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情況
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主要分布于江蘇、浙江、甘肅、河南、陜西、廣西和安徽等地。日本也有分布。1
形態(tài)特征
圓錐花序頂生,長約20-50厘米,下部分枝長達12厘米,花紫紅色或黃棕色;萼5深裂幾至基部,萼片條形,向外卷曲,長7-9毫米,外面被淡黃色短柔毛,內面僅在基部被柔毛;花梗與花幾等長;雄花的雌雄蕊柄與萼等長,下半部較粗,無毛,花藥15個不規(guī)則地聚集在雌雄蕊柄的頂端,退化子房梨形且甚??;雌花的子房圓球形,被毛。蓇葖果膜質,有柄,成熟前開裂成葉狀,長6 -11厘米、寬1.5-2.5厘米,外面被短茸毛或幾無毛,每蓇葖果有種子2-4個。
藥材來源
考證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1
藥材基源
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的花。12
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 花淡黃綠色、紫紅色或黃棕色,基部有梗。無花瓣,花萼筒狀,長約1mm,裂片5,長條形,向外卷曲。被淡黃色短柔毛。雄蕊10-15枚合生,約與萼等長。氣微,味淡。13
采收炮制
6月采收。篩凈泥屑,揀去雜質,曬干。1
藥方選錄
①治水腫: 梧桐花(干)三至五錢。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燒燙傷:梧桐花研粉調涂。(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12
藥性論述
性味歸經(jīng)
甘;平。歸肺;腎經(jīng)。1
功效主治
利濕消腫;消熱解毒。用于水腫;小便不利;無名腫毒;創(chuàng)傷紅腫;頭癬;湯火傷。1
各家論述
①《山海草函》:“治癩頭,湯火傷?!?/p>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涂。1
化學成分
含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芹菜素(apigenin)。還含水溶性多糖(polysaccharid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