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該如何應對大流行病?美知名病毒專家:預防至關重要參考消息網 2020-05-08 |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月27日刊登題為《我們知道“X疾病”要來襲,它現在來了》的文章,作者生態(tài)健康聯盟主席、美國疾病生態(tài)學家彼得·達薩克在這篇文章中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球蔓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現將文章摘編如下:
2018年初,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于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我所在的專家組R&D Blueprint創(chuàng)造了“X疾病”這個詞。它指的是下一次大范圍流行病,由一種未知、新奇且人類從未接觸過的病原體引發(fā)。如今,世界正站在大范圍流行病的懸崖邊緣,我們有必要花點時間來考慮一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是否就是我們小組所警告的那種疾病。
我們當時說過,X疾病很可能來自一種源于動物的病毒,并將出現在地球上某個經濟發(fā)展驅使人和野生動物聚集在一起的地方。X疾病在暴發(fā)初期可能與其他疾病混淆,并迅速無聲地傳播;利用人類的旅行和貿易網絡,它將到達多個國家并挫敗相關遏制措施。X疾病的死亡率高于季節(jié)性流感,但傳播起來和流感一樣容易。它甚至在大流行之前就能撼動金融市場。
簡而言之,新冠肺炎就是X疾病。
盡管有跡象表明,疫情在中國的傳播速度可能正在放緩,但多個社區(qū)和國家目前報告出現持續(xù)傳播。最近幾天,韓國確診病例數量激增。在意大利,村莊和城鎮(zhèn)被封鎖,米蘭時裝周受到干擾,節(jié)慶活動也被取消,與此同時,公共衛(wèi)生部門正在搜尋“零號病人”,以確定還有誰可能被感染并在歐洲傳播這種疾病。伊朗似乎已成為新的傳播中心。
但是,當全世界都在努力應對新冠肺炎的時候,我們卻有可能忽視了真正的大方向:大范圍流行病的勢頭正在上升,我們需要遏制對其起推動作用的進程,而不是僅僅關注個別疾病。
瘟疫不僅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它們就是由文化引起的。黑死病于14世紀中葉傳入歐洲;畜牧業(yè)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流感毒株;埃博拉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以及現在的新冠肺炎都與野生動物有關。大范圍流行病通常始于動物體內的病毒,當人類與它們接觸時,病毒就會來到人類身上。
隨著人類的生態(tài)足跡更接近偏遠地區(qū)的野生動物,以及野生動物貿易使這些動物進入城市中心,由此導致的后果正呈指數級增長。由于史無前例的道路建設、森林砍伐、土地清理和農業(yè)發(fā)展,以及全球化的旅游和貿易,人類極易受到冠狀病毒等病原體的影響。
然而,世界應對大范圍流行病的策略嚴重不足。從政治人物到公眾都把它當作災難來應對:我們坐等它們發(fā)生,并希望發(fā)生后能夠迅速研制出疫苗或藥物。但是,即使在新冠肺炎肆虐的時候,各國仍然沒有研發(fā)出能夠針對2002-2003年SARS病毒的疫苗,以及針對艾滋病、寨卡病毒或一系列新出現的病原體的疫苗。問題在于,在疫情暴發(fā)間隙,有關方面投入資金加以預防的意愿減弱,針對散發(fā)病毒性疾病的疫苗和藥物市場不足以推動研發(fā)工作。
在2016年的世界衛(wèi)生大會上,世衛(wèi)組織成立了R&D Blueprint專家組以求填補這一空白,并宣布了一份最有可能威脅全球健康的病原體優(yōu)先關注名單,目前還沒有針對這些病原體的疫苗或藥物。SARS在這份名單上,MERS、尼帕病毒、埃博拉病毒以及其他由流行性病毒引起的罕見但嚴重的疾病也榜上有名。流行病防范創(chuàng)新聯盟(于2017年由公共、私營、慈善和民間社會組織在瑞士達沃斯發(fā)起的全球合作組織)開始行動起來,尋找資金來開發(fā)針對其中一些疾病的疫苗和治療方法。
為了擺脫大范圍流行病,我們需要把它們當作公共衛(wèi)生問題來對待,并在應對之外開始著手進行預防工作。我們的第一個目標應該是擴大應對潛在大范圍流行病的武器庫。兩年前R&D Blueprint專家組把X疾病加入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優(yōu)先事項列表時,我們想說明的是,如果下一場大規(guī)模流行病可能由另一種病原體導致(比如說,一種跟SARS很接近,但又不足以用同一種疫苗應對的病毒),那么只為已知的病原體開發(fā)疫苗和藥物是不夠的。
隨著如今的新冠肺炎暴發(fā)和未來其他大量病原體的出現,人類還將繼續(xù)與自然作斗爭。據科學家估計,人類生活的世界里存在167萬種未知病毒。發(fā)現它們并進行測序,應該是首先要做的事情——我們需要“知己知彼”,事情就這么簡單。SARS疫情過后,對源自蝙蝠的冠狀病毒的研究發(fā)現了50多種相關病毒,其中一些可能會感染人類。這些信息現在可以用來測試作用廣泛的疫苗和藥物。按照全球病毒組項目的建議,將這一努力擴大到所有病毒家族,是向預防邁出的合理第一步。
我們還需要對檢測、疫苗和藥物的設計方式進行根本性調整,以便把目標對準整個病原體群體,而不是已知的單個病原體。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正在研究一種通用流感疫苗,它將覆蓋所有已知的流感毒株。我們還需要通用的冠狀病毒疫苗、埃博拉病毒疫苗和其他疫苗。
利用較少的投資,我們還可以通過與新發(fā)疾病熱點地區(qū)的社區(qū)合作,爭取在疾病大規(guī)模流行之前采取行動。相關疾病監(jiān)測應集中在農民、農村社區(qū)以及任何與野生動物有廣泛接觸的人身上,以尋找不同尋常的疾病,檢測新的病原體,并通過合作來開發(fā)替代高風險活動(如野生動物貿易)的方法。
大范圍流行病就像恐怖襲擊:我們大致知道它們的起源和原因,但不知道下一次何時發(fā)生。這二者需要以同樣的方式來處理——確定所有可能的來源,并在下一次大范圍流行病來臨之前消除這些來源。
責任編輯:王超
最新文章
-
為何太陽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轉?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國學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際間重元素起源之謎
中國科學報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國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要來了
科技日報 2021-09-29
-
5G演進已開始,6G研究正進行
光明日報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讓宇宙年輕10億歲
科技日報 2021-09-28
-
5G、大數據、人工智能,看看現代交通的創(chuàng)新元素
新華網 2021-09-28