出現(xiàn)了

地球上另一支極為活躍的力量

沖入懷抱之中

并開始顯露實力

(墨脫縣雅魯藏布江,攝影師@XSFAN STUDIO)

圖片

02

季風

每年4月,當西藏大多數(shù)區(qū)域

仍處于嚴寒之中時

西南季風裹挾著源于印度洋的豐沛水汽

早已北上來到林芝

它順著林芝的山結(jié)

迎頭撞向群山的懷抱

改變就此發(fā)生

(西南季風路徑示意,制圖@陳志浩&陳景逸/星球研究所)

圖片

在林芝南部的迎風坡

極為猛烈的降雨

讓林芝下屬的墨脫縣成為中國“雨窩”

這里平均每年超200天在下雨

年均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

是中國降雨最多的地區(qū)之一

(云霧繚繞的墨脫縣城,攝影師@劉璐)

圖片

萬千水流

順著高聳的山勢飛流直下

(墨脫縣的瀑布,攝影師@XSFAN STUDIO)

圖片

匯成流程短促

卻落差巨大、水量豐沛的河流

(墨脫縣附近的西莫日河,攝影師@劉璐)

圖片

并在山地間

切割出眾多峽谷

(察隅縣貢日嘎布曲,攝影師@陸江)

圖片

然而,真正的峽谷之王

斷不是這些小河所能成就的

而是需要西藏最為奔騰的江河

從青藏高原腹地發(fā)源的雅魯藏布江

它匯聚大小水流

憑借山脈隆起形成的巨大高差

沿著相對脆弱的地表

切入高聳的山結(jié)中央

在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壘峰之間縱穿而過

雅魯藏布江上下游就此聯(lián)通

雅魯藏布大峽谷就此誕生

峽谷長度約500千米

最大深度超過6000米

是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位置及河流落差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圖片

峽谷或狹窄幽深

(墨脫方向的雅魯藏布大峽谷,攝影師@程斌)

圖片

或相對開闊

擁有可供人類定居的平地

(米林縣的雅魯藏布大峽谷,攝影師@顏純期)

圖片

就這樣

洶涌的水汽助力洶涌的大江

洶涌的大江又切割出最深的峽谷

而最深的峽谷

又再次加劇了水汽的進入

仿佛一個不休不止的循環(huán)

雅魯藏布大峽谷

因此一躍成為

水汽運輸?shù)?strong>超級通道

(波密縣通麥大橋段的帕隆藏布,是雅魯藏布江的主要支流,攝影師@趙力強)

圖片

水汽化作漫天云雨

并沿各條支流河谷

擴散至林芝全境

將林芝變成西藏最為濕潤的地區(qū)

(新錯溝與冷布溝,攝影師@張靜)

圖片

大小河谷濤聲震天

帕隆藏布

在奔流

(帕隆藏布,攝影師@張靜)

圖片

易貢藏布

在奔流

(易貢藏布,攝影師@李珩)

圖片

而在高海拔地帶

水汽化作降雪,并形成冰川

西南季風的迎面沖擊

讓這里成為中國冰川的發(fā)育中心之一

無論是面積還是冰儲量

均相當突出

(中國西部冰川分布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圖片

其中

恰青冰川面積最為廣闊

達到204.36平方千米

相當于800個鳥巢體育場

(恰青冰川,攝影師@行影不離)

圖片

還有雅弄冰川、夏曲冰川

面積也都在100平方千米以上

(雅弄冰川,屬于來古冰川群,處于林芝與昌都市交界處,攝影師@王治)

圖片

林芝的冰川

還有一個更為突出的特征

那便是極為活躍

因其源頭降雪充沛

新的冰川不斷形成

而海拔低處溫度又相對較高

冰川快速消融

平均速度可達100-400米每年

是大陸深處冰川的2-3倍以上

于是這里的冰川“肉眼可見”地成了

流淌的冰河

(加拉白壘峰附近的直巴岡才冰川,攝影師@笨小航)

圖片

許多冰川末端

可下降至2000余米

與漫山的森林為伍

(波密縣德姆冰川,攝影師@王治)

圖片

活躍的冰川還帶來了另一番景象

它在山谷之中移動

就像是全速運轉(zhuǎn)的“挖掘機”

強烈地塑造著大地

群峰變成

真正的“刀山”

(請橫屏觀看,巴松錯附近的念青唐古拉山東段眾山峰,攝影師@7556米)

圖片

將南迦巴瓦峰變成

一柄長矛

(南迦巴瓦峰,攝影師@曲波)

圖片

將卡加喬峰變成

一把尖錐

(卡加喬峰,位于念青唐古拉山,下方為易貢藏布江,但在那曲嘉黎縣境內(nèi),攝影師@7556米)

圖片

無數(shù)山谷改造為

U型寬谷

(巴松錯附近山谷,攝影師@李文博)

圖片

還塑造出大大小小的冰川湖

(波密縣林珠藏布源頭處的冰川湖,攝影師@破山)

圖片

或如巴松錯

盈滿山谷

(巴松錯,攝影師@胡澍)

圖片

或如哈巴錯

遺世獨立

(哈巴錯,攝影師@李珩)

圖片

或如新錯

靜謐美好

(新錯,攝影師@顏純期)

圖片

可以說

活躍的大地加上活躍的水汽

兩種力量疊加

塑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林芝

一個極為立體、極為豐富的林芝

而這樣的林芝

又為第三種極為活躍的力量登場

創(chuàng)造了條件

03

萬物

世界上落差最大的高山深谷

與最活躍的水汽輸送

讓這里生命勃發(fā)

據(jù)統(tǒng)計,林芝共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8種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95種

國家保護植物39種

更有許多極危、瀕危物種

林芝因此幾乎全境處于

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qū)

具有無與倫比的生態(tài)價值

(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qū)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上述林芝的國家保護動植物種類數(shù)量來自2003年文獻統(tǒng)計,隨著國家名錄的更新,數(shù)據(jù)可能發(fā)生變化)

圖片

尤其是南迦巴瓦峰南坡的

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qū)

巨大的高差讓它

擁有十分完整的垂直自然帶

可從熱帶季雨林直至高山冰雪帶

(請橫屏觀看,南迦巴瓦峰南坡山地垂直自然帶示意,這里也是墨脫方向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qū),雅魯藏布江在谷底穿行而過,制圖@劉志鵬;地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圖片

讓我們從墨脫出發(fā)

沿著大峽谷行進

首先,我們將深入

墨脫海拔1000米以內(nèi)的河谷

這里分布著全球最北的熱帶雨林

極為濕熱的空氣

叢生的芭蕉林

給人一種抵達海南的時空錯覺

(請橫屏觀看,墨脫縣背崩鄉(xiāng)的河谷森林,攝影師@程斌)

圖片

當你撥開林葉,進入森林探索時

一不小心就彈跳掉落的螞蝗

則一瞬間將你拉進令人生畏的現(xiàn)實

(墨脫縣的叢林,螞蝗,攝影師@程斌)

圖片

圖片

而一些門巴族的村落

就隱匿在這樣的叢林中

(請橫屏觀看,墨脫縣門巴人的村落,攝影師@趙必然)

圖片

周圍的一切都與西藏

這個高冷的名字格格不入

但這,就是西藏

當我們繼續(xù)往高處探尋

來到海拔1000米以上的亞熱帶、溫帶地區(qū)

那是更為人跡罕至的林區(qū)

茂密而高大的樹木遮天蔽日

(墨脫縣格林村高大的不丹松林,攝影師@鄒滔)

圖片

2022年

一顆76.8米的不丹松

在墨脫背崩鄉(xiāng)被發(fā)現(xiàn)

并被認證為中國大陸最高的樹

(背崩鄉(xiāng)76.8米的不丹松,名為“辛達布”,攝影師@花蝕)

圖片

但僅僅數(shù)月之后

墨脫隔壁察隅縣便又發(fā)現(xiàn)了

一顆83.4米高的云南黃果冷杉

一舉超越76.8米的不丹松、臺灣82米的禿杉

成功摘得“中國最高樹”的桂冠

(察隅縣83.4米高的云南黃果冷杉等身照,巨樹上,測量樹高的人看起來極為渺小,攝影師@柯炫暉,后期合成@黃稚鑌)

圖片

在它的周圍

還有大片罕見的古老物種

(請橫屏觀看,云南黃果冷杉所在的察隅河河畔森林,周圍有許多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西藏紅豆杉”,攝影師@柯炫暉,后期合成@王亞靈)

圖片

巨樹競相生長

爭奪更高處的陽光

而巨樹之上的各類附生、寄生植物

亦在頑強尋找各自的落腳點

(附生、寄生植物,分別為松蘿、獨蒜蘭、樹蘿卜,攝影師@程斌&林森)

圖片

圖片

圖片

還有耳邊不時傳來的鳴叫

眼前偶爾發(fā)現(xiàn)的糞便

提醒著你正處于野生動物的王國

狐紅色的赤斑羚

輕盈地跳躍于山林和巖壁之間

(赤斑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危物種,攝影師@曾祥樂)

圖片

機敏的白頰獼猴

靈動地穿梭于茂密叢林之間

(2015年,白頰獼猴首次在墨脫被發(fā)現(xiàn),攝影師@劉璐)

圖片

甚為稀少的孟加拉虎

也曾現(xiàn)身于此

再往高處

我們來到海拔4000米以上

冰天雪地中

綠絨蒿、杜鵑等各種高山花卉

映入眼簾

(高山花卉,分別為紫菀屬植物、單葉綠絨蒿、美麗綠絨蒿、塔黃,攝影師@林森)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而在雅魯藏布大峽谷之外

每一條溝谷中

也都有萬千生靈生長

森林、草甸、鮮花、冰雪

隨時出現(xiàn)于同一個畫面中

讓林芝成為

中國景觀最立體的地區(qū)之一

(扎墨公路視角的波密縣,攝影師@破山)

圖片

讓林芝成為

中國色彩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

(請橫屏觀看,林芝尼洋河濕地,攝影師@趙永清)

圖片

也讓林芝成為

中國最像“世外桃源”的地區(qū)之一

(波密縣桃花溝,攝影師@趙必然)

圖片

04

尾聲

三種地球上最活躍的力量

在此匯聚

讓林芝生而活躍

成為中國最活躍的地帶

而要將最活躍的林芝

與全中國更廣闊的腹地連接

卻將催生出中國最艱巨的現(xiàn)代工程

(請橫屏觀看,圖片最下方被兩條冰川包圍的嘎隆拉隧道,而隧道上方則是墨脫公路的老路,攝影師@鄒滔)

圖片

陡峻的山體、豐沛的降雪

以及活躍的地質(zhì)構(gòu)造

讓這里雪崩、泥石流時有發(fā)生

從1950年起修建的318國道

于林芝穿過

其中通麥-排龍段

曾是令人聞之色變的險峻路段

多次因泥石流而橋垮路斷

湍急的帕隆藏布江上

至今橫跨著三座不同年代的橋梁

(通麥大橋,攝影師@山風)

圖片

2013年

歷經(jīng)數(shù)十年斷斷續(xù)續(xù)的建設(shè)

第一條墨脫公路終于正式貫通

才結(jié)束了墨脫不通公路的歷史

期間依然要不斷地修修補補

(墨脫公路墨脫方向的嘎隆拉隧道出口,攝影師@陸江)

圖片

2021年

連接林芝和拉薩的拉林鐵路

正式修通

動車組開始以160公里的時速

奔馳在林芝的群山間

堪稱里程碑式的跨越

而未來這條鐵路還將是川藏鐵路的一部分

(請橫屏觀看,拉林鐵路復(fù)興號動車組,攝影師@李珩)

圖片

但是2023年伊始

第二條墨脫公路卻又發(fā)生雪崩

造成28人遇難

依然提醒著人們注意那些

塑造林芝的活躍力量

(請橫屏觀看,派墨公路,第二條建成的墨脫公路,攝影師@唐俊祺)

圖片

而在未來

或許隨著交通的升級

會有更多人探訪并了解林芝

唯愿在探訪和了解之外

也能有更多人去守護林芝的活躍

去守護它活躍的群山

去守護它活躍的江河

去守護它活躍的生靈

因為林芝

唯有活躍才會更加充滿魅力

(去往南峰大本營路上看到的南迦巴瓦峰,攝影師@張靜)

圖片

原文題:《走,去林芝!》

本文創(chuàng)作團隊

撰文:王邏輯

編輯:所長

圖片:秦南 地圖:陳志浩

設(shè)計:劉志鵬

審校:李楚陽&云舞空城&鏡子&吳昕恬

封面攝影師:高一蒙&破山

【參考文獻】

[1]鄭度主編. 中國自然地理總論[M]. 科學出版社,2015.

[2]潘桂棠等著. 青藏高原碰撞構(gòu)造與效應(yīng)[M]. 廣州科技出版社,2013.

[3]秦大河著. 青藏高原的冰川與生態(tài)環(huán)境[M]. 中國藏學出版社,1998.

[4]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 中國冰川概論[M]. 科學出版社,1988.

[5]旺杰,德慶央宗,旦增,等. 2012—2018西藏“雨窩”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氣象科技,2021,49(2).

[6]李建川,米瑪吉巴,廖秋,等. 西藏林芝市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資源與保護[J]. 高原農(nóng)業(yè),2019,3(6).

[7]張澤明,丁慧霞,董昕等. 喜馬拉雅造山帶兩種不同類型榴輝巖與印度大陸差異性俯沖[J]. 地球科學,2019,5(44).

[8]董漢文,許志琴,曹 匯等. 東喜馬拉雅構(gòu)造結(jié)東、西邊界斷裂對比及其構(gòu)造演化過程[J]. 地球科學,2018,4(43).

[9]劉時銀,姚曉軍,郭萬欽,等. 基于第二次冰川編目的中國冰川現(xiàn)狀[J]. 地理學報,2015,70(1).

[10]張姍姍,鄧嵐,曾秀麗. 西藏光核桃研究進展及展望[J]. 農(nóng)學學報,2016.

[11]高登義,雅魯藏布江水汽通道考察研究,2008.

[12]鄭來林,金振民,潘桂棠等. 喜馬拉雅造山帶東、西構(gòu)造結(jié)的地質(zhì)特征與對比[J]. 地球科學: 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 2004,3(29).

[13]孫繼霖,楊帆,左林. 西藏林芝地區(qū)生物資源的特點及價值[J]. 中南林業(yè)調(diào)查規(guī)劃, 2003.

[14]徐慧, 彭補拙. 南迦巴瓦峰與托木爾峰山地垂直自然帶的比較[J]. 山地學報, 2002.

[15]楊逸疇, 高登義, 李渤生. 雅魯藏布江下游河谷水汽通道初探[J]. 中國科學,1987.

[16]彭補拙. 關(guān)于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區(qū)垂直自然帶的若干問題[J]. 地理學報,1986,41(1).

評論
傳承解惑
大學士級
雅魯藏布江上下游就此聯(lián)通,雅魯藏布大峽谷誕生,峽谷長度約500千米,最大深度超過6000米,是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峽谷”!
2023-04-06
演繹無限精彩
大學士級
四月花開正盛,踏著春天的旋律,相約西藏,走進林芝,用腳步丈量雅魯藏布大峽谷,尋找遺落人人間的桃源秘境,尋找秘境當中最美的西藏春天!
2023-04-06
坦 蕩 蕩
少師級
活躍的大地加上活躍的水汽 兩種力量疊加 塑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林芝 一個極為立體、極為豐富的林芝 而這樣的林芝 又為第三種極為活躍的力量登場 創(chuàng)造了條件
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