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阿茲特克帝國每年的賦稅,是兩千只小鳥的羽毛

果殼自然
探索萬物之美,守護自然的豐富、獨特與永恒。
收藏

十六世紀初,西班牙探險家、殖民者埃爾南?科爾特斯(Hernán Cortés)來到阿茲特克帝國。當時美洲的城市之大,宮室之盛,都蔚為壯觀。尤為驚人的是王室擁有的鳥苑,規(guī)??梢耘c現(xiàn)代動物園媲美,有花園,有水池,有大批的奴仆專司照料,其中飼養(yǎng)的物種形形色色,鸚鵡、鷺、野鴨、雕應有盡有。

鳳尾綠咬鵑 | Cephas / Wikimedia Commons

鳥苑的功能不止是玩賞。在美洲原住民的文化里,輕盈的羽毛擁有重如泰山的地位。在化學染料普及之前,羽毛天然的絢麗顏色十分珍貴,不可取代。而鳳尾綠咬鵑(Pharomachrus mocinno),就是提供羽毛的鳥類中最著名、最美麗、涵義最深厚的一種。

鳳尾綠咬鵑羽毛制的頭飾,哥廷根大學人文館存放的仿制品 | Travis / Flickr

當然,對羽毛的需求,光靠人工飼養(yǎng)不能滿足。在阿茲特克帝國和印加帝國,羽毛是賦稅中的重要項目,統(tǒng)治階級甚至會派遣商人和獵人去國外搜尋珍禽的羽毛。羽毛被編織成斗篷、頭冠,制成扇子等工藝品,或作為貴族的服飾,或充當宗教儀式上的禮器,或用來裝飾勇士的軍裝和盾牌。為了拉攏西班牙人,國王蒙特祖瑪二世把大量羽毛服飾送給科爾特斯和他的手下,讓他們穿戴得如同絢麗的熱帶鳥類。

神圣的綠咬鵑

由于美洲原住民文化保存狀況不佳,我們很難了解,過去綠咬鵑代表著什么樣的意義?,斞藕桶⑵澨乜说蹏幕颊J為它是神圣的,同雨水和智慧之神羽蛇神(Quetzalcoatl)有聯(lián)系。綠咬鵑在阿茲特克語言里是“珍貴的羽毛”之意,瑪雅文化里的綠咬鵑形象代表著尊貴與王權。

鳳尾綠咬鵑 | Supreet Sahoo / Wikimedia Commons

這種美麗的小鳥平時安靜而害羞,生活在稠密的熱帶雨林中,偏愛棲息在20~60米高的樹冠之上。在求偶期,雄鳥會長出兩根長達80厘米的綬帶狀羽毛,覆蓋在尾羽上。它不僅會發(fā)出響亮獨特的鳴叫,還會進行飛行炫耀表演,空中搖曳的修長羽毛,如同閃耀美麗綠色光輝的蛇——也許因此它才和羽蛇神聯(lián)系在一起。結成佳偶之后,雄鳥和雌鳥會下降到較低的位置,尋找合適的樹洞做巢,一個樹洞可能連續(xù)使用好幾年。雄鳥孵蛋時,長長的羽毛露在外面,相當醒目。

雄性在樹洞口給幼鳥送食物 | Francesco Veronesi / Wikimedia Commons

我們對原住民獲取綠咬鵑羽毛的細節(jié)所知甚少,但可以猜想,他們很可能利用求偶繁殖期來捕獲綠咬鵑。一方面此時的綠咬鵑比較張揚,容易被捕獲,一方面此時的長羽毛是新長出來的,質量最好。因為綠咬鵑的神圣含義,殺死它可能是被禁止的,原住民獵人也許會用吹管或者陷阱活捉它,拔掉長尾羽再放生。

自由的象征

過去的達官貴人使用了多少綠咬鵑羽毛?歷史資料寥寥無幾,西班牙殖民者記錄阿茲特克帝國文化的手抄本(Códice Mendoza),記錄了一個省半年進貢了“800束綠咬鵑羽毛”,可以從此窺豹一斑。我們不知道一束是幾根羽毛,但即使按照最少的估計(4根),每年帝國仍需要2000多只綠咬鵑。

雄性鳳尾綠咬鵑 | Francesco Veronesi / Wikimedia Commons

然而,在殖民者到來之后,翠羽明珰化為可憐焦土。在利益的驅使下,喪心病狂的西班牙人迅速摧毀了阿茲特克帝國,還特地燒毀了帝王的鳥苑,作為對原住民的精神威懾。在殖民統(tǒng)治時期,西班牙總督把原住民的羽毛工藝技術定為非法,從而強迫美洲人徹底接受外來基督教文化。人們一點點忘記了自己的過去,曾經宏偉的阿茲特克文化,如同技藝失傳后殘存的鳥羽工藝品,逐漸塵封、腐爛。

科爾特斯的軍隊攻打阿茲特克想象圖 | Wikimedia Commons

然而綠咬鵑還活著。雖然盜獵和棲息地減少,一直威脅著這些美麗小鳥的生存,但綺麗如練的綠色長羽,仍在密林中飄蕩。雖然典籍記載已不清晰,但美洲的人們還記得,它寄托著神圣的涵義,訴說著他們作為一個民族的與眾不同。

動物園飼養(yǎng)綠咬鵑非常困難,因為它的飲水里如果缺乏單寧,就很容易患鐵蓄積?。╥ron storage disease)。因此在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里,綠咬鵑又一次成為原住民的象征,寧為自由殞命,也不在籠中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