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云卷云舒是什么云?

白云朵朵
原創(chuàng)
從事氣象觀測27年,用科普文章和小視頻形式展現(xiàn)生活中的氣象。
收藏

在互聯(lián)網(wǎng)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云計算、云儲存、云時代、……人們對這些名詞不是很陌生,百度搜索,輸入“云”,便是百度云、阿里云等等之類,中國人最常用的各種拼音法打漢字,無論在手機還是電腦中,只要輸入“yjs、aly、bdy”,就會快速的出現(xiàn)“云計算、阿里云和百度云”詞匯的選項,直接選入,不用輸入這三個字的全部的拼音字母。讓人覺得,在如今“云”成了代名詞,但有誰知道怎么這些名詞中會用“云什么”命名而不用其他,這跟天空中云的一些特性有關。實際的云空間如何量級,千變?nèi)f化的云怎樣確定它的形狀,那就讓我們從氣象中對云的觀測來說說云狀分類和云量確定,它們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時代變遷?

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什么是云,云是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后化成的小水滴或凝結(jié)成的小冰晶,混合在一起漂浮在空中的可見物。是由于地球被太陽照射后,地球上的水蒸發(fā)形成水蒸氣,不同的水汽條件和大氣運動的條件下形成了各種形狀,不同高度,不同顏色的云。

白云飄飄,黑云滾滾、硝云彈雨,流云奔涌,人們喜歡用形態(tài)或顏色來形容它們,盡管奇形怪狀,形態(tài)各異,各種各樣的云還是有靠譜的名字。讓我們從云的分類上來了解它們的名字。科學上云的分類是1929年,國際氣象組織以英國科學家路克?何華特(Luke Howard)于1803年制定的分類法為基礎,按云的形狀、組成、形成原因等分,把它們分為三族十屬二十九類。

按照云底離地面的高度分為高云、中云、低云三族。高云族們通常在4500米以上的對流層較冷的部分中形成的,這里空氣溫度低,水汽凝固成冰晶,呈白色,在高空風的吹拂下,它們有時像大掃把,有時又像籠罩著的一層輕紗或薄暮,有時又像排列整齊的魚鱗片,細小瓦片。這些就是我們最常見的卷云,卷層云,卷積云成員。最好的判別它們方法是,太陽透過它們,地物有影子,它們環(huán)繞著太陽,有美麗的內(nèi)紅外紫的暈圈出現(xiàn)。高云族們不想高高在上了,開始下降,處在了2500米至4500米高空中時,就變成了中云家族。這時它們由過度冷凍的小水點組成了。如果它們下降后不想變身,依舊是呈扁圓形的瓦塊狀、魚鱗片,稍稍變化成了水波狀的密集云條,這時它們有了高積云的名字,薄時呈白色,厚時呈暗灰色。它們時常喜歡環(huán)繞日月,出現(xiàn)外紅內(nèi)藍的華環(huán)。如果它們變成了帶有條紋或纖縷的較均勻云幕,還要混混燃料變成灰白或灰色,那名字也變成了高層云。低云族是在2500米以下的大氣中。如果中云族們調(diào)皮,再繼續(xù)下降變化,成行、成群或波狀排列組成團塊或條形云條,換成了層積云的名字,它們有時滿布全天,有時分布稀疏,常呈灰色、灰白色。低云家族當中還有濃密灰暗的層云,還有扁平的淡積云,在陽光下呈白色,晴天常見。淡積云們逐漸增多,繼續(xù)發(fā)展,這時它們變成了像花椰菜一樣個體臃腫、高聳的濃積云,再繼續(xù)變化便要大發(fā)雷霆,電閃雷鳴、狂風暴雨,搖身一變成了積雨云,為了顯示體內(nèi)的大能量,它們的云底陰暗混亂,起伏明顯,有時呈懸球狀。還有中云族的高層云繼續(xù)下降增厚,變成了雨層云,常常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布滿全天,連續(xù)下雨。低云族們能量耗盡,下完雨后消停了,升高升高,變成了中云族,再還要繼續(xù)升升,消退加入到高云族里去了。

天空中的云族們時而朵朵盛開,云卷云舒,時而布滿全天,天昏地暗,大雨傾盆;這真是天公喜怒無常,讓云族們變化萬千。如此一來,就有了疑惑,如此變化多端,在天空中,它們到底有多少的量?天空中飄來一朵云彩,微乎其微,是否可以不計算量?烏云密布時云又是多少的量?是不是像云儲存一樣無限量?那不是,在氣象上天空之中有多少云用“云量”來表示,它是云遮蔽天空視野的成數(shù),分為總云量和低云量,日常工作中所記錄的云量實質(zhì)為氣象觀測員所看到的視云量,目測到的云量,按照成數(shù)記載。觀測云的地方,必須是視野開闊的地方,看到天空布滿云,沒有一丁點空隙時,便是10成總云量,天空中飄著幾朵白云是微量的總云量,用0記錄,萬里無云時云量記載欄是空白的。其他的量級,將天空分成10份,其中云量有幾份,就是幾成,占一半就是5成的云;云占全天十分之一,總云量記1,不足0.5按照微量記錄,天空中可以看見藍天空隙時,按照“10?”記錄。低云是低云所占天空中的量,記法跟總云量一樣。我們所說的晴天是0到3成的云量,多云是3到7成的云量,陰天是7成以上的云量。

天氣預報中,對云的應用,也是一個科技發(fā)展的過程,從新中國成立開始建氣象站,云是按照以上的分類,在全國各地的氣象觀測站,觀測員們在規(guī)定的統(tǒng)一時間,目測云,從它們多變的外形,不同的顏色,不斷的連續(xù)演變,結(jié)構(gòu)和排列,還有伴隨的天氣特征,來判定記錄它們的種類,記錄云量、云高,云狀。云的觀測對觀測員來說也是一種考驗,需要練就火眼睛睛,才能正確的判定。一直到了2014年我國取消了云狀的人工觀測,大多數(shù)臺站一直到現(xiàn)在還保留著人工對云量和云的高度觀測?,F(xiàn)在,隨著衛(wèi)星云圖和雷達拼圖看云技術的發(fā)展,逐漸代替了人工目測云,氣象衛(wèi)星從太空不同的位置對地球表面進行拍攝,大量的觀測數(shù)據(jù)通過衛(wèi)星傳回地面工作站,再合成精美的云圖照片。通過衛(wèi)星云圖圖象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亮度和紋理等特征,可以識別云的種、屬及降水狀況。2019年1月1日開始,我國取消了云的各項人工觀測,云的自動化時代到來,全新的云觀測儀全方位的繼續(xù)努力監(jiān)測天空中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