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腦袋突出還是胎生,“錘頭鯊”寶寶不會難產(chǎn)么?

果殼自然
探索萬物之美,守護自然的豐富、獨特與永恒。
收藏

鯊魚這個古老的物種,已經(jīng)在這顆藍色星球上游弋了至少4.2億年。但直到約0.2億年前,它們中長相最怪異的一支才“姍姍來遲”。

圖片

長成丁字形的鯊魚。圖:Kris Mikael Krister / Wikipedia

這種令人印象深刻的奇特大魚,是鯊魚家族里最“年輕”的成員,它就是雙髻(jì)鯊。

頭頂“發(fā)髻”的另類鯊魚

雙髻鯊,最顯著的特征是前端向兩側(cè)突出的夸張頭部,因為形狀酷似古代東亞女子頭頂?shù)碾p發(fā)髻而得名,于是又俗稱“丫髻鯊”。在英文里,雙髻鯊?fù)ǔ1唤凶鳌板N頭鯊”(hammerhead sharks),它扁平而伸展的頭部結(jié)構(gòu)也被稱為“頭翼”(cephalofoil)。

圖片錘頭雙髻鯊的“頭翼”。圖:Marko Dimitrijevic / Wikipedia

真鯊目雙髻鯊科下只有一個屬(Sphyrna),共有九種雙髻鯊,它們廣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無溝雙髻鯊S. mokarran、路氏雙髻鯊S. lewini和錘頭雙髻鯊S. zygaena是其中比較常見且體型較大的三種。

圖片本屬體型最大的無溝雙髻鯊。圖:Albert kok / Wikipedia

其它大型雙髻鯊彎曲的頭翼前緣中間有凹陷,而錘頭雙髻鯊的頭翼前緣是平滑的,因此它又俗稱“平滑錘頭鯊”(smooth hammerhead)。它的種本名源自古希臘語中的“zygon”一詞,本意為“軛”,指的是駕馭時套在家畜脖子間的曲木,分類學(xué)大神林奈用這個詞,傳神地描述了錘頭雙髻鯊那弧形的頭部。

圖片路氏雙髻鯊(左)和平滑錘頭鯊(右)。圖:NMFS-PIRO Observer Program / Wikipedia

怪異的頭型之謎

錘頭雙髻鯊的體型僅次于無溝雙髻鯊,體長約為3.5米,最長可達5米,體重超過400公斤。錘頭雙髻鯊向兩側(cè)突出的頭部長度大約相當(dāng)于體長的1/4,它們的鼻孔位于頭翼末端,兩眼則分列于突出部位的頂端。

圖片馬耳他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的雙髻鯊標本。圖:Em?ke Dénes / Wikipedia

雙髻鯊如此怪異的頭型有何生理學(xué)意義?生物學(xué)家們有著不同的猜測:

猜測1. 雙髻鯊奇異的頭型能夠提升游泳和捕食的效率。

人們發(fā)現(xiàn)雙髻鯊游動時急轉(zhuǎn)的頻率和速度都高于其它鯊魚,寬闊而扁平的頭部能起到方向舵的作用,使雙髻鯊游進得更加平穩(wěn),急轉(zhuǎn)起來更加自如。此外,扁平如鏟的頭部似乎還是稱手的捕獵工具,讓它們能將想要逃跑的獵物牢牢壓在身下。

圖片錘形的頭使錘頭鯊能更有效地轉(zhuǎn)動捕食。圖:suneko / Wikipedia

猜測2. 寬闊的雙眼距離和鼻孔距離,讓雙髻鯊能夠獲得更廣的視野、更好的深度感知力,也能更精確地追蹤氣味來源。

寬闊的眼距增加了雙髻鯊視覺的重疊范圍,這種雙眼視覺有助于更精準地感知深度,判斷距離;寬闊的眼距還使它們獲得了更廣闊的視角,雙髻鯊只要稍稍扭動頭部,就能看到身后的情況;隨著眼球在垂直平面的轉(zhuǎn)動,雙髻鯊還能觀察到上方和下方的情況。

圖片位于兩側(cè)的眼球使雙髻鯊有更廣闊的視野。圖:Carolina's marine lab / Flickr

和其它鯊魚一樣,雙髻鯊具有無比靈敏的嗅覺。雙髻鯊寬闊的鼻孔距離,或許使它們在快速游動中,能夠更敏銳地接收到兩側(cè)鼻孔間細微的氣味差異,這使得追蹤氣味來源變得更加精準。

浩浩蕩蕩的旅行者

錘頭雙髻鯊廣泛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它可能是最耐受低水溫的一種雙髻鯊,活動范圍比另外幾種雙髻鯊更廣闊。夏天它們會遷徙到寒冷水域,冬季則返回至熱帶海域。北至新斯科舍省和維京群島,南抵巴西和阿根廷南部,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雙髻鯊一般獨自或小群體活動,但每到遷徙的時候,它們常會成百上千條一起聚集成浩浩蕩蕩的遷徙大軍。

圖片錘頭雙髻鯊的分布范圍。圖: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一些地區(qū)依然會食用雙髻鯊魚肉、魚翅,或?qū)⑺鼈兗庸こ善渌a(chǎn)品。和其它大型雙髻鯊類似,人類漁業(yè)的兼捕和誤捕是造成錘頭雙髻鯊種群數(shù)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成群巡游的習(xí)性使得它們很容易被大批量誤捕。由于雙髻鯊被捕獲后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特別強烈,即便是挑揀拋棄入海,成活率也極低。

圖片男子在索馬里的街上背著雙髻鯊。圖:Marco Gualazzini / Wikipedia

雙髻鯊以卵胎生的方式繁殖,它們的受精卵在體內(nèi)發(fā)育,胚胎首先會消耗卵黃囊中的養(yǎng)分,而后卵黃囊會轉(zhuǎn)變成類似于哺乳動物胎盤的結(jié)構(gòu),幼鯊?fù)ㄟ^這個結(jié)構(gòu)與母體相連,并繼續(xù)發(fā)育。雌雙髻鯊的體型越大,它們能孕育幼鯊的數(shù)量越多。通常,雌雙髻鯊一次可以產(chǎn)生20~40枚受精卵,小雙髻鯊出生后便會離開母親獨自生活。

圖片雙髻鯊出生后便會離開母親獨自生活。圖:Commander John Bortniak / Wikipedia

雖然錘頭雙髻鯊能潛至200米以下的深海,但多數(shù)時候它們更喜歡在水深不到20米的淺水中游曳。它們是十分貪婪的獵人,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河口、海灣及島嶼附近,體型較小的雙髻鯊以各種甲殼類、頭足類和小型魚類為食;較大的個體通常會獵捕鰩魚和其它鯊魚。

圖片雙髻鯊能上達淺水也能下潛深海。圖:FLORIDA SHARK DIVING / youtube

成年錘頭雙髻鯊的體型碩大,因此,它和另外幾種大型雙髻鯊都被視為會對人類構(gòu)成潛在威脅的鯊魚。除了大白鯊和虎鯨,它們幾乎沒有天敵。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