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故趣聞 ·
“我來采菖蒲,服食可延年。”這是詩仙李白《嵩山采菖蒲者》中的詩句,用典本于東晉葛洪《神仙傳》所載漢武帝劉徹游嵩山,遇九嶷山仙人點拔,服食菖蒲以期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故事。古今對觀,其實一下子讓人明白了石菖蒲的藥用與道家仙人等服食有關(guān),從個案印證了“藥食同源”的中藥發(fā)生學觀點。中醫(yī)藥學是實用學科而且經(jīng)歷了數(shù)千年的驗證,當今中醫(yī)藥文化的宣講,其實完全可以這樣“祛鬼”“祛魅”以觀之,但不失自古至今人們所擁有的美好追求與向往。
跨越悠久的歷史長河,石菖蒲,由仙藥蛻變?yōu)橹兴帲恢痹谑褂?,而且屬于常用品種。
菖蒲又名菖陽(昌陽),由此自然可以聯(lián)系到“端陽”,也就是端午節(jié)?;碛谥腥A文明的節(jié)日風俗,在端午節(jié)之時,菖蒲與艾草扮演著不可缺少的“健康使者”之角色。
菖蒲系泛稱,即常見的水草植物蒲類,盛產(chǎn)于我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各省,多野生于山澗溪流和水石縫隙處。菖蒲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石菖蒲、水菖蒲及菖蒲的變種錢菖蒲(金錢蒲)等。菖蒲葉為劍狀,夏天葉間抽出花梗,開綠褐色細花,排列成圓柱狀的肉穗花序。
古代醫(yī)家、道家對菖蒲頗為推崇,《仙經(jīng)》中稱其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靈藥”。因菖蒲生于山澗泉流附近,它的葉片像一柄柄利劍,故我國廣東、江西、湖南一帶稱其為“水劍草”?!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菖蒲“生池澤”“一名昌陽(菖陽)”。根據(jù)《呂氏春秋·任地》中“冬至后五十七日,昌蒲(菖蒲)始生”的說法,考證的結(jié)果認為,菖蒲得名菖陽,是因其得陽氣而昌盛從而命名。如果從“昌陽”的字面來理解它的藥物功效,是不是也可以呢?因為石菖蒲藥材味辛性溫,是一味溫陽的藥,能夠“令陽氣昌盛”,于是才會有《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它的“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聲音”等功效,甚至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還記載了道家仙人們所期盼的“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或延年”的說法。
但并非所有的菖蒲品種都有好的藥效。通過驗證與篩選,后世如《名醫(yī)別錄》和《本草經(jīng)集注》所記載的菖蒲最佳藥用品種都是細根的石菖蒲。最終,以石菖蒲為主流的藥用地位被確定下來,臨床應(yīng)用并延續(xù)至今。
石菖蒲治病也有與名人相遇的情形。
傳說宋朝名人陸游(1125-1210年)與唐琬婚后不久,新娘即患了尿頻癥。有一天,他們的好友名醫(yī)鄭樵(1103-1162年,字漁仲)來訪,見唐琬身體消瘦,面色憔悴,遂自薦為她診治。根據(jù)病情,他將石菖蒲與黃連等份研末,用酒沖服為治。唐琬依法服用數(shù)日后,果然病癥全消。陸游很感激鄭樵用石菖蒲治好了妻子的病,于是寫下了一首《石菖蒲》詩。陸游詩中記載贊揚的,也正是細根、多節(jié)的石菖蒲。
“雁山菖蒲昆山石,陳叟持來慰幽寂,寸提蹙密九節(jié)瘦,一拳突兀千金直?!?/p>
明末清初名醫(yī)傅青主(1607-1684年)有一方,治療心火郁熱所致口舌生瘡,與以上用藥有相通之處:石菖蒲3克,黃連6克,水煎服,往往一劑而愈。他指出:“此方不奇在黃連,而奇在菖蒲,菖蒲引心經(jīng)之藥,此所以奏功如響也?!?/p>
“有病能治,即可延年?!比繇樦娤衫畎住夺陨讲奢牌颜摺返脑娋鋪斫庹f中藥,是否可以這樣猜想古人所認識的“延年”呢?
· 藥材來源 ·
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莖。
· 性味歸經(jīng) ·
味辛、苦,性溫。歸心、胃經(jīng)。
· 功效主治 ·
開竅豁痰,醒神益智,化濕開胃。
適用于神昏癲癇,健忘失眠,耳鳴耳聾,脘痞不饑,噤口下痢。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10克
· 食療推薦 ·
菖蒲萸肉茶
原料:石菖蒲3克,烏梅肉2枚,山茱萸5克,紅砂糖適量。
做法:將上述原料全部放入保溫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5分鐘后,即可供頻頻飲用。
功效:此茶飲具有寧心安神的效用,可用于失眠、健忘、多夢癥的輔助食療。
說明:石菖蒲具有一定的鎮(zhèn)靜作用,烏梅肉酸斂,有助于睡眠,山茱萸補益肝腎,可治心虛氣弱,故此茶飲尤其對心氣不足所致的失眠、多夢、心悸、頭昏、心神不寧等較為適宜。
· 溫馨提示 ·
因命門火熾、素有濕熱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