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lchetron.com
戶兒
昆蟲中會寄生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大家最常見到的寄生蜂和寄生蠅。
但是會寄生的妖蛾子估計見過的人就不多了,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它們的神秘生活。
+ 寄 蛾 +
來源:en.wikipedia.org
Epiricania hagoromo
寄蛾科Epipyropidae昆蟲為典型的寄生性鱗翅目昆蟲,由于其幼蟲寄生于蟬科、蠟蟬科等半翅目昆蟲體表,因此也常被稱為蟬寄蛾。
來源:alchetron.com
如果你在野外發(fā)現(xiàn)蟬的身上莫名其妙趴著白胖白胖的肉蟲子,那很可能就是被寄蛾幼蟲寄生的可憐蟲:
來源:inaturalist.ca
來源:inaturalist.ca
它們有時甚至還會兩三只聚在一起,共同寄生于同一只寄主上。
來源:www.jpmoth.org
世界已知寄蛾科昆蟲共32種,分屬于2亞科9屬,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qū)和暖溫帶。
來源:www.flickr.com
龍眼雞寄蛾
比如龍眼雞寄蛾Fulgoraecia bowringi ,成蟲體長約10 mm,翅展約23 mm,黑褐色,前翅散布銀灰色鱗斑。
來源:見水印
幼蟲在龍眼雞成蟲腹部背面寄生,被寄生后的龍眼雞行動較遲緩,飛行能力顯著減弱,還可能喪失繁殖能力。
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
名和氏蟬寄蛾成蟲
名和氏蟬寄蛾Epipomponia nawai主要分布于日本、韓國與我國臺灣,翅展約22 mm,前翅為黑色底,布有許多閃著金屬光澤的鱗片,后翅則為黑褐色。
來源:www.wikiwand.com
寄生在蟬上的寄蛾幼蟲
這些胖嘟嘟的幼蟲為蛞蝓型,頭部縮進(jìn)前胸內(nèi),單從背面完全看不出來哪邊是頭,哪邊是尾。
來源:www.wikiwand.com
幼蟲背面和腹面
這一點(diǎn)倒是和我們熟悉的洋辣子(刺蛾幼蟲)非常類似,腦袋和屁股,傻傻分不清楚。
來源:見水印
Acharia nesea
成蟲通常將卵產(chǎn)于寄主活動的樹木上,當(dāng)卵孵化以后需要第一時間找到合適的寄主。
卵 來源:www.jpmoth.org
但是關(guān)于幼蟲是如何找到寄主的,目前還并不清楚。有猜測認(rèn)為寄蛾幼蟲可能通過辨別蟬鳴聲的頻率完成寄生。不過,這又很難解釋為何沒有鳴聲的雌蟬和啞蟬上也有寄蛾幼蟲寄生。
1齡幼蟲 來源:www.wikiwand.com
另一種猜想是寄蛾幼蟲靠長距離信息素去定位寄主,但這一猜想也并未得到驗證。
來源:見水印
為了牢牢地抓住寄主,幼蟲靠腹足趾鉤緊緊地附著在寄主腹部背面節(jié)間膜附近,這樣即便隨寄主飛翔也不會脫落。而且幼蟲在寄主身上也并不是一動不動,有需要的話,它們也能靈活移動。
來源:www.jpmoth.org
同時它們的頭部還會插進(jìn)節(jié)間膜下,吸吮體液,慢慢地就從不起眼的肉粉色小蟲子變成白白胖胖的“毛球”(3齡后開始分泌白色蠟質(zhì)覆蓋于體上)。
來源:dailyparasite.blogspot.com
準(zhǔn)備化蛹時,幼蟲會從口中吐出絲線,安全脫離寄主,并把自己轉(zhuǎn)移到附近的樹枝或草叢中化蛹。
來源:www.wikiwand.com
蛹常常在包有幼蟲蠟被的白色繭中。
來源:www.wikiwand.com
羽化后,灰撲撲的妖蛾子就出現(xiàn)了,它們的口器退化,不能進(jìn)食,短暫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任務(wù)就是繁衍后代。
來源:astronomy-to-zoology.tumblr.com
研究發(fā)現(xiàn),雌蟲交配或者不交配都能產(chǎn)卵,由此推測寄蛾科中可能存在孤雌生殖,這在鱗翅目中可是非常少見。
來源:見水印
果然,妖蛾子無論小時候還是長大了都不簡單!
來源:見水印
圖片來源:Google 來源見水印
于青青.2017.中國蟬寄蛾研究(鱗翅目:寄蛾科)
碩士學(xué)位論文.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
王光遠(yuǎn),黃建,黃邦侃.2000.
龍眼雞 Fulgora candelaria(L.) 生物學(xué)
特性的初步研究.華東昆蟲學(xué)報,9(1): 61- 65
如有侵權(quán) 聯(lián)系刪除
本期小編:桃花島主
原創(chuàng)作品 歡迎個人轉(zhuǎn)發(fā)到朋友圈
《植物保護(hù)學(xué)報》
來源:人呆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