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宋朝在消防上頗有建樹,為什么城市火災還特別多?

消防先生
向公眾傳播消防知識,使人們遠離火災。
收藏

“陳橋兵變”后,趙匡胤建立宋朝,定都開封,改稱東京或汴京。宋朝的農業(yè)、工業(yè)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商品經濟也迅速興起,宋朝的經濟在世界上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

商品經濟的興起和發(fā)展使宋代城市數(shù)量增加,規(guī)模擴大。北宋都城汴梁和南宋都城臨安人口都在百萬以上,遠遠超過當時世界上其他任何城市。

隨著城市發(fā)展的步伐加快,城市火災也逐漸多了起來,并日趨嚴重。

僅據《中國火災大典》收錄的,在兩宋320年中,全國各地發(fā)生的火災就有1122起,其中縣城以上城市的火災為952起,占火災總數(shù)的85%。城市火災占全國火災數(shù)量,大大超過此前的歷朝歷代。

南宋僅在臨安,前后發(fā)生毀城性的大火就多達5起,每次受災都在萬戶以上,人民深受其害。

為什么宋代城市火災如此嚴重?主要有以下原因。

街道狹窄,房屋間距縮小

汴梁城的道路網布置與漢、唐相比,街道寬度明顯變窄,而且密度增加。

宋代城內涌入了大量平民,從事各種手工業(yè)和服務業(yè),這種人家戶型較小,每戶占地不多,不像漢、唐時期城市中居住著大量官僚地主,每戶都是占地廣闊的深宅大院。

從宋代開始,城市雖然仍保留著坊名,但那只作為城市保甲管理的范圍,各坊之間已經沒有墻垣為限了。

就連北宋汴梁城中著名的寺廟大相國寺,也被兼作最大的交易場所,“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人山人海。

宋室南渡之后,新都臨安很快出現(xiàn)相同的情況。北方的官僚貴族、大賈富商及大量平民,紛紛遷居臨安,當?shù)厝丝谘杆僭黾印?/p>

到度宗咸淳年間(1265-1274年),增加到“主、客戶,三十九萬一千二百五十九;口,一百二十四萬七百六十。”

人口驟增,商貿繁榮,造成房屋稠密。坊巷內有住戶,有商家店鋪;有的是前店后宅,有的樓下開店鋪樓上是居宅。

建筑物耐火等級低,可燃物多

宋代的房屋建筑多用竹木,即使在開封、臨安這樣的都城,為了降低造價,一般人家的屋頂也不用瓦片,多以茅草、竹席覆蓋,四周圍墻,大多采用蘆葦,涂上泥,刷上石灰水。

臨安的民居板壁居多,磚垣特少。如改建瓦屋,費用幾乎大十倍,民間負擔不起。

連朝廷的低級官員也只能在席屋棲身,一般平民的住宅情況可想而知,一旦遇火災,則不可收拾。

明火眾多,用火不慎

宋人奉佛太盛,家作佛堂,徹夜點燭,燭燼亂拋。居民還常在火爐上罩上熏籠,用于熏香、烘物和取暖,稍有不慎,就會引發(fā)火災。

面對嚴重的火災,宋朝的政府在消防上還是頗有作為。

宋朝首創(chuàng)制訂了從中央到地方直至鄉(xiāng)村基層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在發(fā)生重大火災后,宋代許多皇帝都下了“罪己詔”。

宋朝還采取了稱為“嚴火禁”的消防治理措施,主要包括開辟火巷,教用陶瓦;監(jiān)管火燭,從嚴查處;完善火備,不致疏虞以及嚴明賞罰等方面。

北宋還在汴梁建立了自古羅馬以后人類社會第一支由中央政府組建的城市消防隊。到南宋時期,臨安稱為“潛火軍”的專業(yè)消防隊的人數(shù)多達5100人。

宋朝在消防上作出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隨著經濟迅速發(fā)展而迅猛增長的火災對社會的危害。

由于宋代消防裝備技術進步不大,滅火裝備以唧筒、水囊、水袋為主,機動性又不強。消防隊伍盡管人數(shù)多,但滅火裝備落后,尚未具備對城市大面積火災進行有效控制的能力,因此城市火災還是頻繁地發(fā)生。

文|范強強

圖|來自百度圖片

評論
科普6242c5cf77c62
舉人級
宋朝在消防上頗有建樹,為什么城市火災還特別多
2022-04-22
科普中國俄體鎮(zhèn)023
太師級
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