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算法鴻溝、基因編輯、個人網絡信息安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同時,科技倫理治理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近日,由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組織開展的首屆“科技倫理前沿談”全國征文大賽正式公布獲獎名單。此次征文大賽內容涵蓋人工智能、生命科學、倫理立法、科研誠信等領域。征文大賽共有136篇文章獲獎,其中,學術論文類文章29篇、觀點研究類文章31篇、公眾科普類文章76篇。
科技倫理挑戰(zhàn)日益增多
當前,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快速發(fā)展,面臨的科技倫理挑戰(zhàn)日益增多,但科技倫理治理仍存在體制機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領域發(fā)展不均衡等問題,已難以適應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
在此背景下,2022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該《意見》就加強科技倫理治理,提出總體要求、倫理原則、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加強科技倫理治理制度保障、強化科技倫理審查和監(jiān)管、深入開展科技倫理教育和宣傳六個方面意見。這是我國首個國家層面的科技倫理治理指導性文件,也是繼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成立之后,我國科技倫理治理的又一標志性事件。
去年9月,首屆“科技倫理前沿談”全國征文大賽展開。該征文大賽是中國科協(xié)宣傳文化部牽頭首次圍繞科技倫理、學術規(guī)范、科技倫理與科學文化、科技倫理教育及普及等內容,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社會單位等征集學術論文、觀點研究、公眾科普三類文章。
首屆“科技倫理前沿談”全國征文大賽受到全社會高度關注,各界反響熱烈。共征集文章1399篇,其中學術論文93篇、觀點研究類文章375篇、公眾科普類文章931篇,覆蓋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qū)、直轄市的172所高校、62家科研院及298家社會單位。經過文章初審、通訊評審、文章終審和同行評議流程,最終有136篇文章獲獎。
聚焦重點前沿領域
在征文大賽的多個主題內容中,人工智能作為全球數字技術創(chuàng)新最活躍的前沿領域之一,是數字經濟的新賽道和國際競爭的新熱點,成為本次觀點研究類的焦點問題。
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副教授李德新、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博士生宮志超的文章獲得學術論文類一等獎,他們基于“有意義的人類控制”這一人工智能倫理學的核心概念,從“跟蹤”和“追蹤”2大條件出發(fā),圍繞“問責制與透明度”和“價值敏感設計”進行“有意義的人類控制”框架構建,為自動駕駛算法設計的倫理決策提供了系統(tǒng)的方法論指導,針對自動駕駛面臨的倫理困境和問責難題提供可能的解決思路。
針對此研究,大賽評委評價,該選題從“有意義的人類控制”的視角出發(fā),結合倫理決策理論,考察了自動駕駛算法設計面臨的倫理困境。文章觀點新穎、材料豐富、論證充分,對于自動駕駛算法設計的倫理決策提供了精準有效的建議。
生命科學是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重點領域之一。西南大學哲學系碩士生黃海靜在其觀點研究類一等獎獲獎作品中提出,生物醫(yī)學道德增強的目的是實現(xiàn)人類向善,但它卻面臨著自由、公平、個人同一性等諸多倫理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多維度設立一定的倫理標準,引導人們合理使用道德增強技術,幫助人們真正實現(xiàn)“向善”的理想愿景。
大賽評委對此評價,該文章探討生物醫(yī)學道德增強,通過藥物、基因編輯等外在客觀手段干預人類的道德,從而增強人類的道德,話題較為新穎。生物基因等技術能夠改變人類自身,進而影響道德,但具體實施路徑和可行性還有很多未知。
探索倫理治理路徑
面對日新月異的世界科技發(fā)展形勢和嚴峻復雜的全球性科技倫理局面,如何推進科技倫理治理是世界共同面對的重大問題。
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本科生黃運樟、重慶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張孝中的《道德物化:將技術道德化,科技倫理新方向》獲得公眾科普類一等獎,他們認為道德物化理論為科技倫理提供了一種觀察思路?!拔铩币彩堑赖碌哪軇诱撸夹g可以被人為嵌入道德,未來的科技倫理研究應該是一個開放共治的治理模式。
科技倫理治理的發(fā)展,需要置于寬廣的國際視野中。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張帥在其觀點研究類二等獎獲獎作品中提出,科技倫理和科技活動協(xié)調發(fā)展、良性互動才能更好的增進人類福祉。推進科技倫理治理必須堅持世界眼光,要立足全球視野深化科技倫理治理認識、要聚焦國際格局推進科技倫理治理改革、要著眼人類價值提升科技倫理治理質量,為世界科技發(fā)展貢獻中國力量。
此外,倫理教育、倫理科普、新興技術科技倫理議題,也是科研倫理治理的重要路徑。在公眾科普類二等獎獲獎作品《負責任創(chuàng)新是“負責任的”創(chuàng)新嗎?》中,沈陽師范大學研究生陶思琦向公眾科普了“負責任創(chuàng)新”這一理念,在這個理念下,企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者認識到,創(chuàng)新不僅是技術和商業(yè)層面的勝利,同時需要在道德、環(huán)境和社會層面上付出巨大的責任。
本次征文大賽系“2022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傳月”強化學風傳承推廣系列活動之一,依托“風啟學林”主題社區(qū)和門戶網站開展。作為國內首個以學風為主題的青年聚集文化社區(qū)互動品牌,“風啟學林”目前形成了以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yǎng)優(yōu)良學風為核心導向的中國科協(xié)特色思政載體。
作者:孟凌霄 趙廣立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