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提到這個群體,就不得不說起假肢、輪椅、助聽設備等等造福傷殘人士的偉大發(fā)明。
這些看似非常“現(xiàn)代化”的發(fā)明究竟是何時起源的呢?或許,我們可以以假肢為例分析這個問題。
早期人類“截肢”的證據(jù)
假肢的出現(xiàn),需要從傷殘人士對假肢需求的重要“動因”——截肢,開始說起。
如何以考古的視角找到早期人類的“截肢”遺跡呢?史前的“手印巖畫”或許能直觀地反映出來。
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手印巖畫大約在舊石器時代中期。根據(jù)繪制方式的不同,手印巖畫有噴繪、拍印等形式。
噴繪是比較常見的形式,即史前人類將手按在壁上,然后把顏料“噴”在手的周圍,這樣,等手放下來之后,石壁上就形成了一個沒有顏料覆蓋的“手印”。
阿根廷平圖拉斯河附近的山洞,因發(fā)現(xiàn)大量史前手印巖畫,被稱為“手洞”,這些巖畫大約繪制于9000年前(來源:wiki)
正如你所想,如果一個史前人類不幸因為某種外力造成了手指的傷殘而被截肢,此時他再搞手印巖畫的話,就會被記錄上去。那么,有這樣的考古發(fā)現(xiàn)嗎?
1906年,法國博物學家費利克斯·雷格諾在比利牛斯山脈附近的Grottes de Gargas洞穴內的巖壁上,發(fā)現(xiàn)了一批繪制于距今約27000年的巖畫,其中有不少手印巖畫。
后來,經(jīng)圖盧茲大學史前史教授克勞德·巴里埃統(tǒng)計,該洞穴手印多達231個,更令人震驚的是,在154個可辨認殘完情況(手印顯示的殘缺或完整的情況)的手印中,顯示生前被截肢的殘缺手印多達144個,顯示生前完整的手印只有10個。
Grottes de Gargas洞穴巖畫手印殘/完情況統(tǒng)計(來源:@考古學齏 繪)
Grottes de Gargas洞穴巖畫中部分顯示出“殘缺”痕跡的手印/復原圖(來源:wiki)
對這些手印是否屬因截肢而形成,部分學者持不同觀點,如史前人類因風濕病、關節(jié)炎、掌筋膜攣縮癥等疾病造成手指變形,也可以形成這樣的手印,請按下圖自行腦補……
掌筋膜攣縮癥造成的手指變形(來源:DiBenedetti,2011年)
不過,后來在Grottes de Gargas洞穴發(fā)現(xiàn)的手指殘端插入軟黏土的遺跡,為“截肢說”提供了有力的論據(jù)。
無獨有偶,考古學家在法國、西班牙等地的洞穴中發(fā)現(xiàn)不少石器時代人類截肢的遺跡??梢酝茰y,傷殘人士渴望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的希望,很早就出現(xiàn)了,那么,假肢何時才能帶給他們福音呢?
法國韋澤爾峽谷的拉斯科洞穴中的手印巖畫繪制于距今約15000年,其中不少手印顯示出生前被“截肢”的狀態(tài)。(來源:ancient-wisdom)
西班牙卡塞雷斯的馬特維索洞穴發(fā)現(xiàn)的距今約64000年的“殘缺”手印(來源:turismoextremadura)
假肢的起源與早期假肢
至遲在3000多年前,人類已經(jīng)提出了人工制造假肢的概念,在印度最古老的詩歌集《梨俱吠陀》中就曾提到,當一位名叫Vishpala女英雄在夜間的戰(zhàn)斗中像野生狼蛛一樣被切斷一條腿時,神靈賜予Vishpala一條鐵腿,讓Vishpala能夠重新奔跑起來。
印度古籍《梨俱吠陀》是目前已知的首部提到假肢的文獻(來源:bestglitz)
有趣的是,目前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假肢遺存卻是與印度遠隔阿拉伯海、阿拉伯半島的埃及。
2000年,考古學家在古埃及的Sheikh Abd el-Qurna墓地的一座女性墓葬中,發(fā)現(xiàn)一具距今約2600年的女性木乃伊,在其身上發(fā)現(xiàn)了一件制作精良的、以特殊材料制成的假腳趾,被稱為“格雷維爾大腳趾”。
Sheikh Abd el-Qurna墓地發(fā)掘區(qū)景色(來源:dailymail)
通過與該木乃伊身體特征對比后,考古學家認為,這位女性在腳趾被截肢后,將“格雷維爾大腳趾”安裝在了其殘缺的部位。
古埃及木乃伊身上發(fā)現(xiàn)的“格雷維爾大腳趾”(來源:埃及博物館)
“格雷維爾大腳趾”究竟能不能起到假肢的作用,對傷殘人士起到實際幫助呢?首先要知道,假肢需要滿足幾個“剛性”條件:
1、假肢的制作材料需足以承受人體的重量,不能折斷,亦不能出現(xiàn)裂縫;
2、假肢的尺寸要合適,外觀與真實的肢體相仿,被傷殘人士及其周邊人所認可;
3、假肢要定期進行清潔,所以必須易于裝卸;
4、假肢最重要的功能是便于傷殘人士的活動、行走。
2011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杰西·芬奇博士對“格雷維爾大腳趾”進行材料分析、以及康復步態(tài)實驗。
杰西·芬奇博士在英國索爾福德大學人類行為研究和康復中心步態(tài)實驗室對“格雷維爾大腳趾”進行實驗測試(來源:dailymail)
“格雷維爾大腳趾”由亞麻布、膠水、灰泥等材料混合而成,稱“cartonnage”。
杰西博士招募了兩位因意外失去右腳大腳趾的殘疾人志愿者,讓其穿上安裝了“格雷維爾大腳趾”復制品的涼鞋。
測試結果顯示,兩位殘疾人志愿者的足部壓力未出現(xiàn)顯著增大。志愿者本身也表示假腳趾穿戴、行走的過程中非常舒適,并均對此次測試表示滿意。
杰西博士將此項研究撰寫成報告,發(fā)表在《柳葉刀》雜志,并將“格雷維爾大腳趾”認定為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早的假肢。
當然,不可抗力實在太多了,歷史長河中不可能只有失去腳趾的人,手、腿等部位的假肢也被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了。
距今約2300年的(公元前300年)卡普阿假腿,1910年發(fā)現(xiàn)于意大利卡普阿的一個墓葬中。肢體原件由青銅制成,被保存在倫敦皇家外科醫(yī)學院,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在空襲中被摧毀。肢體的復制品保存在倫敦科學博物館。(來源:倫敦科學博物館)
中世紀德意志騎士格茨·馮·貝利欣根的鐵質假手,1504年,格茨的傭兵團協(xié)助巴伐利亞公爵阿爾布雷希特四世包圍了蘭茨胡特,但他在戰(zhàn)斗中遭火炮擊中右手,失去了手肘以下的部分。盡管失去一手,格茨的軍事生涯并未因此而中斷,他為此制造了兩只鐵質假手,足以讓他固定盾牌和韁繩,甚至還可以寫字。現(xiàn)兩只假手均藏于德國亞格斯陶森的戈森伯格城堡酒店(來源:戈森伯格城堡酒店)
假肢的現(xiàn)代化
到了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法國一位名叫安布魯瓦茲·帕雷的外科醫(yī)生,曾服務于亨利二世、弗蘭西斯二世等君主,并作為軍醫(yī)隨軍參加戰(zhàn)爭,他專攻普通外科,寫了不少關于槍傷、截肢、骨折等方面的開山之作。
在擔任戰(zhàn)地外科醫(yī)生期間,除了提高截肢技術和存活率外,他還開發(fā)了適用于身體各個部位的功能性假肢,利用自己對解剖學的理解來設計模仿生物肢體功能的假肢。
他是第一個開發(fā)出帶有可調節(jié)安全帶的膝上假肢,以及帶鎖定控制的鉸鏈膝關節(jié)的人——這兩種方法今天仍在使用,可以說奠定了后世假肢的發(fā)展方向,他也因此被譽為“現(xiàn)代假肢之父”。
現(xiàn)代假肢之父、法國外科醫(yī)生安布魯瓦茲·帕雷(1510-1590)(來源:wiki)
安布魯瓦茲·帕雷于1575年設計的可調節(jié)安全帶的膝上假肢(上)和1585年設計的假手(下)(來源:弗吉尼亞大學克勞德摩爾健康科學圖書館)
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催生了無數(shù)在戰(zhàn)爭中失去肢體的傷殘人士對假肢的巨大需求。美國、日本等在二戰(zhàn)前后相繼成立了假肢研究機構,以及社會化大生產模式的假肢工廠。
1941年的假肢工廠(來源:wiki)
同時,隨著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假肢也在進化,合金假肢、塑料假肢,以及新千年以來的智能假肢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xiàn)。相信在未來,假肢必將更好地給傷殘人士帶來福音,助力他們走向幸福的生活。
參考資料:
[1] Kalpana S, Suprakash C . Rehabilitation after Amputation: Psycho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Module in Indian Scenario[J].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2014,(2014-1-12), 2014, 2014:469385.
[2] M Groenen. Les représentations de mains négatives dans les grottes de Gargas et de Tibiran. Approche méthodologique, Histoire de l'art et archéologie, préhistoire[J]. Perspectivas Em Ciência Da Informao, 1987, 20(1):189-200.
[3] Villaseor L D L G .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amputations.2009.
[4] Seymour R . Prosthetics and Orthotics: Lower Limb and Spinal.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2.
[5] Finch, Jacqueline (February 2011). "The ancient origins of prosthetic medicine". The Lancet. 377 (9765): 548–9.
[6] Bryce, Geore (1887). A Short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 London: S. Low, Marston, Searle & Rivington.
[7] Sider S . Handbook to life in Renaissance Europ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END
本文作者:考古學齏,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碩士,商周考古方向
蝌蚪五線譜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注明來源
責編/小西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