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宋代建窯“油滴釉”

臨沂陶瓷材料科技
科普傳統(tǒng)陶瓷、新型陶瓷材料工藝技術及發(fā)展應用。
收藏

宋代建窯“油滴釉”

“油滴釉”是中國陶瓷藝術中的珍貴瓷器之一。

油滴是一種形象的叫法,顧名思義就如同水中漂浮的油珠,現(xiàn)代術語稱為結晶釉。油滴有銀白色、灰色、紅色、五彩色。

“油滴”一詞,在我國的古籍中罕有記載?!坝偷翁炷俊边@個名詞由日本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用來稱呼當時從中國進口釉面上密布銀色或赫色星斑的黑色建盞的。在日本應永年間(公元1394一1427年,相當于我國明洪武至永樂)所著的《禪林小歇》一書中“油滴”一詞,也與“暇變”、“天目”第一次出現(xiàn)。

油滴是伴隨著黑釉瓷器的生產而燒制的。油滴釉的燒成溫度范圍很窄,裝窯時必須根據經驗放在最合適的窯位,并嚴格控制燒成溫度和升溫速度,符合其燒成曲線才能成功燒出。

如果燒成溫度太低,釉層粘度太大,三氧化二鐵分解在釉層中所產生的氣泡不能上浮至釉面,將富鐵相帶至釉面,就無法在冷卻析晶形成“油滴斑紋”;而溫度過高,釉層粘底過低,流動性過強,氣泡帶至釉面的富鐵相會下沉,“油滴”斑紋也無法形成。

除建窯外,我國北方在古代同樣生產過許多油滴黑釉器,據說其中有河北的定窯,河南的鶴壁窯以及山西的臨汾窯等,都有這類器物,而以臨汾窯的產品較多。一般認為,建窯終燒于元末,故建窯油滴盞的燒制應在宋元之間;而華北油滴至今都有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