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月船三號探測器成功首降月球南極,印度航天從此排行老幾?

時空通訊
原創(chuàng)
探索奇妙的世界,愿與您一起同行。
收藏

印度月船三號在發(fā)射過程中,弄得人們一驚一乍,一下子近地軌道變軌異常,一下子又是燃料不足,正當一些人認為發(fā)射可能失敗,甚至有人大力唱衰之際,這艘命運多舛的飛船又到達月球軌道了,其遠月點為18074公里,近月點為164公里,但依然不少人對能否變軌成功登陸月球不看好。

因為印度在2019年發(fā)射的月船二號著陸器,就是在距離月球2.1公里的軌道上失去控制,一頭栽在月球上硬碰硬的摔得粉碎。但這次的月船三號在月球軌道變軌很成功,穩(wěn)穩(wěn)的軟著陸在了月球南極。

即便如此,還是有人在唱衰這艘飛船,說是一到月球就凍死了,死翹翹了。可過了12天,這艘被一些人嘲諷已經死去的飛船,竟像螞蚱一樣又蹦跶了一下,在地面指令下升高了40厘米,又重新穩(wěn)穩(wěn)落下。

雖然只是蹦了這么小小的一下,但卻有些驚世駭俗,既向世人證明了月船三號的活力,又是一次世界首創(chuàng)。要知道在以往的月球飛船登陸后,除了那些返回的上升段,軟著陸的飛船基礎從來就沒挪過窩。這一挪,哪怕距離再小,也需要精準的遠程操控,以及足夠的動力燃料。

月船三號的這種挪動,為以后月球飛船軟著陸后的工作方式開創(chuàng)了一個嶄新的模式。

除此之外,月船三號在短短時間里,還在月球創(chuàng)造了幾項舉世矚目的成就:第一,是世界上首艘實現月球南極軟著陸的人類飛船;第二,發(fā)現一股由離子和電子組成的稀湯在月球極地附近旋轉;第三,發(fā)現極地溫度“太熱了,水冰不穩(wěn)定”,也沒有發(fā)現固態(tài)水;第四,記錄了一次微小的月震;第五,證實了南極附近的月球表面存在硫,還發(fā)現了鋁、硅、鈣、鐵等元素。

這些發(fā)現都非常重要,為人類未來后面的月球探索和開發(fā)增添了寶貴的數據。

印度月船三號的成功軟著陸,大大提升了印度航天在國際上的地位。與月船三號幾乎同時發(fā)生,本應早于一天登陸月球的俄羅斯飛船Luna-25,卻在進入月球軌道后功虧一簣,摔毀在月球,由此更顯示出印度這次探月的能力,那么印度的航天地位從此躋身于世界老幾呢?

俄羅斯發(fā)射的Luna-25登月墜毀在月球,前些年發(fā)射到火星的探測器也一再失敗,可見昔日唯一與老美一較高低的航天大國俄羅斯早已風光不再,日漸式微,即便世界老二的位置也早就不保了。

這個位置誰來替補呢?印度嗎?no,這個位置早就被俺中國占領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航天事業(yè)突飛猛進,先后完成了近地軌道載人飛船飛行;無人探測器月球軟著陸;無人探測器實現火星繞、落、巡;天宮號空間站建設等等。

中國在這些漸次推進的航天任務中,成功率很高。如連續(xù)五次的登月任務,沒有一次失敗,且已經從月面帶回了樣本。這些,在世界航天大國比較來看,除了老美,無人能及?,F在俄因此中國航天雄起,世界老二的位置自然就順理成章了。

那么,印度現在是不是就成了老三呢?這個也很有爭議,或者說不太可能。

首先俄羅斯雖然式微了,其主要原因還是自從解體后,國家實力大大削弱,加上眾所周知的原因,這些年主要精力用在秀肌肉,與國際關系不斷惡化,經濟和社會生活日益衰落,航天也受到拖累。但其上百年積累起來的人才、技術和基礎還在,一旦情勢好轉,其綜合航天能力依然不可小覷。

因此本人認為,俄羅斯的航天能力依然排位在世界第三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要真正論起基礎科學、技術和制造能力,歐盟的航天地位絕不是一個可以忽略的因素。英、法、德、意等歐洲強國,有著深厚的科學底蘊和工業(yè)基礎,有許多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因此,哪一個國家要弄個探測器上月球似乎都不是難事。

問題是航天發(fā)射是個投入巨大的事業(yè),這些國家人口基數小,隨便一次發(fā)射,攤到每個人的頭上都是巨大開支;且這些西方國家決策機制不是某個頭人拍拍腦袋說了就算,而是開起會來扔鞋子吵架,根本無法“統(tǒng)一思想”的地方,因此限制了這些國家獨立開發(fā)重大航天活動的能力。

但聯合起來就不一樣了,歐洲空間局由22個國家組成,這些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研制并發(fā)射的惠根斯號探測器早就成功著陸土衛(wèi)六,成為首艘在地外行星衛(wèi)星著陸的探測器;火星快車號、金星快車號探測器分別成功進入火星和金星軌道進行探測;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在深空飛行了50億公里,花費10年時光的旅程,率先登陸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采樣進行研究。

相比俄羅斯發(fā)射的火星探測任務一次都沒有成功,歐空局的火星快車應該算勝了一局。等等這些,似乎歐空局早就具備了世界航天排行老三的地位。但俄羅斯這個垂垂老矣的老牌航天大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一旦蘇醒依然不可小覷。

航天開發(fā)中看似默默無聞的日本,卻有著一鳴驚人的創(chuàng)舉,似乎也有了競爭前幾位的能力。其先后發(fā)射的隼鳥號和隼鳥2號任務,都是將探測器發(fā)射到距離地球數億公里,旅程分別為幾十億公里,前后花費了了十數年時光,分別從小行星“系川”和“龍宮”上取樣返回地球。

值得一提的是,歐盟和日本在航天活動中,都相互以及與美國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對自身航天事業(yè)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韓國和阿聯酋的航天也正在崛起。目前,這些航天強國(地區(qū))都有了探月甚至載人登月計劃,各種探索也此起彼伏。

由此可以預見,在可預期的未來,太空航天的競爭將更加劇烈。

印度是世界上第四個發(fā)射探測器在月球軟著陸的國家,這在航天史上當然非常重要,單從這一點上看,印度排在世界航天大國的老四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從整個航天技術和綜合實力,以及未來預期發(fā)展來看,印度能否排在老四地位還有很大爭議。

目前世界航天能力的排名網上有多種,其中一種為:1、美國;2、中國;3、日本;4、俄羅斯;5、歐盟;6、印度;7、韓國……;還有一種排名為:1美國;2、中國;3、俄羅斯;4、歐盟;5、印度;6、日本;7、韓國……等等。

其實這些排名都不具備權威性,是網友們各自的看法而已,但美國老大,中國老二似乎已經得到了世界輿論的公認。這也充分肯定了中國這些年航天事業(yè)的巨大進步。但我們決不能忘乎所以,從總體上講,我們的航天能力與老美還有很大差距,甚至某些方面也還不及俄羅斯,我們只有老老實實踏踏實實的努力,才能夠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一家之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chuàng)版權,請尊重作者版權,感謝理解支持。

評論
科普62a1537e
學士級
學科學用科學。
2023-09-20
科普5c常壽忠
大學士級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