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中科大揭示了核仁腔的組成和調控機制

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

1898年,Montgomery等人在用顯微鏡觀察軟體動物生發(fā)泡的時候,在核仁里發(fā)現了一個新的結構,他們將其命名為核仁腔。然而,在隨后的一百多年里,研究者對它的組成成分、調控機制和功能的認識仍然十分有限。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壽紅/馮雪竹團隊在《細胞報導 Cell Reports》雜志上發(fā)表了題為"rRNA intermediates coordinate the formation of nucleolar vacuoles in C. elegans"的文章。該研究以模式生物秀麗隱桿線蟲為模型,首次揭示了核仁腔中含有大量的核質蛋白以及核糖體RNA中間體參與核仁腔的調控。

核仁是由rDNA、RNA和蛋白質交織在一起的復雜多層凝聚體,從內到外依次分布著纖維中心(FC)、致密纖維成分(DFC)、致密纖維成分外圍(PDFC)和顆粒成分(GC)四個亞區(qū)室。除此之外,各種動植物細胞的核仁中還廣泛存在一個與上述四個區(qū)室迥然不同的保守亞區(qū)室——核仁腔(Nucleolar Vacuole,NoV)。

通過微分干涉相差顯微鏡和熒光顯微鏡,課題組在野生型秀麗隱桿線蟲的細胞核仁中觀察到核仁腔的存在,并發(fā)現核仁腔具有組織特異性和發(fā)育時期特異性的特點。隨后,通過對一系列熒光蛋白標記的細胞核和核仁定位蛋白質的觀察,發(fā)現核仁腔的組分有別于已知的核仁亞區(qū),其并不包含定位于核仁的核糖體RNA轉錄和加工因子,而是儲存了大量的核質定位蛋白。最后,通過大規(guī)模的反向遺傳學篩選,發(fā)現了第一類,而非第二類,核糖體大亞基加工和組裝蛋白的異常會誘導核仁腔的形成,而核糖體小亞基加工和組裝的異常則不會導致核仁腔的生成。進一步的實驗證明,核仁腔的形成伴隨著27SA2rRNA的顯著富集。而喂食線蟲RNA轉錄抑制劑放線菌素D可以有效地抑制27SA2rRNA的富集,同時抑制核仁腔的形成。最后,本研究還解析了27SA2rRNA調控核仁腔形成的遺傳學通路,發(fā)現兩個保守的RNA結合蛋白FIB-1和NUCL-1在27SA2rRNA的下游,參與核仁腔的形成。

課題組長期專注于核仁的基因表達調控和結構維持,相繼發(fā)現(1)核仁應激導致的錯誤核糖體RNA的積累會誘導反義核糖體小干擾RNA形成和激活核仁RNA干擾通路;(2)發(fā)現應激會導致核仁蛋白的錯誤轉位;(3)本研究進一步指出應激導致的核糖體RNA中間體的積累還會影響核仁的結構維持。這些工作表明了核仁調控在生物學過程中的高度復雜性。

評論
烏蘭托婭
大學士級
2023-10-06
汨羅鎮(zhèn)徐志雄
少師級
已閱
2023-08-10
陌白L
庶吉士級
閱讀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