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豬心移植患者去世|豬心跳動兩個月,他經(jīng)歷了什么?

科普中國
公眾科普,科學傳播。
收藏

今年1月7日,57歲的晚期心臟病患者戴維·貝內特做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搏——接受了豬心臟移植,他也是歷史上第一個接受豬心臟移植手術的患者。

2個月后的3月8日下午,貝內特在美國馬里蘭大學醫(yī)學中心(UMMC)去世。

當?shù)貢r間3月9日,馬里蘭大學醫(yī)學中心在官網(wǎng)上發(fā)布了訃告。醫(yī)生尚未給出貝內特的確切死因,但提到的細節(jié)是:幾天前他的病情開始惡化。在得知自己無法康復后,他接受了姑息治療。在生命的最后幾個小時里,他還能與家人交流。

圖片

圖片來源:Twitter@UMMC

一位終末期心臟病患者在面臨要么死、要么移植豬心的抉擇時,將自己生命的鑰匙插入了異種移植的孔洞中。原裝鑰匙能否配上“高仿鎖”,是接下來一段時間內醫(yī)學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而為何使用豬心、患者實際承擔了多少風險,也是令人好奇的問題。

01

“這一案例足可以改變這一領域的新格局?!?/strong>

豬心臟針對超急性排斥反應和豬基因組中潛伏的病毒進行了基因敲除,同時導入了部分人類基因。但是引起急性免疫排斥和慢性排斥反應的基因靶點尚未做處理。所以發(fā)生器官排斥是理論上的必然,只是時間問題。

結果也確實如預想中那樣并不美好,但當我們回顧歷史,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次基因編輯豬心臟移植手術的巨大進步。

據(jù)介紹,在1月進行的心臟移植手術中,使用的豬經(jīng)過基因改造,被“敲除”會引起人類排異反應的基因,以及一個特定基因以預防植入人體的豬心臟組織過度成長。

圖片

這張未標注拍攝日期的照片是心臟病人戴維·貝內特(右)接受豬心臟移植手術前與醫(yī)生的合影。新華社/路透

馬里蘭大學醫(yī)學中心稱,貝內特于去年10月首次到該中心就醫(yī),當時只能臥床,依靠體外生命支持系統(tǒng)——體外膜肺氧合(ECMO)維持生命。他的病情不適合接受常規(guī)心臟移植手術。在接受豬心臟移植手術前,貝內特被充分告知了移植手術風險,這一手術是試驗性的,具有未知風險和益處。

該中心說,在術后幾周,貝內特體內的移植心臟運轉良好,沒有排異反應跡象。他與家人一起生活,接受了幫助恢復體力的物理治療,直到數(shù)天前貝內特的病情開始惡化。

多出的這兩個月生命,雖然沒有回到家中,但 Bennett 先生有了與家人交流的時光,可以下地走路,與家人一起吃飯,還愉快的觀看了超級碗直播。

對于他來說,這個不得不的選擇或許減少了生命的遺憾。

貝內特的手術醫(yī)生巴特利·格里菲思表示,貝內特一直與病魔戰(zhàn)斗到最后。這一手術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很有價值的信息,有望幫助醫(yī)生更好地開展移植手術,協(xié)助挽救未來接受手術的患者。

馬里蘭大學醫(yī)學院外科學教授、心臟異種移植項目主任穆罕默德·毛希丁表示,研究人員通過貝內特的手術獲得了寶貴信息,并計劃在未來繼續(xù)進行相關臨床試驗。

《紐約時報》報道稱,異種器官移植為成千上萬患有腎臟、心臟及其他器官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新希望,因為捐獻的人體器官數(shù)量還無法滿足這些病人等待器官移植的需求。

據(jù)報道,貝內特在手術前一天曾表示:“要么死,要么做移植手術。這是我最后的選擇?!彪m然貝內特的生命僅多維持了2個月,但他的家人也稱:“希望這是一個開始,而不是一個結束?!?/strong>

02

豬心臟移植,凝結著人類的不懈努力

目前,器官移植已經(jīng)被社會普遍接受,它是解決很多終末期器官功能衰竭問題非常有效的手段,使成千上萬生命垂危的病人擺脫了死亡陰影,并得以延續(xù)生命。

“隨著有效安全的免疫抑制劑在臨床的推廣使用,器官移植工作開展得越來越普及,特別是心肝腎的移植數(shù)量更是逐年遞增?!北本┐髮W第三醫(yī)院普外科主任醫(yī)師修典榮說。

但遺憾的是,國內外器官移植的缺口巨大。

以美國為例,每年有12萬余人等待器官移植,但只有3萬人可獲得器官移植,每天有21人因沒有可供移植器官而死亡。

我國的相關數(shù)據(jù)更嚴重,我國每年有超過30萬人的器官出現(xiàn)衰竭并伴隨有移植手術需求,但每年僅有約1萬人能夠接受移植手術。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雷瑞鵬、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邱仁宗曾在《中國科學報》撰文指出:二十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歐美各國大多數(shù)異種移植都曾以猩猩或狒狒作為動物源,用于器官移植,但均以失敗告終,存活效果極差。而且用靈長類動物做移植器官來源,費用非常昂貴,難以推廣應用。

于是,科學家想到用豬的器官作為異種移植來源。陳忠華表示,因豬的器官大小,比如心臟、腎臟、肝臟等與人類相似,有可能發(fā)揮類似的功能替代作用。而且豬是經(jīng)濟型可量產(chǎn)動物,因此被視作理想的器官供體來源。

基因編輯,是讓豬心臟等異種器官移植得以成功的基礎。

通過基因編輯,可以讓豬心臟更加「接近」于人類心臟,以避開盡可能多的排斥反應,順利長期存活下來。

第一步,敲除超急性排斥靶點。

跟進目前披露的一些信息來看,這顆基因編輯的豬心臟應該至少敲除了 α-gal(α-半乳糖苷酶)基因,這是引起超急性排斥反應的重要靶點。

其他有可能敲除的還包括 CMAH 基因、β4GalNT2 基因、ASGR1基因等,它們所表達的蛋白,可能迅速被受體的免疫細胞識別并攻擊,引起反應危及受體生命。

第二步,敲除潛伏的病毒相關基因。

比如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類似于 HIV 病毒,它會將自己的遺傳信息轉化為 DNA,整合到受體的基因中,實現(xiàn)永久性的潛伏。一旦條件允許,這段基因就會開始轉錄、翻譯,最后包裝成成品病毒,感染受體使其患病。跟 HIV 感染一樣無法完全治愈。

感謝楊璐菡博士的工作,自2015年起通過「基因剪刀」,CRISPR-Cas 9 技術可以越來越成熟、完全地剪掉豬基因中的前病毒。

第三步,引入部分人類基因。

一些人類基因也可以導入基因編輯動物的基因組中,例如人CD55 、人CD59,這兩個都是重要的人補體抑制因子,這種因子可以理解為天然的抑制免疫調節(jié)劑,可減少超急性排斥反應和炎性反應的發(fā)生,保護異種移植組織器官。

以上就是目前已經(jīng)成熟并且披露過的用于異種器官移植的技術進步。

不過,排斥反應除了超急性,還有急性和慢性,其中急性主要是人類同種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相關的 ABO 血型和 HLA 復合體介導的,要解決這些,涉及到的基因位點就更多了,并且還有不確定性。

這次的豬心臟移植是不是用到了其他基因編輯技術還有待后續(xù)公布。

不可否認的是,這次嘗試,又朝著實用化基因編輯動物器官人體移植的目標,跨進了一大步,我們這一代人大概率是要見證這個技術實現(xiàn)實用化的。

只是我們還要對這種進步抱有審慎的態(tài)度,等待很多技術細節(jié)的公布,比如最重要的幾點:

患者直接死因是什么?感染?排斥?藥物引起的器官衰竭?

編輯的基因都有哪些?分別負責什么功能?

患者機體對異種器官的免疫攻擊有多嚴重?

這些謎題解開將寄希望于幾個月后學術期刊上的嚴肅報道?;蛟S會有尸檢、心臟組織切片檢查、免疫學檢查和詳細的病史信息。搞清楚了它們,才能知道這一步到底向前邁了多遠。

03

如何應對排異反應

本來同種異體器官移植就存在排異反應,而異種移植產(chǎn)生的排異反應,只會更令人擔心。

移植后的前48小時,被稱為超急性排斥期,被移植的器官可能會發(fā)生缺血或壞死??上驳氖?,接受移植的患者安全度過了這“奪命”的48小時。盡管他依然用ECMO設備維持著心肺功能,但被移植的豬心臟已經(jīng)開始正常跳動,醫(yī)療團隊會幫助患者逐漸脫離輔助機器。

人與人之間的器官移植存在傳播疾病的風險,豬心臟進入人體后,也可能會將豬攜帶的病原體傳遞給人,使人患病。為狒狒進行豬心臟移植的研究中,有狒狒術后因感染豬巨細胞病毒而死亡。

對于大多數(shù)豬的病毒、細菌和真菌,可以通過檢測與挑選、控制繁殖條件、早期斷奶和胚胎移植等消除。然而,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可整合到豬基因組中,滅活難度更大。

而順利度過超急性排斥期的患者,還會面臨在移植后數(shù)天至數(shù)周內,可能會發(fā)生的更為復雜和嚴重的細胞性移植物排斥反應。免疫系統(tǒng)會全家出動攻擊“外來的不速之客”。不過,隨著基因工程領域的發(fā)展,科學家正在一步步攻克異種移植的免疫排斥問題。

相對于心臟和腎臟,豬肝移植更難進行,因為涉及的異種排斥相關分子機制更為復雜,血栓性微血管病和凝血病似乎更嚴重。目前,豬肝移植物的存活時間在狒狒中約為一個月。豬肺是受凝血功能障礙損害最嚴重的器官,近期,接受基因編輯豬肺移植的靈長類動物存活時間約為半個月。另外,以移植治療糖尿病、帕金森病等疾病的研究也在進行中。

因此,心臟和腎臟可能是最先用于臨床異種移植的兩個實體器官,其他器官的移植在應用到人體之前,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基因工程和免疫抑制治療調整。

04

致敬探索者

值得關注的是,挽救無數(shù)人生命的器官移植,最大的制約問題之一就在于供體器官的極度短缺。這也使得科學家們長期嘗試著異種器官移植。而在異種心臟移植方面,早在1964年,美國密西西比大學醫(yī)院的James Hardy博士首次將黑猩猩的心臟移植到人體。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yī)學中心助理教授吳軍曾表示,人類器官移植是現(xiàn)代醫(yī)學的一個很重要的發(fā)展,通過將生病壞死的器官移除,用健康有活力的器官替代,可以使有生命危險的病人再次獲得生機。

“當前社會背景下,器官移植最重要的制約不是技術,而是器官來源?!彼忉尩剑鞴傩枰陔x開母體一定時間內重新移入新的生命體內才有可能存活,而大多數(shù)意外死亡事件必須在生前簽訂捐贈協(xié)議,并且個體沒有重大疾病,這些苛刻的條件使我們很難獲得可以更換的器官來源。

其理想之一即希望通過干細胞技術,獲取有功能性的獨立的人體器官,從而為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提供合法有效的器官來源?!爱斎唬@個只是終極目標,這條路目前看起來還任重道遠。”

圖片

完成手術的團隊。手術于當?shù)貢r間1月7日在馬里蘭州醫(yī)學院進行。|馬里蘭大學醫(yī)學院

2020年,中國器官移植發(fā)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曾公開表示,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 30 萬人,而每年器官移植數(shù)量僅約 2 萬例,移植的缺口很大。

「器官移植目前是挽救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醫(yī)療手段,但沒有捐獻就沒有移植?!?/strong>

器官移植的供體缺乏問題在全球范圍內都是非常嚴峻的,開發(fā)同種器官移植的替代技術可以說是絕境中的無奈。

然而我們是這樣一群古人類的后代:當面臨絕境時,他們選擇孤注一擲向命運發(fā)起挑戰(zhàn),而不是溫和地走入那良夜,如同待宰的羔羊。這種不屈不撓的勇氣和善于改造世界的智慧在我們的基因里奔流不息。

正如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奠基人肯尼迪曾經(jīng)說過的: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in this decade and do the other things,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我們期望,這個故事能成為希望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向所有探索者致敬!

參考文獻:

[1]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2/jan/10/maryland-pig-heart-transplant-human-medical-first

[2] https://www.umms.org/ummc/news/2022/first-successful-transplant-of-porcine-heart-into-adult-human-heart.

[3] https://apnews.com/article/pig-heart-transplant-6651614cb9d73bada8eea2ecb6449aef

[4]https://edition.cnn.com/2022/01/10/health/genetically-modified-pig-heart-transplant/index.html

[5] Lu T, Yang B, Wang R, Qin C. Xenotransplantation: Current Status in Preclinical Research. Front Immunol. 2020;10:3060.

[6] Platt JL, Piedrahita JA, Cascalho M. Clinical xenotransplantation of the heart: At the watershed. J Heart Lung Transplant. 2020;39(8):758-760.

[7] Reichart B, L?ngin M, Radan J, et al. Pig-to-non-human primate heart transplantation: The final step toward clinical xenotransplantation? J Heart Lung Transplant. 2020;39(8):751-757.

[8] Cooper DKC, Gaston R, Eckhoff D, Ladowski J, Yamamoto T, Wang L, Iwase H, Hara H, Tector M, Tector AJ. Xenotransplantation-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Br Med Bull. 2018;125(1):5-14.

[9] https://www.bbc.com/news/health-58993696

[10]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health/2022/03/09/human-pig-heart-transplant-patient-dies/9437650002/

[11] https://www.medschool.umaryland.edu/news/2022/IN-MEMORIAM-David-Bennett-Sr.html

綜合來源:新華社、中國青年報、中國科學報、澎湃新聞等

評論
演繹無限精彩
大學士級
“豬心移植”的案例雖然失敗了,但讓人看到異種移植的可能性,為科學家攻破異種器官移植難題奠定了基礎。
2022-03-11
最基層的科普信息員
大學士級
人類在異種移植的科學探索已取得了很大進步。
2022-03-11
齊峻慷
少師級
醫(yī)學造福人類!希望科技強國
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