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了,貌似早晚都有了一丟丟令人驚喜的涼意。防暑的任務就結束了嗎?不,秋老虎可能會出沒,防范依然要重視。
01“秋老虎”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
“秋”是指秋季,“老虎”在中國文化中常被用作勇猛、威嚴的象征,“秋老虎”形容秋季里出現的如同老虎一般兇猛的高溫天氣。
古代,人們只能通過觀察自然現象和積累經驗來預測天氣變化,為此創(chuàng)造了許多生動形象的詞匯來描述不同季節(jié)和天氣現象,“秋老虎”就是其中之一。
02 如何識別“秋老虎”天氣?
在氣象學上,“秋老虎”一般指在立秋后,特別是三伏出伏以后,出現的短期回熱,氣溫在35℃以上的天氣。“秋老虎”主要發(fā)生在每年公歷的8月底至9月之間,這一時期正是夏季向秋季過渡的階段。
“秋老虎”天氣通常表現為早晚清涼,午后高溫暴曬,空氣干燥,陽光充足。在這種天氣下,由于晴朗少云,日照強烈,氣溫會顯著回升,給人帶來悶熱的感覺。
8月25-26日全國最高氣溫預報,依然有不少地區(qū)的最高溫度超過40℃(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03 “秋老虎”天氣是怎么形成的?
“秋老虎”之所以會出現,主要是因為副熱帶高壓。
到了秋季,控制我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本應逐步向南移動,但這個過程并不是一氣呵成的,有時會出現波動,于是,重新向北抬升。那么,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地區(qū)天氣晴朗少云,日射強烈,從而引發(fā)氣溫回升。
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圖片來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高中地理 必修1》)
04 “秋老虎”天氣會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嗎?
我國地域遼闊,南方和北方的“秋老虎”表現并不相同,華南地區(qū)的“秋老虎”通常比長江流域的“秋老虎”來得遲,一般推遲2-4個節(jié)令。
8月21日高溫落區(qū)預報(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南方和北方兩大區(qū)域的“秋老虎”與氣候、地形、海洋影響等多種因素有關。南方地區(qū)以高溫持續(xù)時間長、濕熱交織、雷雨天氣頻繁和植被茂盛為特點;而北方地區(qū)則以干熱為主、冷空氣活動頻繁和高溫強度相對較低為特點,這種差異體現了我國氣候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秋老虎”的持續(xù)時間也因地而異,從半個月到二個月不等,有時還會出現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的情況。
05 “秋老虎”天氣如何做好防范?
“秋老虎”的防范需要從防暑降溫、適時添衣、補充水分、調整作息、注意飲食健康和適當運動等多個方面入手,讓你的健康和生活質量不受“秋老虎”影響。
◎持續(xù)防暑。盡管已經進入秋季,但“秋老虎”來襲時,氣溫仍然很高,因此防暑降溫工作不能松懈。應保持室內通風,使用空調、電扇等設備降低室內溫度。同時,應盡量避免在中午時段進行戶外活動,以減少中暑的風險。
◎關注天氣變化。秋季晝夜溫差大,早晚氣溫較低,因此外出時應隨身攜帶一件外套,以便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避免感冒。
◎調整家居環(huán)境。在居家環(huán)境中,尤其是夜間,應注意房間溫度,避免空調開溫度過低而導致身體受涼。
◎增加飲水量。出伏后天氣日漸干燥,人體容易缺水,因此應增加飲水量。成年人每日飲水量應保持在1500至1700毫升左右,并注意少量、多次、慢飲的飲水原則。
出伏后天氣日漸干燥,應增加飲水量(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fā)版權糾紛)
◎補充電解質。在高溫環(huán)境下工作或運動時,人體會大量出汗,導致電解質流失。因此,在補充水分的同時,還應適當補充電解質,如飲用淡鹽水或運動飲料等。
◎飲食調節(jié)。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同時,應少吃辛辣、燥熱、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身體負擔。
◎多吃新鮮果蔬。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可以滿足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并補充因排汗而丟失的鉀等礦物質。
◎保證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體恢復和免疫力提升。在“秋老虎”期間,應適當延長晚間睡眠時間,并在午后進行短暫的小憩(以不超過30分鐘為宜),以緩解“秋乏”現象。
◎調整作息時間。由于秋季天亮得較晚、黑得較早,因此可以適當調整作息時間,早睡早起,以適應季節(jié)變化。
◎適量運動。適當鍛煉有助于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在“秋老虎”期間,可以選擇在涼爽的早晚時段進行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鍛煉,如慢跑、登山、散步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鍛煉時應避免過度勞累和大量出汗,以免導致身體受涼或中暑。
作者:王元紅 天氣氣候高級工程師
出品: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