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一滴血都沒流卻失血過多而亡,這是真的嗎?

果殼
科學(xué)和技術(shù),是我們和這個世界對話所用的語言。
收藏

你可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或者相似的版本:

有人對即將處以絞刑的囚犯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將死囚固定,并在他的手腕上劃開了一道口子,讓血滴落到桶里,然后蒙上了囚犯的眼睛。隨后實驗人員打開水龍頭讓水滴流到另一個桶中。囚犯誤以為水滴聲是自己正在滴血的聲音,沒過多久便死了,并且死狀和失血過多而亡一樣。但實際上,囚犯手上的傷口早就已經(jīng)凝血,根本不足以致死。

圖片

圖 | Pixabay

這個故事是真的嗎?這樣的場景真的有可能導(dǎo)致人的死亡嗎?

就目前的考據(jù)來說,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尚不完全清楚。而至于這樣的場景是否會讓人死亡,答案是,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有這種可能。

故事也許是假的

但人可能真的會被“嚇?biāo)馈?/strong>

不少地方都提到過這個故事,一種廣泛流傳的說法是,一名叫做馬丁·加拉德的美國心理學(xué)家實施了這項實驗,但如果進一步核實,會發(fā)現(xiàn)并沒有這樣一個科學(xué)家,更別提他的生平紀(jì)錄。

哈佛大學(xué)公共衛(wèi)生學(xué)院榮譽教授、著名心臟病學(xué)專家伯納德·朗(Bernard Lown)在他1996年首次初版的著作《失落的治療藝術(shù):在醫(yī)學(xué)中實踐同情心》(The Lost Art of Healing: Practicing Compassion in Medicine)中也提到過這個故事,他指出這個案例來源于一本印度醫(yī)學(xué)期刊,但書中并沒有提到該期刊的名稱,暫時也找不到具體的文章。

圖片

伯納德·朗以及他的著作 | hsph.harvard.edu

所以目前來說,這個故事仍然缺乏絕對可靠的信息來源,只能對它的真實性存疑。

今天這里想談?wù)摰氖堑诙€問題,也就是說如果刨除倫理道理的顧慮,假設(shè)真的存在這樣的場景,那么一個人有可能因為這樣的事情而死亡嗎?

“被嚇?biāo)馈?/strong>

心理預(yù)期引起生理反應(yīng)

其實影視劇中也經(jīng)常借鑒到類似的情節(jié)——

圖片

劇中是通過幻術(shù)讓被害者以為自己身處火災(zāi)現(xiàn)場 | 電視劇《盛唐幻夜》

當(dāng)然影視劇通常都有玄幻或是夸張的成分,不過究其本質(zhì),所有類似的故事情節(jié)描述的都是一種難以解釋的死亡。在整個過程中,死者死亡之前都認為自己正處在一種令人恐懼的場景里,并且最終死于這種模擬的恐怖中。

1942年,美國生理學(xué)家沃爾特·布拉德福德·坎農(nóng)(Walter Bradford Cannon)發(fā)表了一篇文章,并提出了“伏都教死亡”(Voodoo death)的概念。所謂的伏都教死亡,也叫做“巫毒教死亡”,就是在心理暗示和情緒沖擊下引起的猝死,坎農(nóng)假設(shè)恐懼可以影響一個人,使其身體狀況因心理困擾而惡化。

與單純的“被嚇?biāo)馈毕啾?,這種死亡通常會呈現(xiàn)出和所處環(huán)境、接觸事物、心理預(yù)期等相關(guān)的生理表現(xiàn),就比如前面提到的囚犯呈現(xiàn)出失血過多而亡的樣子。所以說,伏都教死亡實際上描述的是一種心因性死亡或者心身死亡。

圖片

單純“被嚇?biāo)馈保罓钔ǔJ窍嗨频?,而“伏都教死亡”卻可以有不同的死狀 | Pixabay

坎農(nóng)在文章中還列舉了不少這樣的例子,比如他提到一個毛利的婦女曾吃了一些水果,但后來被告知這些水果來自禁地,于是她深感神的靈魂會殺死自己,結(jié)果第二天中午便去世了。

又比如文章中講到了一位叫做羅布(Rob)的北昆士蘭土著,在被巫醫(yī)指過骨頭后(當(dāng)?shù)厝苏J為被巫醫(yī)指過骨頭意味著即將死亡),他突然變得十分虛弱,而當(dāng)巫醫(yī)澄清這是一個誤會后,他又很快好轉(zhuǎn)了。

圖片

圖 | giphy.com

這些例子都是來源于落后并且有強烈迷信的地方??厕r(nóng)也提到,這種死亡現(xiàn)象非常特殊,對于生活在文明社會中的人來說,它是陌生甚至難以置信的。

當(dāng)時坎農(nóng)還提出了這種死亡背后可能的生理機制,但這種機制后來被認為是錯的,也有不少學(xué)者質(zhì)疑文章中案例的真實性,甚至指出不能完全用“心理-生理”的聯(lián)系來解釋這種死亡。但令人吃驚的是,這么多年來,坎農(nóng)提出的“心理困擾會引起真實生理反應(yīng)”的假設(shè)并沒有被推翻,反而是被填補、闡述以及普遍接受。很多研究者甚至試圖通過影像學(xué)等方式來解釋它的生理基礎(chǔ)。

反安慰劑效應(yīng)

很多研究者認為,伏都教死亡應(yīng)該是一種比較極端的反安慰劑效應(yīng)(nocebo effect)。

你也許知道安慰劑效應(yīng)(placebo effect),但不一定聽說過反安慰劑效應(yīng)。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患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給予他一顆沒有任何藥物成分的糖丸,但患者的情況卻得到了改善,這是安慰劑效應(yīng)。和安慰劑效應(yīng)相反,反安慰劑效應(yīng)通過負面假設(shè)和條件來發(fā)揮作用,比如沒有乳糖的飲料卻引起了乳糖不耐癥患者同樣的胃部癥狀。

圖片

反安慰劑效應(yīng)是安慰劑效應(yīng)的“邪惡雙胞胎” | npr.org

研究者們經(jīng)常會把反安慰劑效應(yīng)稱作安慰劑效應(yīng)的“邪惡雙胞胎”??梢赃@樣想,就像安慰劑效應(yīng)是從惰性或虛假治療中產(chǎn)生積極反應(yīng)或治療效果一樣,反安慰劑效應(yīng)則是從無害治療中產(chǎn)生消極或有害反應(yīng)。一些奇怪和極端的醫(yī)療現(xiàn)象也許可以歸因于反安慰劑效應(yīng),比如因為身處Wi-Fi環(huán)境中而出現(xiàn)頭痛、頭暈或者類似過敏的癥狀。

你可能會感到懷疑,認為這種神奇的效應(yīng)只存在于想象中,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讓我們知道,雖然它不可預(yù)測、違反直覺,但卻真實存在。實際上,無論是安慰劑效應(yīng),還是反安慰劑效應(yīng),它們都不僅僅是引起了心理上的變化,更存在真實的生理反應(yīng)。

你的不適

可能來自你的預(yù)期

目前,反安慰劑效應(yīng)集中體現(xiàn)在醫(yī)療手段副作用以及疼痛相關(guān)研究中。

2013年,發(fā)表在《英國醫(yī)學(xué)雜志》(BMJ)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對于部分人來說,服用降膽固醇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可能會超過其益處。報告還突出了他汀類藥物最顯著的副作用——肌肉疼痛。這篇文章在英國引發(fā)了一場風(fēng)暴,不少網(wǎng)絡(luò)媒體對研究的片面解讀導(dǎo)致大約20萬患者在6個月內(nèi)停止服用該藥物,并且副反應(yīng)的報告率大幅度上升。

實際上,服用他汀類藥物后報告的副作用更多地與反安慰劑效應(yīng)有關(guān)。2017年,《柳葉刀》(Lancet)上發(fā)表的一項針對10180人長達兩年的追蹤研究顯示,相比于不知情時,如果患者和醫(yī)生知道在使用他汀類藥物,肌肉相關(guān)的不良反應(yīng)事件報告比例會顯著增高。

圖片

圖 | news.umich.edu

而在這項大規(guī)模研究之前,其實就已經(jīng)有不少研究發(fā)現(xiàn)并報告了類似的現(xiàn)象。

有研究讓120名良性前列腺增生但勃起功能正常的患者隨機接受非那雄胺的治療,以緩解前列腺疾病的癥狀。一半的參與者被告知藥物可能會導(dǎo)致勃起功能障礙等不良反應(yīng),而另一半則不被告知。最終,第一組中有43.6%的人報告他們經(jīng)歷過一種或多種副作用,而不知情組報告副作用的比例只有15.3%?;诹硪豁棿笮颓罢靶匝芯康慕Y(jié)果——非那雄胺用藥一年后副作用的最大百分比為15%,研究者認為第一組的數(shù)據(jù)是偏離實際情況的。

《英國醫(yī)學(xué)雜志》也曾報道過,接受虛假治療的手臂疼痛患者,藥物組(實際是糖丸不是真的藥)近1/3的人報告出現(xiàn)了嗜睡、口干、躁動等癥狀,針灸組(針頭可伸縮,受試者不會真的被扎到)近1/4的人報告針灸部位有疼痛、腫脹、發(fā)紅。而這些副作用正是患者之前被告知可能會遇到的情況。

圖片

圖 | Pixabay

《科學(xué)轉(zhuǎn)化醫(yī)學(xué)》(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則用神經(jīng)影像學(xué)的方法支持了這種臨床觀察。當(dāng)接受熱痛苦刺激的健康參與者被告知鎮(zhèn)痛藥給藥中斷時,盡管實際上給藥仍在繼續(xù),但受試者報告的疼痛指數(shù)卻從39上升到了64。而此時的影像學(xué)檢查顯示,受試者大腦中疼痛強度編碼區(qū)域中的神經(jīng)活動也有顯著變化,并且與受試者所報告的疼痛程度相吻合。

實際上,反安慰劑效應(yīng)所引起的生理反應(yīng)涉及多個級別的神經(jīng)生物學(xué)變化。德國漢堡大學(xué)彭多夫醫(yī)學(xué)中心的研究者表示,人的認知可以調(diào)節(jié)大腦皮層-腦干-脊髓的疼痛下行神經(jīng)通路的連接,從而影響疼痛的感知,誘發(fā)反安慰劑效應(yīng)。

而除了疼痛感知,觸覺、壓力覺、溫度覺等其他感知覺的神經(jīng)回路也都在調(diào)節(jié)反安慰劑效應(yīng)中起著作用。不過盡管如此,要完全揭示效應(yīng)背后的生理機制及相互作用,還是需要時間的。

對你來說只是不適

對有些人卻是生命危險

那么,這種效應(yīng)最嚴(yán)重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呢?

有文獻報道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名26歲的男性,與女友分手后陷入了失落情緒中。隨后,他看到一所大學(xué)里關(guān)于抑郁癥的臨床試驗廣告,由于他幾年前就有過抑郁發(fā)作的病史,于是報名參加了試驗。他被分在了對照組,拿到的藥物也是安慰劑,但他以為自己服用的是有抗抑郁效果的藥物。服藥兩個月后,因與人爭吵,他情緒受到?jīng)_擊,一口氣服下了29粒膠囊。他害怕自己用藥過量,于是立刻前往醫(yī)院。在急診室里,他經(jīng)歷了嚴(yán)重的低血壓,需要靜脈輸液才能維持足夠的血壓,否則有生命危險。

圖片

圖 | wedorecover.com

實際上,反安慰劑效應(yīng)雖然是普遍存在的,但造成的實際效果往往受到個人性格的影響。英國赫爾大學(xué)的研究員朱莉安娜·馬佐尼(Giuliana Mazzoni)表示:“安慰劑和反安慰劑效應(yīng)都存在非常強烈的個體差異。有些人很容易受到影響,但也有人根本沒反應(yīng)?!?比如疼痛就是一種非常主觀的體驗,人們感受到的疼痛程度不僅僅取決與疼痛刺激的實際強度,還受到一系列內(nèi)部信念和調(diào)節(jié)這些信念的外部因素的影響。

需要指出的另一點是,相比于正面預(yù)期,人們會更快地接受負面預(yù)期。神經(jīng)生理學(xué)家盧瓦納·科洛卡(Luana Colloca)表示:“反安慰劑效應(yīng)的另一個表現(xiàn)就是,負面影響出現(xiàn)的時間有時會比人體對藥物的生理反應(yīng)還要早得多?!?/p>

不想被這種負面效應(yīng)牽著走

該怎么辦?

與安慰劑效應(yīng)相似,反安慰劑效應(yīng)可以由他人的語言建議、個人自身的預(yù)期以及過往經(jīng)驗引起。而由于文化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價值觀和經(jīng)驗的差異,所以不同文化下的反安慰劑效應(yīng)也會有所不同。

有研究指出,和實際暴露于高度疼痛誘導(dǎo)的效果相比,口頭誘導(dǎo)的反安慰劑效應(yīng)有時候甚至可以達到一樣的強度。對于某些患者來說,僅僅是告訴他們副作用就足以引起那些癥狀。比如在知情同意過程中提供的信息和不良反應(yīng)的告知會加重反安慰劑效應(yīng)。

圖片

對于某些人來說,僅僅是閱讀藥物說明書上的副作用就能起反應(yīng) | Pixabay

而如果要引起反安慰劑效應(yīng),發(fā)表在《疼痛》(Pain)上的一項薈萃分析指出,“口頭建議+調(diào)節(jié)”的模式比單純的口頭建議引起的效應(yīng)更強。所謂的“調(diào)節(jié)”,通常是在實驗前讓受試者接受一些訓(xùn)練和操作,比如讓他們觀察真實的疼痛。

于是回到本文開頭提到的例子,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實際上確實存在這樣的可能。假如故事中的死囚正好是一個反安慰劑效應(yīng)極強的人,從經(jīng)驗來講他又確定流血過多會造成死亡,再加上先前劃開一條小口的“調(diào)節(jié)”……一系列因素的組合也許真的有可能造成死亡。但要說明的是,并不是每個人處在相似的場景中都一定會接受這樣的暗示,也就是說,這樣的致死概率其實是極小的。

反安慰劑效應(yīng)是可變的,極端的風(fēng)險也很低,但有時候卻還是能帶來明顯的反應(yīng),并且可能影響到臨床治療效果,因此臨床實踐中最小化反安慰劑效應(yīng)是十分重要的。

圖片

圖 | Pixabay

醫(yī)護人員常常面臨的一個困境是,一方面他們需要準(zhǔn)確告知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yīng),但一方面對于某些患者來說,這種告知又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加強反安慰劑效應(yīng)。

所以或許需要重新考慮疾病管理的傳統(tǒng)觀念,比如疼痛管理上盡量避免放大疼痛的副作用。比起告知患者“少數(shù)人會出現(xiàn)某癥狀”,其實更好的說法是“大多數(shù)患者能夠耐受”。這才是更能減少反安慰劑效應(yīng)的方法。

而對于普通患者來說,由于自身的信念和期望可以影響臨床治療,那么多與專業(yè)醫(yī)生溝通、多關(guān)注和了解治療的價值,可以有效地減少效應(yīng)的負面影響。而如果你的家人和朋友正在接受醫(yī)學(xué)治療,一些積極、溫暖的語言暗示也可以起到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Cannon, Walter. "Voodoo Death."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44. 1942. 169–181.

[2] Lester, David. "Voodoo Death: Some New Thoughts on an Old Phenomen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74.3. 1972. 386–390.

[3] Eastwell, Harry D. "Voodoo Death and the Mechanism for Dispatch of the Dying in East Arnhem, Australia."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84.1. 1982. 5–18.

[4] Esther M. Sternberg, MD. Walter B. Cannon and “ ‘Voodoo’ Death”: A Perspective From 60 Years On. Am J Public Health. 2002 October; 92(10): 1564–1566.

[5] Colloca L, Miller FG. The nocebo effect and its relev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Psychosom Med. 2011; 73:598.

[6] Abramson JD, Rosenberg HG, Jewell N & Wright JM. Should people at low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ake a statin? BMJ 2013; 347:f6123. doi:10.1136/bmj.f6123 pmid:24149819

[7] Gupta A, Thompson D, Whitehouse A, et al.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unblinded, but not with blinded, statin therapy in the Anglo-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s Trial-Lipid-Lowering Arm (ASCOT-LLA):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and its non-randomised non-blind extension phase. Lancet. 2017 Jun 24; 389(10088):2473-2481.

[8] Mondaini N, Gontero P, Giubilei G, et al. Finasteride 5 mg and sexual side effects: how many of these are related to a nocebo phenomenon? J Sex Med. 2007 Nov;4(6):1708-12

[9] Wessells H, Roy J, Bannow J, et al. Grayhack J,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sexual adverse experiences in finasteride and placebo-treated men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Urology. 2003 Mar; 61(3):579-84.

[10] Kaptchuk TJ, Stason WB, Davis RB, et al. Sham device v inert pil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two placebo treatments. BMJ. 2006 Feb 18; 332(7538):391-7.

[11] Bingel U1, Wanigasekera V, Wiech K, et al.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expectation on drug efficacy: imaging the analgesic benefit of the opioid remifentanil. Sci Transl Med. 2011 Feb 16; 3(70):70ra14.

[12] Tinnermann A, Geuter S, Sprenger C, Finsterbusch J, Büchel C. Interactions Between Brain and Spinal Cord Mediate Value Effects in Nocebo Hyperalgesia. Science. 2017; 358:105.

[13] Blasini M, Corsi N, Klinger R, Colloca L. Nocebo and pain: an overview of the psycho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s. PAIN Reports. 2017;2:e585.

[14] Tracey I. Getting the pain you expect: mechanisms of placebo, nocebo and reappraisal effects in humans. Nat Med. 2010;16:1277.

[15] Reeves RR, Ladner ME, Hart RH, et al. Nocebo effects with antidepressant clinical drug trial placebos. Gen Hosp Psychiatry. 2007 May-Jun; 29(3):275-7.

[16] Coleshill MJ, George DN, Mazzoni G. Placebo analgesia from a rubber hand. J Pain 2017;18: 1067–1077.

[17] Nocebo: the placebo effect’s evil twin. The Pharmaceutical Journal, March 2018, Vol 300, No 7911, online | DOI: 10.1211/PJ.2018.20204524

[18] Colloca L, Sigaudo M, Benedetti F. The role of learning in nocebo and placebo effects. Pain. 2008 May; 136(1-2):211-8.

[19] Colloca L, Miller FG. The nocebo effect and its relev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Psychosom Med. 2011;73:598.

[20] Petersen GL, Finnerup NB, Colloca L, et al. The magnitude of nocebo effects in pain: a meta-analysis. Pain. 2014 Aug; 155(8):1426-34.

[21] Colloca L, Finniss D. Nocebo effects, patient-clinician communication, and therapeutic outcomes. JAMA. 2012;307:567.

[22] Colloca L, Lopiano L, Lanotte M, et al. Overt versus covert treatment for pain, anxiety, and Parkinson's disease. Lancet Neurol. 2004 Nov; 3(11):679-84.

[23] Bartels DJP, van Laarhoven AIM, Stroo M, et al. Minimizing nocebo effects by conditioning with verbal sugges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in healthy humans. PLoS One. 2017 Sep 14;12(9)

作者:黎小球

編輯:odette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如有需要請聯(lián)系sns@guokr.com

圖片

評論
演繹無限精彩
大學(xué)士級
普通患者自身的信念和期望可以影響臨床治療,多與專業(yè)醫(yī)生溝通、了解治療的價值,可有效減少效應(yīng)的負面影響。
2022-05-19
李海劍
太傅級
在日常生活中,人可能真的會被“嚇?biāo)馈?,是有可能的?
2022-05-19
科普60f8cc2e
少傅級
心理受身體的影響,心理因素非常重要!
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