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視如糞土”、“朽木糞土”,可見,糞便自古以來在大眾認知中即不雅、無價值的代表。但在醫(yī)學領(lǐng)域,小小的糞便卻能發(fā)揮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就聊一聊“便便”那些不為人所熟知的事兒。
糞便,俗稱“大便”,是人或動物的大腸排泄物,糞便的四分之三是水分,剩余四分之一大多是蛋白質(zhì)、無機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纖維、脫水的消化液殘余以及從腸道脫落的細胞和死掉的細菌,還有維生素K、維生素B等。通過觀察糞便的形狀和顏色,我們可以從中獲取大量信息,以提示疾病。
大便的形狀。根據(jù)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可將大便的形態(tài)分為7種類型。
大便的顏色。大便的顏色取決于飲食及膽汁的量。
那么,如何在黑便出現(xiàn)早期發(fā)現(xiàn)上消化道出血呢,我們體檢中常見的糞便隱血試驗即可實現(xiàn)篩查這一異常,當成人每日消化道出血>5~10ml,糞便隱血試驗就可呈陽性,糞便隱血試驗也是早期篩查大腸癌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大便隱血試驗陽性并不意味著一定是消化道惡性病變,痔瘡、結(jié)直腸良性息肉等也會導致陽性,因此,隱血試驗陽性者應及時復查或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
糞便隱血試驗作為健康體檢基礎(chǔ)檢查項目之一,因大便留取不便或檢時無便意,往往被人們忽視,而被棄檢,也就失去了早期篩查消化道疾病的機會。但其實大便隱血試驗檢查是消化道疾病的“照妖鏡”,無創(chuàng)、成本較低、價格低廉、且操作方便。
小小的“便便”,大大的學問,每次排便后回頭看看,說不定會有意外發(fā)現(xiàn)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