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打工人心聲:拒絕加班,是我對勞動節(jié)最大的尊重

果殼
科學和技術(shù),是我們和這個世界對話所用的語言。
收藏

在累死人的調(diào)休連軸轉(zhuǎn)之后,打工人們終于迎來了一個5天勞動節(jié)假期,也是真正屬于打工人們自己的假期。為了過一個安心的假期,有些朋友或許今晚還要加班。如果你正是其中的一員,那么恭喜你——你恰好違背了勞動節(jié)的初衷。

實際上,勞動節(jié)的起源,和我們法律現(xiàn)行的“8小時工作制”有關(guān)。對,你沒看錯,勞動節(jié)就是為了慶祝我們來之不易的每天8個小時、每周40個小時不能再多了的工作時間。雖然很多社畜996身不由己,但合理的工作時間是工作者權(quán)益的核心,也是勞動節(jié)的核心。

不過,為什么是8個小時?這個時長有什么講究么?

8小時是怎么來的?

在工業(yè)革命初期,許多工廠工作條件惡劣在逐利的資本家壓榨下,許多工人的工作時長甚至達到了16個小時。失去耕地、來到城市養(yǎng)家糊口的工人們別無選擇,過著睜眼就是機器轟鳴、一直到睡覺之前都不得休息的日子,工資也很微薄。

許多工廠在那時候都是日夜連軸轉(zhuǎn)。以紡織行業(yè)為例,工廠都是以一個中央燃機為總動力中樞,或者坐落在水邊,通過湍急的水流驅(qū)動巨大的水輪,再用皮帶傳動,給整個工廠供能。冷卻和重啟內(nèi)燃機會耗費大量的燃料,而水車的操控也是一件大事兒。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工廠不要停下來,讓工人們連續(xù)倒班工作。

在漫長的工作時間和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的壓迫下,工人開始想辦法反抗。有砸機器的,有罷工怠工的,當然也有組織起來爭取權(quán)益的。但一天“應(yīng)該”工作多少小時,當時的人們并沒有一個絕對的概念。在19世紀初期的一眾樸素的理論家里,有一個人叫羅伯特·歐文(Robert Own),是來自英國威爾士的烏托邦主義者。他出身貧寒,后來通過努力積攢了一些資本,當上了小老板。不過他對世界大同的興趣要高于掙錢的興趣。他提出要提高福利、要做慈善、要勞逸結(jié)合,還提出了“工作8小時,休閑8小時,睡覺8小時”的口號。

雖然這個口號后來還傳到了美國,被美國工人念得朗朗上口;在那時候,歐文的社會實驗還是失敗了——“只”工作八小時,在當時的英國還是一個奢求。

但真正實現(xiàn)了壓縮工時的斗爭,還是從19世紀中葉開始的。工人們和資本家展開了漫長的拉鋸戰(zhàn),代表工人的工會,不斷爭取自己的權(quán)益,讓各個地方、各個層級的政府制定限制工時的條款。在英國,女工和童工先爭取到了限制工作時長為12小時的條款,緊接著是法國工人的12小時。在美國,費城工人爭取到了10小時,隨后也有幾個州立法規(guī)定了10小時的勞動時間。

就這樣,各地的工人運動逐漸開始積攢力量,并發(fā)展成全國性的、甚至國際性的運動,并開始向爭取8小時進展。1867年,芝加哥工會推動伊利諾伊州制定了限制工時的法律,然而法律中卻包含了一條“雇主可以自由和工人簽訂工時合同”,這相當于一個巨大的漏洞。對此相當不滿的工人和工會,在1867年5月1日展開了聲勢浩大的罷工活動。這次活動還擴展到了美國各大城市以及歐洲,成為了五一勞動節(jié)的起源。

8小時工作制,不僅成為了各方奮斗標準,也成為了一個國際慣例。1919年,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建立,勞工大會通過的第一項公約就是工時公約,規(guī)定每周最長只能工作48小時——由于當時每周工作6天,這也相當于每天8小時的工作制。國際勞工組織是《凡爾賽條約》的產(chǎn)物,具有了國際意義上的約束力(但此條約美國國會沒批,這是后話了)。

縮短工時是社會潮流

如果你認為關(guān)于工時的斗爭是工人單方面推動的,那就錯了。實際上,政府部門乃至工業(yè)界也出了一份力。減少工時、提高工資,逐漸成為了一個社會共識。畢竟,社會的繁榮不僅僅需要生產(chǎn),也需要消費,更需要資本的投入和技術(shù)的進步,而不僅僅是堆人力。

1869年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尤利西斯·格蘭特(Ulysses S. Grant)帶頭簽署了一項法令:在不降薪的情況下,把政府部門的工作時間減少到了每天8個小時。1898年,礦業(yè)工人爭取到了8小時工作時間;1905年,8小時工作制成為了印刷行業(yè)的行規(guī)。

20世紀到來之后,福特工廠更是史無前例地將“工人福利”一事貫徹到位。亨利·福特(Henry Ford)發(fā)明了所謂的“福特制”,即流水線標準化作業(yè)的形式。在他看來,大規(guī)模機器作業(yè)、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規(guī)模消費是分不開的。他希望工人們不僅能要體面地在工廠工作,還能要體面地下班,體面地買得起自己造的車。他把自己的工廠作為“模范社會”,不僅給一些高等級的工人提供了每天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的優(yōu)待,還為他們開出每天5美元的薪水的福利(相當于今天的70-80美元),是其他工廠的兩倍。

其他大廠,比如三大輪胎制造商之一的固特異和著名的零食生產(chǎn)商家樂氏,為了吸引更多優(yōu)質(zhì)的勞動力,也都跟進了8小時制。家樂氏的老板維爾·凱斯·凱洛格(Will Keith Kellogg) 甚至提出了“6小時工作制”,并在自己的公司里推行。美國大蕭條之后,為了提振就業(yè)、讓工廠多雇點兒人,各界也討論過6小時工作制的可能性,但最終由于各種原因沒有施行。

壓榨勞動力的模式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走到了末路,整個工業(yè)界都在尋找更好的提升效率的方式。勞動力成本的提高雖然帶來總成本的提高,但這只是暫時的。它會促進企業(yè)尋找更高效的增長方式,包括更多資本投入、智力資源投入、更新更好的機器、管理上的創(chuàng)新等等。

因而,8小時工作制、充足的休閑時間、提高的福利和消費水平,共同造就了社會的繁榮。

8小時的未來?

所以,為什么是“8小時”?

這個工作時長背后,并不是對工作時長限制的科學研究,而是長達一個世紀的多方博弈,最后達成的“國際慣例”。8小時的時長,也方便許多工廠安排所謂的“三班倒”輪班。雙休日施行之后,原有的48小時工作制變成了40小時;現(xiàn)在,歐洲一些國家正在嘗試35小時工作制,有的地方是縮短了每天的工作時間,有的地方則是周五提前下班。

調(diào)整工作時長的嘗試,也與工作類型的變遷有關(guān)。

過去的工人斗爭,核心在于工作時間和薪水。畢竟,在流水線上的勞動比較一成不變,上幾個小時的工,就做幾個小時的東西。后來許多辦公室文員的工作也類似,比如處理文件、操縱機械進行計算等等。但是,現(xiàn)在許多工作的產(chǎn)出,根本無法用工作時間來衡量。比如許多智力工作,呆在辦公桌前呆上8個小時、6個小時還是和10個小時,并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

甚至,長時間工作造成的疲勞和倦怠,還反而會讓工作效率降低。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縮短現(xiàn)有的8個小時工時,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還能改善工作環(huán)境和氣氛、提高員工滿意度和身心健康等等。許多科技和創(chuàng)意領(lǐng)域的公司,干脆取消了工時的限制,員工在工作時間可以自由地健身、娛樂,只要按時出活兒就行。

8小時工作制,其實也正面臨著它搖搖晃晃的未來。一方面,8小時工作制或許可能也會在某一天成為歷史;而另一方面,已經(jīng)被打破的8小時工作制卻也不見得是更好的選擇——所謂的“靈活工作制”可能會變成全天工作制,長工時的合同被包裝為雇傭雙方“你情我愿”等等。

然而,不管工作的環(huán)境和內(nèi)容怎么改變,前輩們的斗爭史教會我們最重要必須要牢記:人不是工作的手段,而是工作的目的。

祝你過一個“合格”的勞動節(jié),無需超時工作。

作者:李子

編輯:麥麥、韶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