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洪水滔天,民不聊生。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帶著百姓因勢利導、疏浚河道,歷經(jīng)無數(shù)艱難險阻,終于治伏洪水,大地重獲生機。
但治水的故事并未終結,在遙遠的嶺南大地,那里的人民也演繹了不朽的治水傳奇......
早在先秦時期,南越王趙佗在河源沿東江修建嶺南最早城邑,在廣州鑿井取水,修建南越國木構水閘,這是我國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構水閘遺址。
東漢時期,袁氏族人在今連南三江至連州龍口一帶開拓良田,修筑水渠,筑成珠江水系第一個攔河筑壩的水利工程——“龍腹陂”,作為北江流域秦漢時期的著名水利工程,龍腹陂歷經(jīng)1800余年,至今仍造福于民。
南北朝時期,嶺南民族領袖冼夫人,傳播中原先進生產(chǎn)技術,大力興修水利,并且親自率領百姓把儋州縣城遷往離海較遠的東南方,避免了每年暴雨臺風浸害,使人民安居樂業(yè)。
唐宋時期,韓愈在潮州不到八個月的時間,在當?shù)仳岟{除害、筑堤防洪、治水興農(nóng)、發(fā)展???,潮州人感恩千年,建祠立碑,從此有了韓江、韓山。
在惠州,蘇軾捐贈了御賜的犀帶修建東、西新橋,沿西湖修建蘇堤,“兩橋一堤”不僅造福了百姓,還增添了“蘇堤春曉”的浪漫景致。
在廣州,蘇軾設計了中國最早的自來水工程,解決了廣州百姓的飲水難題。
包拯調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期間,治理西江水患,圍堰造地、排瀝屯田、掘井取水,開創(chuàng)了珠三角?;~塘式農(nóng)業(yè)雛形,在完善防洪排水體系的同時,又大大增加了可耕種的土地,使之地盡其利、水盡其用。
明清時期,出生于廣東的“治水狀元”莊有恭著《三江水利記略》,把興修海塘作為工作中心,在江浙治水的政績顯著,其治水思想和方法沿用至今。
民國時期,革命領袖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首次提出修建三峽工程、大藤峽水利樞紐等重大水利工程設想,為中國水利事業(yè)繪制了宏偉藍圖。
從瘴癘之地到魚米之鄉(xiāng),一代代嶺南人民治水患、興水利,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篇篇滄海桑田的治水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