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 萬年前,一顆直徑大約 10 公里的小行星飛速地穿過大氣,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海岸( Yucatán Peninsula)留下了一道巨大的傷疤。這次撞擊引起了全球海嘯和大火,恐龍也因此遭遇滅頂之災。
行星撞地球一直是天文學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也是好萊塢大片鐘愛的題材。在“世界末日”(Armageddon)中,硬漢布魯斯威利斯(Bruce Willis )帶領他的深海石油鉆井團隊在隕石上邊挖洞邊埋炸藥包,最終還為了保衛(wèi)地球而獻出了生命。就在今天,NASA 將拯救地球的電影情節(jié)搬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
當?shù)貢r間 11 月 23 日 1:21(北京時間 24 日下午 14:21),SpaceX 獵鷹 9 號火箭成功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太空部隊基地(Vandenberg Space Force Base)發(fā)射升空,執(zhí)行了“行星防御”演習任務。
這次演習被稱為“雙小行星偏轉測試”(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DART),預計耗資3.3億美元。
演習由約翰霍普金斯應用物理實驗室(APL)、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SFC)、約翰遜空間中心(JSC)、格倫研究中心(GRC)和蘭利研究中心(LARC)共同完成。
NASA 表示,目標小行星 Dimorphos 對地球不構成威脅。但它的運行系統(tǒng)是一個近乎完美的試驗場,可用來測試撞擊小行星是否能有效地改變其運行軌道。雖然在接下來的 100 年里,沒有一顆直徑超過 140 米的小行星會撞擊地球,但截至 2021 年 10 月,只有大約 40% 的小行星被人類發(fā)現(xiàn)。也就是說,還有更多的未知小行星在太空中環(huán)繞,而他們是否會和地球親密接觸也是一個未知數(shù)。
DART 任務示意圖 | 圖片來源:NASA
發(fā)射升空后,DART 將部署 Roll Out Solar Array(ROSA),為電力推進系統(tǒng)提供所需的太陽能。同時它還將啟動 NASA 研發(fā)的 Evolutionary Xenon Thruster – Commercial (NEXT-C) 太陽能電力推進系統(tǒng),測試下一代離子發(fā)動機技術。
在飛行大約 10 個月后,火箭上所搭載的機器人探測器將在 2022 年末“壯烈犧牲”,一頭撞向 Dimorphos 小行星。
在執(zhí)行地球保衛(wèi)戰(zhàn)的前 10 天,機器人探測器將發(fā)射由意大利宇航局制造的Cubesat小型衛(wèi)星,對這次演習進行全程記錄。
在撞向目標的前 4 小時,探測器將進入完全自主模式, 利用名為 Draco 的機載相機和復雜的自主導航軟件以 6.6 公里/秒的速度朝目標呼嘯而去。這個速度比戰(zhàn)斗機快 10 倍,所造成的撞擊力足以在 Dimorphos 上留下一個直徑 10 到 20 米的大坑。
NASA 預測,這次碰撞將讓 Dimorphos 的運行速度改變百分之一,并讓它的軌道周期產(chǎn)生數(shù)分鐘的偏差。雖然改變只有幾分鐘,但科學家可以在地球上用先進的望遠鏡觀察和測量。
DART 示意圖 | 圖片來源:NASA
除了這次 DART 演習所采用的撞擊方法之外,科學家們還提出了很多其他的方法來解除小行星威脅。例如用激光把它們蒸發(fā)掉,利用航天器的引力改變它們的航線等,更狠的招兒還是用炸藥把它們炸掉。
10 月 31 日,Philip Lubin 和 Alexander Cohen向journal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提交了一篇長達 131 頁的論文,被稱為行星攻擊之 π 計劃。
π 計劃的主要構想是將直徑 10-30 厘米,裝滿炸藥的圓柱形金屬棒設置在小行星的軌道上。當小行星以極快的速度撞擊它們時,便會被炸成大量直徑約 10 米或更小的碎片。爆炸所產(chǎn)生的能量將被轉化為熱、聲和光。屆時,大氣層會像防彈衣一樣蒸發(fā)碎片,減少影響。Philip Lubin 預估,爆炸所產(chǎn)生的聲波沖擊波和相關的光和熱仍然會對地面造成一些損害, 但微乎其微 。最重要的是和“行星防御”計劃相比,π 計劃在應對緊急情況時更有優(yōu)勢:“ 偏轉小行星的問題是,它需要的響應時間非常受限。換句話說,你需要在小行星接近地球很久之前就把它的軌道偏移?!?/p>
相比之下,π 計劃所需的相應時間則短的多。根據(jù)作者的計算,直徑小于 50 米的小行星可以在撞擊地球前 5 小時被成功攔截。直徑小于 100 米的小行星可以在撞擊地球前一天被攔截。直徑小于 370 米的小行星可以在撞擊地球前 10 天被攔截。而直徑 20 米以下的小行星在撞擊地球前 100 秒就可以搞定了。
將要壯烈犧牲的機器人探測器 | 圖片來源:NASA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里,地球曾受到過數(shù)次小行星的撞擊,但所幸都沒有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最近的一次隕星墜落事件發(fā)生在我們的鄰國俄羅斯。2013 年 2 月 15 日,一顆直徑約19 米的小行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市(Chelyabinsk)上空以 20° 的淺角和約65000 km/h(53 倍音速)的速度突破大氣層。最終在劇烈燃燒了約 30 秒后在距離地面 20-25 公里處的高空解體爆炸。巨大的能量傳達到地面,導致方圓數(shù)千平方公里的7000余座建筑物受損,因此受傷的民眾多達 1500-2000 余人。
chelyabinsk event |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天文學家預測,2029 年 4 月 13 日,一顆名為 Apophis 的直徑為 370 米寬的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身而過 。2036 年、2051 年、2066 年它將再次和地球親密接觸。
雖然在 2029 年地球不會有任何危險,但 Apophis 一次次的光顧還是讓很多天文學家捏一把汗。Philip Lubin 甚至將其比喻為一顆在頭頂飛嘯而過的子彈。不同的是,這顆“子彈”攜帶的撞擊能量相當于世界上所有核武庫的總和。
更重要的是,天文學家認為 Apophis 這類的小行星會構成“引力鑰匙孔”威脅(gravitational keyhole)。
這是指在近距離飛行期間,它們可能會穿越近地空間的一個特定的區(qū)域。在那里,地球引力會調(diào)整它們的軌跡,從而導致未來與地球的撞擊。因此不論是 DART 演習的防御方法,還是 π 計劃的攻擊方式,盡早對小行星帶來的威脅做好萬全準備總不是一件壞事。
畢竟地球是人類和萬物共同的家園。
參考資料:
https://www.nasa.gov/planetarydefense/dart
https://phys.org/news/2021-10-physicists-method-defending-earth-cosmic.html
https://www.deepspace.ucsb.edu/projects/pi-terminal-planetary-defense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planetary-defense-is-good-but-is-planetary-offense-better/
https://www.deepspace.ucsb.edu/wp-content/uploads/2021/10/PI-Terminal-Planetary-Defense.pdf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nasa-s-first-planetary-defense-mission-will-nudge-asteroid
撰文:劉芳
編審:HS
排版:李雪薇
來源:學術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