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清明寒食吃青團,背后有哪些知識和故事?

中國科學技術館
傳播熱點科學知識,弘揚科學家精神。
收藏

春暖花開,臨近清明,一種圓滾滾的綠色糯米團子成為了熱門網紅,它就是好吃的青團。青團是什么?清明寒食為何要吃青團?青團背后有哪些知識和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艾草——綠油油的青團全靠它

青團,也叫清明果、青團子、春團,是發(fā)源于江南一帶的傳統小吃。將艾草汁拌進糯米粉里,再包裹進喜歡的餡料,揉捏成圓滾滾的團子,最后上鍋蒸熟就可以吃了。青團不甜不膩不粘牙,還帶有清新的青草香氣,一口入魂,仿佛在品嘗春天的味道。

艾草是作青團的“靈魂”原料,可以讓糯米團子呈現出綠油油的“春色”,吃過之后唇齒留香。在江南一帶,臨近清明,空氣中都彌漫著艾草汁的味道。

新鮮艾草/作者拍攝

在鄉(xiāng)村,想要獲取艾草并不難,田間、塘邊、山腳都有它們的身影。這種不起眼的小草深得人們的喜愛,《詩經?王風?采葛》中就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的句子。

艾草發(fā)于清明,盛于五月,有言道“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清明前后,新鮮的艾草可以做青團、做艾糍、入菜、燉湯。到了端午,將艾草卷起綁成一束,插于門楣,以求消災、解難,艾草特殊的香氣還能能驅瘴氣、驅蚊蟲。

艾草(葉)還有“醫(yī)草”之稱,在中醫(yī)藥中占有一席之地,民間至今還流傳著“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諺語。我國迄今發(fā)現的最早的醫(yī)學方書《五十二病方》中,就記載有艾葉的療效與用法。

《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針灸。

《藥典》(2015年版)記載:艾草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能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濕止癢,常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外治皮膚瘙癢。

在都市中,新鮮艾草或許難覓,但艾條、艾草足浴包之類的產品卻很常見。需要提醒的是,考慮到艾草本身的藥性,無論是食用,還是外用,都應注意用量和頻率,每周不宜超過3次。

傳統豆沙青團

青團最常見的餡料是紅豆沙,隨著大家對青團喜愛程度的持續(xù)走高,近些年不少商家推出了各種新口味的“網紅”青團,也非常受年輕人的喜愛。來,我們一起看看這網紅青團都是什么味兒的:

咸蛋黃流沙爆珠青團

咸蛋黃肉松青團

芥末魚松味青團

腌篤鮮味青團

筍干菜味青團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一顆青團寄相思

古書《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潔凈而清明,故謂之清明?!?/p>

清明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日期一般在每年公歷的4月5日前后。清明前后,天氣漸暖、雨水增多,我們的祖先認為清明前后是適宜耕種的好時節(jié),現在的農戶也十分看重“清明雨”。同時,清明也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祭祀節(jié)日,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日子。

大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祭祀的同時,也伴有踏青郊游的活動。這是因為清明節(jié)吸收了上巳節(jié)的內容。上巳節(jié),俗稱三月三,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jié)日,時間與清明節(jié)臨近,正值大地花紅柳綠、萬物吐故納新之際,是古人舉行踏青、祓禊(讀音fú xì,即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活動的重要日子。

青團還與另外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有關——寒食節(jié)。寒食節(jié)為冬至后第105天,常在清明前一兩天,民間傳說是春秋時期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節(jié)日。

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饑寒交迫之時,介子推割肉獻食。后來晉文公即位,介子推帶著老母隱居山中。晉文公屢次請他出山受封賞,介子推不肯,晉文公便下令放火燒山相逼。沒想到介子寧可被燒死也不愿出來,最后抱樹而亡。所以,晉文公下令,以后這天都不許燒火煮食,以禁火、吃冷食的方式來紀念介子推。

在不能生火做飯的日子里,百姓們要提前準備好各種冷食,其中就有后來的青團(感覺青團成為了”儲備糧”?)。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寫下“寒食青團店,春低楊柳枝”的詩句,為小小的青團增添了幾分文化韻味。

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時間相近,后者在歷史發(fā)展中吸收了前者祭祀、禁火、冷食的習俗,加上清明節(jié)自身” 追憶故人”的節(jié)日意義,時令小吃青團也擁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如今,青團因為萌萌噠的外表、軟糯Q彈的口感、層出不窮的餡料而C位出道,紅遍了大江南北?!扒迕鞒郧鄨F”,不但是人們對美味的追求,也是追憶傳統節(jié)日的一種形式。你今年吃了什么口味的青團呢?

評論
演繹無限精彩!
大學士級
每當臨近清明,艾草飄香時,我們便會想起那一個個碧青油綠、甘甜細膩、清香爽口的青團。青團的背后,不僅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種歷史和文化的傳承。
2024-04-04
臭皮匠心
學士級
今天清明節(jié),我們不僅要享受青團美味,更是對先輩的追思,不忘先人,激勵后人,發(fā)揚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承好中華文化。
2024-04-04
求識
進士級
學習。
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